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存拷贝的优化方法(2)

 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P4架构下的Cache结构。         Intel的系统变成手册中第十章介绍了IA32架构下的内存缓存控制。因为CPU速度和内存速度的巨大差距,CPU厂商通过在CPU中内置和外置多级缓存提高频繁使用数据的访问速度。一般来说,在CPU和内存之间存在L1, L2和L3三级缓存(还有几种TLB缓存在此不涉及),每级缓存的速度有一个数量级左右的差别,容量也有较大差别(实际上跟$有关,呵呵),而L1缓存更是细分为指令缓存和数据缓存,用于不同的目的。就P4和Xeon的处理器来说,L1指令缓存由Trace Cache取代,内置在NetBust微架构中;L1数据缓存和L2缓存则封装在CPU中,根据CPU档次不同,分别在8-16K和256-512K之间;而L3缓存只在Xeon处理器中实现,也是封装在CPU中,512K-1M左右。     可以通过查看CPU信息的软件如查看当前机器的缓存信息,如我的系统为:     P4 1.7G, 8K L1 Code Cache, 12K L1 Data Cache, 256K L2 Cache。     而缓存在实现上是若干行(slot or line)组成的,每行对应内存中的一个地址上的连续数据,由高速缓存管理器控制读写中的数据载入和命中。其原理这里不多罗嗦,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行查看Intel手册。需要知道的就是每个slot的长度在P4以前是32字节,P4开始改成64字节。而对缓存行的操作都是完整进行的,哪怕只读一个字节也需要将整个缓存行(64字节)全部载入,后面的优化很大程度上基于这些原理。     就缓存的工作模式来说,P4支持的有六种之多,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对我们优化有影响的,实际上就是写内存时缓存的表现。最常见的WT(Write-through)写通模式在写数据到内存的同时更新数据到缓存中;而WB(Write-back)写回模式,则直接写到缓存中,暂不进行较慢的内存读写。这两种模式在操作频繁操作(每秒百万次这个级别)的内存变量处理上有较大性能差别。例如通过编写驱动模块操作MTRR强行打开WB模式,在Linux的网卡驱动中曾收到不错的效果,但对内存复制的优化帮助不大,因为我们需要的是完全跳过对缓存的操作,无论是缓存定位、载入还是写入。     好在P4提供了MOVNTQ指令,使用WC(Write-combining)模式,跳过缓存直接写内存。因为我们的写内存操作是纯粹的写,写入的数据一定时间内根本不会被使用,无论使用WT还是WB模式,都会有冗余的缓存操作。优化代码如下:     写内存的movq指令全部改为movntq指令,并在复制操作完成后,调用sfence刷新写缓存,因为缓存中内容可能已经失效了。这样一来在写内存外的载入缓存操作,以及缓存本身的操作都被省去,大大减少了冗余内存操作。按AMD的说法能有60%的性能提升,我实测也有50%左右明显的性能提升。     movntq和sfence等指令可以参考Intel的指令手册:             在优化完写内存后,同样可以通过对读内存的操作进行优化提升性能。虽然CPU在读取数据时,会有一个自动的预读优化,但在操作连续内存区域时显式要求CPU预读数据,还是可以明显地优化性能。     增加一个简单的prefetchnta指令,提示CPU在处理当前读取内存操作的同时,预读前面512字节处的一个缓存行64字节内容。这样一来又可以有10%左右的性能提升。     最后,对正在处理的内存,可以通过显式的内存读取操作,强制性要求其载入到缓存中,因为prefetchnta指令还只是一个提示,可以被CPU忽略。这样可以再次获得60%左右的性能提示,我实测没有这么高,但是也比较明显。     至此,一个完整的内存复制函数的优化流程就结束了,通过对缓存的了解和使用,一次又一次地超越自己,最终获得一个较为令人满意地结果。(号称300%性能提示,实测175%-200%,也算相当不错了)     在编写测试代码的时候需要注意两点:     一是计时精度的问题,需要使用高精度的物理计数器,避免误差。推荐使用rdtsc指令,然后根据CPU主频计算时间。CPU主频可以通过高精度计时器动态计算,我这儿偷懒直接从注册表里面读取了      代码如下:     二是测试内存复制的缓冲区的大小,如果缓冲区过小,第一次拷贝两个缓冲区时就会导致所有数据都被载入L2缓存中,得出比普通内存操作高一个数量级的数值。例如我的L2缓冲为256K,如果我用两个128K的缓冲区对着拷贝,无论循环多少次,速度都在普通内存复制的10倍左右。因此设置一个较大的值是必要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存拷贝的优化方法(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