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http_load简介
http://iceskysl.1sters.com/?action=show&id=336
http://iceskysl.1sters.com/?action=show&id=335
http://iceskysl.1sters.com/?action=show&id=332
http://iceskysl.1sters.com/?action=show&id=32
参数了解了,我们来运行一条命令, 来看看它的返回结果
命令:./http_load -rate 5 -seconds 10 urls
命令解释: 执行一个持续时间为10秒的测试,每秒的访问频率为5次。
49 fetches, 2 max parallel, 289884 bytes, in10.0148 seconds
5916 mean bytes/connection
4.89274 fetches/sec, 28945.5 bytes/sec(重要性能指标吞吐量)
msecs/connect: 28.8932 mean, 44.243 max, 24.488min(重要指标响应时间)
msecs/first-response: 63.5362 mean, 81.624 max, 57.803 min
HTTP response codes:
code 200 — 49
结果分析:
1.49 fetches, 2 max parallel, 289884 bytes, in 10.0148seconds
说明在上面的测试中运行了49个请求,最大的并发进程数是2,总计传输的数据是289884bytes,运行的时间是10.0148秒
2.5916 mean bytes/connection
说明每一连接平均传输的数据量289884/49=5916
3.4.89274 fetches/sec, 28945.5 bytes/sec (吞吐量:单位时间完成请求数)
说明每秒的响应请求为4.89274,每秒传递的数据为28945.5 bytes/sec
这个值得是根据 49 fetches / 10.0148 seconds 秒计算出来的
4.msecs/connect: 28.8932 mean, 44.243 max, 24.488min (响应时间: 每次请求需要的时间, 平均, 最大, 最小)
说明每连接的平均响应时间是28.8932 msecs,最大的响应时间44.243 msecs,最小的响应时间24.488msecs
5.msecs/first-response: 63.5362 mean, 81.624 max, 57.803 min
6、HTTP response codes: code 200 — 49
说明打开响应页面的类型,如果403的类型过多,那可能要注意是否系统遇到了瓶颈。
特殊说明:这里,我们一般会关注到的指标是fetches/sec、msecs/connect
他们分别对应的常用性能指标参数
Qpt-每秒响应用户数和response time,每连接响应用户时间。
测试的结果主要也是看这两个值。当然仅有这两个指标并不能完成对性能的分析,我们还需要对服务器的cpu、memory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结论
./http_load -parallel 200 -seconds 10 urls
按照固定时间来结束测试,这样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被测服务器的响应速度.
./http_load -parallel 200 -fetches 1000 urls
按照固定申请数来测试,这样可以比较相同访问量下返回的响应速度.
虽然两者都可以获取到服务器的响应速度
但是使用fetches更容易让被测服务器收到压力
由于seconds控制测试时间,很有可能在短时间内测试客户端并没有发起足够数量的请求
而服务端在收到足够压力之前,测试就已经结束了.
有一些情况,诸如内存泄漏以及资源回收不利或者对后面的响应速度越来越慢等情况
在这种测试条件下不容易发生
而使用fetchs,能够让客户端保证确定请求数的全部处理.
使用时间作为控制参数
会由于测试人员不够耐心而人为将seconds参数设置过小
导致测试结果失去意义
所以,最后建议使用fetches作为测试参数.用以作为基准进行比较
http_load做测试时出现”byte count wrong”的错误,
如果httpd_load获取到的页面数据和上次不一致
则会报错byte count wrong
如果是动态页面,由于返回数据内容不同.则此报错可以忽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