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盘的寿命有多长?

       自今年3月,推出容量为16MB的U盘之后,人们对U盘给予更大的关注。今年6月份,法国Mandriva公司容量为8GB的自启动U盘问世,更加令人注目。我国境内也有动作。至此,好象U盘的前景一片光明。但是,我们要问:U盘的寿命短暂,能否担当如此大任?这个问题,必须回答,弄个明白。

     相对而言,U盘的历史并不算很短。1984年,FujioMasuoka在日本Toshiba工作期间,发现了所谓“闪存”(“FlashMemory”),同年,在IEEE大会上宣布了这一发现。Intel很有眼光,在1988年,首先推出“闪存”的商业产品。紧跟着,Toshiba在1989年推出了擦写速度更快,存储密度更高的所谓“NAND型”闪存产品,奠定了现代U盘家族的基础。U盘的结构并不复杂。U盘的记忆体是由顺序排列的一些“块”(“Block”)组成,每个“块”里面由顺序摆放的一些“页面”(“Page”)组成,样子很象一个书架,顺序摆放着许多书(即是那些“块”)。每个块里面有多少页面,这与块的大小有关。比如,512KB大小的块就包含128个页面,而此时每个页面的容量为4KB(实为4,096个字节,实际上还要加上12~16位的校验码)。数据就存储在一些块里面。信息处理时,操作的基本单元是以块为单位。对于块的操作,擦除(erase)和重写(re-write)是两个基本动作。完成一次擦除和重写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因而,闪存产品有所谓“快、慢”之分。一个块的擦除和重写次数是有限制的(这是一种物理化学属性的限制),称其为块的生命周期(Lifetime)。一般来说,在商业上,保证第0个块可以耐受10万次以上的擦写寿命,对而于其他的块,不能(也不必须)保证其寿命有多长(注意:存在一些实用技术来处理那些坏块)。同时,还存在一些实用技术可以大大延长块的擦写寿命。
      大家知道,仅仅是从U盘读出信息,不算对块的擦写动作,无关其寿命的长短。比如,把自启动U盘接入具有大一些内存(相对而言)的PC计算机玩游戏,随便你玩多长时间,也不会损坏U盘。只是在使用火狐3.0浏览器上网冲浪时,它有时需要记住你的网页访问历史,必须实施一定的擦写操作。照这样算来,U盘的使用寿命至少应该在十年之上。实际上,问题不这么简单。

      昨天,我去北京中关村鼎好电子城拜访爱国者U盘维修中心得知,90%的U盘发生损坏不在于U盘记忆体的寿命长短,而是“控制晶振”元件被烧坏。U盘的允许工作电压在2.7~3.0V之间,插拔时极易引起电压波动,引发故障。U盘的维修原则是,如果发现某一批U盘产品的损坏率大于1%,便立即要求停产这批产品。由此看来,使用现在市场上的名牌U盘产品还是有一定的质量保证的,但是,使用要得法(经过使用培训),不能想当然。

      注1:本文参阅和引用了许多国内外有关闪存的权威性著作,有一定参考价值;

      注2、U盘的批量采购,一定要请明白人。一般U盘销售人员,头脑稀里糊涂,他们的推销词信不得。

你可能感兴趣的:(游戏,工作,浏览器,存储,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