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yOS programming 阅读笔记

1,TEP: TinyOS Enhancement Proposals

2,首先讲了半天的C/C++/Java的namespace,然后说nesC是purely local namespace,而没有全局可见的函数,所以组件不仅需要实现它所提供的函数,还需要声明所调用的函数。它无法声明其他组件的变量或函数,但可以声明使用其他组件所提供的函数。

3,实现时,nesC程序可以直接在module定义中声明它提供(provide)或使用(use)某个函数,但实际上一般都是把几个相关的函数放在一起,组成一个集合,那就是接口interface,然后程序在module定义中声明它提供或使用某某接口,这样更加方便和模块化。

4,由于函数调用流程图在编译时刻已经可以确定,nesC程序一般都在编译时就进行内联扩展,避免了运行时动态确定被调用函数,所以执行速度很快。(static rather than dynamic)

5,nesC语言相对于传统的C/C++语言,最大的特殊之处在于wiring(配线),即需要将不同的组件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系统,nesC提供了两个操作符=和-->来完成这个任务。

6,tinyOS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定义一个灵活的软硬件界面,相同功能可以由软件实现,也可以由硬件实现。(最典型的,interface就相当于一个硬件设备,既可以接受指令command并调用相应执行函数,也会在完成操作时发出事件消息event触发事件处理函数)

7,sensor的OS需要强调实时性,但阻塞进程循环查询又会耗费大量的能量,传统OS采用多线程技术,在一个进程阻塞时再执行其他进程以提高CPU利用效率,由于sensor node的RAM存储器容量所限,并且节能比处理器利用效率更重要,所以TinyOS没有采用多线程,而是在进程阻塞时让节点进入一个低功耗模式,当操作完成时再唤醒节点进行下一步处理,这里就体现了上述的灵活软硬件界面思想,将硬件的分阶段(Split phases)概念引入到软件中,具体实现在interface接口里,它既包含command又包含event,既能用它来发起一个操作,又能通过它来接收操作完成的信号。这里的interface就相当于一个硬件设备。
# 即使采用了分段执行,那么当进入interface的command函数之后,不也相当于blocking住了么?个人觉得是,只是不需要循环查询浪费能量,这个interface相当于一个硬件设备,能接受命令执行,在完成之后发出信号,
# tinyOS是什么类型的操作系统?
我个人觉得它不是多线程操作系统,而更应该算作一种单线程多任务的操作系统,因为tinyOS由于RAM容量及能源所限而无法采用多线程,如果遇到并发任务那也是按优先顺序串行执行,且在任务较少的等待期间让节点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

8,接口的数据类型:类似int read() { } ,interface的参数类型也可能仅仅用于类型检查。

9,为了模拟得更像硬件,tinyOS的模块不能像类实例一样想用几个就new几个,它只有一个。P33页:为何实现所使用接口的command,――可能只是为了写在那里方便观察。

10,为了避免在command里发出event而导致多重循环调用及其他便利,tinyOS引入了任务概念:
         task void readDTask();//声明任务
         post readDTask();//将任务加入队列
在实现文件中声明任务,在需要发出event的command函数中将任务加入队列(post这个任务即可),然后在任务处理函数中再发出event。由于任务是非强占的,所以必须限制每个任务的执行时间在几毫秒之内,以改善系统响应时间。队列中不能保存多个相同的任务,如果一个任务需要执行多次,只能以通过自己调用自己实现,即在自己的处理函数中再post自己,当然需要设置终止条件,不然会导致无限循环。这是tinyOS 1.x与2.0的重要差别之一,1.x允许队列中保存多个相同任务,而且当post任务成功时post函数返回SUCCESS,失败时返回FAIL。而2.0则是当队列中已有相同任务时返回FAIL,不将任务插入队列;如果没有相同任务时则返回SUCCESS,并将其插入队列。问题是,当post任务失败时如何判断呢?或许是不用判断。。。

你可能感兴趣的:(多线程,command,Module,语言,任务,interf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