内核模块相关知识的学习

    这周主要以学习模块的结构和模块的编译,其中第一章讲了一个简单的模块源程序,通过这个程序我们可以看出模块的大概结构。结构分析如下:首先是编译模块所需的内核内部的头文件,其中包括初始化init.h头文件、模块所需的头文件moudle.h、内核中部分被调用函数所包含的内核头文件kernel.h。接下来是模块的许可证的申明,一般我们常采用BSB/GPL双许可证,如果不加的话编译时会提示kernel tainted(内核被污染),接着是用户自定义的函数来实现模块的功能,包括初始化的函数和退出的函数,再下面是调用模块加载函数module_init(函数名)、模块卸载模块module_exit(函数名)来完成自定义函数的指定,这就是模块注册的过程,其中还可以包含模块参数的传递,模块导出符号表,最下面是一信附加信息的说明,包括作者、模块描述、模块别名等等。

    对于模块参数这个部分看了一遍,有一些还不是很理解,我们可以采用module_param()来定义一个参数,通过实例了解到了:完成参数的定义和赋值后便可以使用参数了,再完成参数在模块内的定义也就是传递的过程,其中还涉及到参数读写权限,使用S_IRUGO的格式来定义。

    在导出符号部分,/proc/kallsyms对应于内核符号表,它记录了符号以及符号所在的内存地址。

模块使用如下宏导出符号到内核符号表:EXPORT_SYMBOL(符号名)EXPORT_SYMOL_GPL(符号名),如导出函数符号sub_integar在内核符号表中显示如下信息:

        c886f00b T sub_integar   [export]

    对于模块的计数,2.6内核给出了两个计数管理接口:try_module_get(&module)module_put(&module)

    我们只要提供模块的地址就可以了,内核一般会为不同类型的设备定义struct module *owner域,只要完成模块的指定便可以实现计数的功能。

    这一章我觉得收获比较大的就是在编译模块时,第一次比较正式的见到复杂点的Makefile文件,通过听解説后又认真的分析了一遍,对于Makefile规则又重新复习了一下,这些内容在上一个报告中已经详细的总结过了,编译的过程大致是先进入内核的目录,查询了所需的头文件,接着用CC编译器将源文件编译成.o目标文件,再通过MODPOST完成部分宏的替换还有其他信息的替换,用CC编译器编译成.mod.o目标文件,这个过程不太清楚,对于.mod.c文件也看不懂,我到网上查过了也没什么收获,再下来就是完成.o.mod.o文件的连接,生成模块目标文件.ko,最后离开内核目录。

你可能感兴趣的:(c,struct,Module,makefile,编译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