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就业·软件工程之我见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含义。

现如今我们的正常生活,社交都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和终端,因特网和各种终端设备的组合让我们即使相距千里,也能面对面对话交流;购物,我们选择网上商店,指尖轻轻的滑动就能购买到心仪的商品;打车,我们不再需要在路边等待,手机叫车便捷更便宜……

科技的发展,让IT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网络、app、终端这一系列的迭代更新,让从事IT行业的工作者得到了更为优厚的待遇,从而让大学的计算机专业一下子成为了“香饽饽”。事实也确是如此,就近些年统计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可以很明显的看出,IT技术性人才的短缺。但是随着现大学生不断的涌入IT行业,使之鱼龙混杂。

可能大家都觉得计算机专业好就业,但在我看来应该是技术好就业,所以在大学里我们更应该练的是技术。

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自然不缺人,然而真正缺的是人才,IT行业同样如此,在人潮汹涌的招聘市场,我们应该拿什么作为敲门砖,去敲开企业公司的大门呢?

以前我们可以骄傲的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现在大学生文凭早已不值钱了,当然博士,研究生的含金量会更高,但我们真正能拿到的却不多,在我看来在IT行业技术远比文凭重要得多,我以为产品的好坏才是IT人才的衡量标准。就我从一些渠道了解到有些大专毕业的技术大牛比起平平碌碌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得到的机会会更好。

IT行业是一个日新月异的行业,发展非常快,稍不留意,你就会被技术淘汰,所以我们除了熟练的技术之外还应该有优秀的学习能力,当然是自学能力了。

敲门砖还需要的专业技能,以我之见是扎实的专业基础,高楼大厦始于地基,有夯实的基础才能让我们再建高楼时得心应手。

 

大学初始我并非计算机专业,一系列的因素让我差点与之擦肩,幸好我选择了转专业,这才让我来到计算机专业,学习我比较喜欢的计算机专业技术,这让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最终目标,所以对我来说在我开始学习计算机专业时就已经决心从事IT行业,虽然这个行业没有想象的光鲜,而且在工作初期会遇到很多问题会很困难,但我不会放弃曾经的初心。

对于教学方式我没有太多想法,从小到大一直都是以一种被灌输的方式学习,虽然这种方式的缺点和不足很明显,但很多人都习惯了这种方式,作为学生也都不善于去寻求所谓的合适的教学方式,所以对教学方式没有太好的建议。但是听闻这学期《软件工程》的“做中学”的教学方式,我倒是很好奇,由以前老师按学生表现打分,到现在学生靠能力挣分,由以前按考试成绩给分,到现在由综合评定加分。还请来了在一线工作,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助教,来给我们做指导和评测。这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还是非常好的,但这仅仅只是我自己的看法,具体实施还得看同学的配合。

我是非常认同教练于学员的大学师生关系,在大学里学习我们靠的是自己的控制力和执行力,老师应该从传统的保姆角色转变成教练,只为我们提供引导,纠错,而不是为我们安排好一切,等着我们一项一项去完成。

软件工程,按照课本所说是把系统的、有序的、可量化的方法应用到软件的开发、运营和维护上的过程。

在我看来软件工程是从软件项目确立,到软件发布以及后期维护这一条时间线上围绕软件项目展开的所有活动的统称。

书本的理论是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而在普通人眼里软件不过是一个程序罢了。之前了解到的一些事例,早年三星手机在定制自己的ROM时,研发团队会与很多手机爱好者一起讨论一些功能和软件,需求多的,好的建议会被吸纳,最终会集成进ROM;国内的小米MIUI同样如此每周一次的更新,让很多机友参与到软件的开发中,一些功能会通过社区投票的形式确定下来。这两个简单的例子就很清楚的证明了软件绝非是程序员一时头脑发热写出来的程序那么简单。软件是由一个团队,经过一系列开发流程才产生的成果。这也恰恰验证了 软件 = 程序 + 软件工程 这一理论。

(以上仅为本人观点,如有不当还望指正)

 

你可能感兴趣的:(IT就业·软件工程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