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价值观之我见

http://hi.baidu.com/%D3%C4%C0%BC%B3%F6%C9%EE%B9%C8_%E9%AA/blog/item/cd749a09fa487e38e92488b2.html

 

 小的时候,就学会两个可以用于人的形容词:好和坏。渐渐的学了更多:忠奸善恶良莠是非……然而继人不能用好坏来区分的论调流行之后,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成为辩论赛的题目。很多人迷茫了,人,自身属于的这种动物,为什么会有千变万化的行为。于是有人感叹,人最复杂,做人交人太难。 
    
首先,必须明确两个问题。 
    其一:人为什么活着?从宏观上,人都是以精神满足为中心而活动。换句话说,我们都是在为正在看这篇文章而思考的那个自己的大脑活着,全部围绕着那堆仅仅两三公斤的细胞进行着一切活动。有些日常行为,似乎是为了整个身体。不过这些行为最终是为了身体能更好的执行大脑命令,使大脑获得更多的满足,就像司令官要定时发饷,否则就会逃兵甚至兵变。除了空想之外,大脑的满足都是靠其他器官获得的,所以大脑善待部属。大脑也是个商人,对有计划的行为进行预算,以行为作投资,以利益最大化为准则。这就引伸了一个问题。 
    其二:人靠什么判别盈亏?价值观。人考虑做与不做一件事都是用价值观这个天平来衡量。价值观对每种行为方案产生的每种抽象或具体的得失连同风险进行评估,采纳获益最大者。当价值观对一新生事物无法评估的时候,或几个方案的评估值相当接近,人便犹豫不决。如果是个小项目,今天饭后是睡觉还是上网,可能随遇而安;如果是选择结婚对象这类大项目,就会举棋不定。 
     
    
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司马迁就给出了支配人类活动的本源: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利,并非只是钱,是能够使大脑获得满足感的一切物质。 
    有位名人曾总结到,天下之人皆为三者所动:亲情、利、性。我觉得这是把“利”狭义了。无论英雄懦夫贞女荡妇,都是受利支配,广义的利,而且是利己。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这符合生存逻辑。我们的祖先似乎无私,会分享食物,可那个时代,独立个体无法生存,分享才能保证群体的延续,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阶级社会里,统治者也完全依赖于群体的稳定,而保证整个群体的强性规则是法律,弱性规则就是道德。法律是由统治阶级制定的,道德也是由统治者提倡的。法律的效力决定于国家机器实力,道德的效力决定于个人价值观念。法律作用于行为,道德作用于指导行为的思想。无论法律还是道德,都是以约束个人来实现群体稳定,并且与人的本性相冲突。不过,法律通过使人养成行为习惯而高效保障,道德通过改变价值观来解决矛盾。以某些方式,让人对道德行为有了认可,并通过道德行为获得满足感,故而德行天下,趋之若鹜。反之,当人感到道德行为不如打破道德更能获得满足,道德对人而言失去了价值,这就是道德滑坡,甚至沦丧。所以高尚与无耻的本质区别仅仅在于是否能从道德行为中获得满足感。 
    其实雷锋与普通的人的区别在于他只有在道德行为中才能获得最大快感,相反脱离道德,以他的价值观衡量得不偿失,所以他一直主动维护着道德。如果雷锋不能从道德行为中获得快乐,那雷锋不再是雷锋。换句话说,助人为己乐,一直潜藏在助他人乐的表象之下。 
    延伸开来,很多事情得以解释,比如争论得沸沸扬扬的资助大学生系列事件。按常理说,助人为乐是为他人之乐,本不会产生这样的矛盾。可实际上,助人者的源动力是从捐助中获得满足感,继而也期望来自受助者的“感恩”(此处感恩包含很多意思),而受助者出于自尊和其他原因,未能让助人者实现想当然的期望,于是助人却皆不乐。 
    更为典型的是公交车让座。经常有让座的人没听到任何感谢,付出后并没获得价值观里期待的全部满足感,所以此次让座为亏损行为,几次亏损后,价值观即判让座为亏损项目而拒绝投资。 
    很多人有过的疑惑,爱情,无私还是自私。在不同时期,爱情关系是不同的。追求时期,关注的是对方是否认可并乐于自己的追求,追求者用所了解的对方的喜好价值来指导自己的行为,一定程度上不惜代价,从主观上讲,价值统一。磨合时期,多数人已转移回自己的价值观上,爱情也在付出,但不完全在乎对方的感受,当出现矛盾,都觉己亏。亲情时期,长期的共同生活,价值观无法总计盈亏,如果没有形成很重要的共同利益来维系,分离是必然。爱情只是一种汹涌的感情,可以因享受而推崇,不可因难释而神化。 
    亲情与爱情有很大差异。亲情平淡,从个人利益而言似乎弱不禁风。实际上,每个人的价值观,从出生起就被数万年的伦理、数千年的道德引导着、改变着。例如传销,也仅是一段时间内通过改变人的价值观来促成传销人长期非理性的判断,其祸昭然。但伦理道德有相当程度的合理性,被修正的价值观一旦确立,更难动摇。亲情因此平淡而坚实。其他如忠君爱国之烈,皆有此因。 

    不难理解,不在于行为的发起方原本意图是什么,而最终取决于接受方的价值观怎样判断其行为。因此,人们根据长期的习惯而形成固定的传递方式,并且用语言来避免交流双方从表达到接受而产生的偏歧。如果双方对部分行为的理解有分歧,一般是思想或习惯不同,如果双方对很多行为的理解都不能达成共识,就无法沟通。所以,人之间的沟通,不能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必须按照对方可能的理解而做出相应行为,这才算有效的沟通。
 

    
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价值体系千差万别。但也有共通的规律可循。 
    1、最大性。 
    有人盘衡长期利益,有人着眼目前利益,不过都在将利益最大化。 
    钱权交易中可见一斑。当权者,粗分两类:欲浊者;欲清者。欲浊者的价值观原本就以物质利益为重,不贪愧对手中权。欲清者虽然道德高于物利,但环境束缚了他通过行权获得道德满足的途径,相反物利道路畅通无阻,与其所获甚寥,不如退求其次。 
    生命承载着诸多价值,战场上不畏死者却常见。其实不外乎那两个需求。身为军人,只有战功可以最快最大的带来物质利益,并且伴随着无可比拟的荣誉。物利是用生命来享受的,人如果可以用生命做必然代价,其价值观中必然包含强烈的精神追求。 
    2、贬值性。 
    爱情中的微妙变化就是一个典型表现。这跟人的习惯性疲劳有关,随着持续拥有某些利益的时间增长,此利益总体上会呈现贬值趋势。人因此难安现状,寻求新的利益。然而欲望不是原罪,相反,社会就是在欲望的驱使下进步。 
    3、寄附性。 
    自身价值观难以判断最大化利益的方向时,会横向借助相近价值体系的核算结果。从众行为就是价值陷入盲区时的一种表现。然而由此衍生一种心理:不怕穷,怕不均。即心理不平衡的源头。 
    更多的时候会纵向借鉴,沿用以前判断的结果,也就是习惯。 
    从众和习惯是节省脑力开支所必需,但也会造成价值观的渎职而失去应有的判断。 
    
其实价值观无所谓对错,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当时被认可的价值观念。 
    成熟:价值观可以全面、快速、准确地做出判断。并被当前公众认同。 
    定性:价值观相对比较稳定。 
    高尚:价值观中公众认同的精神利益有很大比重。 
    快乐:价值观统计的代数和为正值。 
    快乐为人之所欲,因快乐难获;痛苦为人之不愿,因痛苦易得。而感受为痛苦或快乐都由价值观判定,因人而异。按摩虽痛,趋之若鹜;咖啡虽苦,求之若渴。用超然的心态苦中寻乐,别有洞天。 
    人生百年不外乎品味人间冷暖,世态炎凉。有些快乐一去不返,痛苦亦然。而快乐与痛苦,都是环境恩赐。有限的生命旨在更多的享受,无论痛与快、苦与乐,皆在方寸之内,一念之间。 
    一介布衣,不敢妄谈兴国安邦,唯求无愧于人,谋利于私。虽环境所限,身不由己,但观念随人而变,改之微末,所获良多。 
    价值观这个话题很大,严格论证起来费墨劳神,且有些话题争论太大而避之。懒人出糟文,以上完全个人观点,未经仔细推敲,多有泛泛之处。勿论谬否,旨在启思,若蒙垂阅,望有微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c,生活,活动,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