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malloc

  在设备驱动程序中动态开辟内存,不是用malloc,而是kmalloc,或者用get_free_pages直接申请页。释放内存用的是kfree,或free_pages. 请注意,kmalloc等函数返回的是物理地址!而malloc等返回的是线性地址!关于kmalloc返回的是物理地址这一点本人有点不太明白:既然从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是由386cpu硬件完成的,那样汇编指令的操作数应该是线性地址,驱动程序同样也不能直接使用物理地址而是线性地址。但是事实上kmalloc返回的确实是物理地址,而且也可以直接通过它访问实际的RAM,我想这样可以由两种解释,一种是在核心态禁止分页,但是这好像不太现实;另一种是linux的页目录和页表项设计得正好使得物理地址等同于线性地址。我的想法不知对不对,还请高手指教。

  言归正传,要注意kmalloc最大只能开辟128k-16,16个字节是被页描述符结构占用了。kmalloc用法参见khg.

  内存映射的I/O口,寄存器或者是硬件设备的RAM(如显存)一般占用F0000000以上的地址空间。在驱动程序中不能直接访问,要通过kernel函数vremap获得重新映射以后的地址。

  另外,很多硬件需要一块比较大的连续内存用作DMA传送。这块内存需要一直驻留在内存,不能被交换到文件中去。但是kmalloc最多只能开辟大小为32XPAGE_SIZE的内存,一般的PAGE_SIZE=4kB,也就是128kB的大小的内存。

  lhrn :从线性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是由386cpu硬件完成的没有错,但是是通过MMC完成的,驱动模式下不用MMC //add by lhrn 081027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