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正在成为基础设施

一周前,我在网上用招行卡订购了一张机票。半个小时以前,我在公司登录南航网站、挑选座位、打印登机牌,全部操作只花了不到5分钟。除了那张A4纸上打印出的登机牌,整个过程完全是无纸化的。明天,我只要拿着这张A4纸通过安检就可以直接上飞机。

十多年前我第一次坐飞机,记得光跑到航空公司售票点买票就累死人。没过几年,机票代理公司普遍开始提供送票上门服务。然后,哗,突然所有航空公司都支持电子客票了。第一次使用电子客票的体验并不好——到机场后,还得先找到电子客票柜台、签字领一张行程单,再凭行程单换取登机牌。在乘客一方,反而是多一道手续。后来终于可以拿着身份证直接在值机柜台换登机牌,首都机场也在候机大厅提供了自助值机,用二代身份证即可选座位、打印登机牌。今天,安坐家中一切搞掂,从买票到领登机牌,省下了可观的时间和精力。

这个例子可能过于个人化,可能太极端,毕竟并非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懂得、能够、愿意享受类似的服务。但IT深入社会生产生活,已然是正在进行且不可逆转的趋势。IT成为基础设施,意味着廉价、机械、低水平的劳动力被淘汰。这个过程不无痛苦,但却是物有所值的必经之路。有意见认为,如此一来,将造成大量失业带来的严重社会问题。我认为当然有这种可能性。问题是,工业革命未曾因为部分人的恐惧和疑惑而不发生,同样的情形也将体现在IT革命上。不是所有人都能适应变化,但变化决不可能去适应任何人。十年前,我给一个地区社保局做个人帐户系统,系统上机后,原本雇来抄帐户卡的3个临时工失业了。不过他们可没饿死,而是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挣扎后,成了社保局的IT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同时还做其他好些单位的IT服务。

中国企事业单位信息化进行了很多年。第一波浪潮是“买机器”,第二波浪潮是“上系统”,我相信第三波浪潮会是“变普通”。IT的形容词将不再是“时髦”、“复杂”、“高级”;IT将更像代步工具(自行车、汽车……)或公路,是社会中大多数人懂得、能够、必须使用的工具,是生产效率的提升工具。

我在广州的时候,认识不少珠三角地区做IT工作的朋友。为什么说是“做IT工作”而不是“做IT”呢?因为其中至少一半是在工厂里面负责IT系统开发与维护的。在珠三角任何一个制造工厂,从多年前开始,就一定会有财务、物流、仓储、人事等IT系统,甚至多半都有自己的开发人员。在老板们眼中,IT并不神秘,也不是什么阳春白雪要得起价的东西,充其量不过比算盘和计算器更有用一点、更能帮他们赚钱一点罢了。有趣的是,这反而导致软件公司和软件服务业在当地不易做大,软件技术人员的薪酬也不算高。如今,随着“三来一补”的生意模式成本提高,制造业也在做自我革新,当年的各种独立IT系统,已然不能满足要求。这时,专业IT服务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相信,珠三角地区一定会有很强、甚至巨无霸的IT服务公司出现。

同样的情形也将出现在中国其他地方。有位做业务架构平台的朋友告诉我,他们公司去年一个月的销售额相当于前年一个季度的销售额。IT正在成为基础设施,IT从业者要有“先掉价再涨价”的准备。阵痛,正在袭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IT正在成为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