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信息的基本概念的两个层次:本体论和认识论
2.国家信息化体系6要素:信息技术应用(主阵地、龙头)、信息资源(核心任务、关键、薄弱环节、重要标志)、信息网络(基础、三网)、信息技术和产业(基础)、信息化人才(成功之本、关键)、信息化法规政策和标准(根本保障)。如图:
3.电子政务
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
(1)统一规划、加强领导。
(2)需求主导,突出重点。当前重点是抓好建设统一网络平台、建立标准、健全法制,建设和整合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业务系统。
(3)整合资源,拉动产业。
(4)统一标准,保障安全。
目标和主要任务:
(1)电子政务网络包括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两网之间物理隔离。政务外网与互联网之间逻辑隔离。政务内网主要是副省级及以上政务部门的办公网,与副省级以下政务部门的办公网物理隔离。政务外网是企业的业务专网,主要运行政务部门面向社会的专业性服务业务和不需要在内网上运行的业务。
(2)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12金:办公业务资源系统、国家海关总署(金关),国家税务总局(金税),金融监管(金卡),宏观经济(国家发改委金宏),财政部(金财), 国家工商部(金盾),审计署(金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金保),农业部(金农),质检总局(金质),水利部(金水)。注意:这里的12金中不包括国土资源部(金土),国家工商总局(金信)。
(3)四大基础信息库:人口库(身份信息),法人库(单位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库(国家地形地貌),宏观经济数据库(宏观经济决策信息)。
4.企业信息化
企业信息化结构:产品(服务)层、作业层、管理层、决策层。
5.企业资源信息化
企业资源信息化四个阶段:MRP、闭环MRP、MRPII、ERP
基本MRP:聚焦相关物资需求问题,指定相关物资需求时间表,从而即时采购物资降低库存。
闭环MRP:除了编制资源需求计划,还要编制能力需求计划,并将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计划与物料需求计划一起纳入MRP。并且在计划执行中根据反馈信息平衡和调整计划,使得生产的各个方面协调统一。
MRPII:除了生产管理,将与物流相关的资金财务重组录入到MRP中,从而形成产、供、销、财务各环节有效组织。重点在于物流与资金流的统一。
ERP(企业资源计划):以财务和会计为中心,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销售、运输、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进行规划和优化,从而达到最佳的资源组合,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特点:统一集成的、面向业务的、模块化的、开放的系统
注意:工资核算属于人力资源管理不属于会计核算。
6.客户关系管理
定义:客户关系管理(CRM)属于企业关系管理(ERM);CRM是基于方法学、软件和因特网的以有组织的方式帮主企业管理客户关系的信息系统。
客户:CRM核心是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哪些客户或组织最有可能为企业带来利润,这部分是最有希望的客;同时也必须人事到哪些客户是有可能流失而成为竞争对手的客户。总的来说获得一个新客户比留住一个老客户需要更高的成本。
关系:是核心角色
管理:管理的对象是客户和企业之间的双向关系,这种双向关系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需要有耐心;关系的维系的重要性高于关系的建立;企业在CRM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永远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CRM涵盖的要素:
(1)CRM是以客户为中心,而不是产品和市场为中心;
(2)CRM在注重提高客户满意度的同时,一定要帮助企业提高获得利润的能力作为重要指标;
(3)CRM的实施要求企业对其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工作流程进行重组(BPR)。
CRM三角模型:
CRM体系结构:数据源->ETL->营销数据存储->决策产生->信息渠道
CRM系统功能:
(1)统一的以客户为中心的数据库;
(2)整合各种客户联系渠道能力;切也与客户交互的时间称为接触点,接触点是企业获得客户信息最基本的来源;
(3)提供销售、客户服务、营销三个业务的自动化工具;
(4)具备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必须实现基本的数据挖掘模块,从而具有一定的商业只能;
(5)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可复用性,即可以实现与其他相应企业应用系统的无缝整合。
CRM应用设计基础:
(1)客户数据:分为三类:描述性、促销性和交易性
CRM应用设计特点:
(1)自动化销售;
(2)自动化市场营销;
(3)自动化客户服务:售前、现场、售后。
数据挖掘的完整过程:数据的清理和集成、数据的选择与变换、数据挖掘以及最后的只是评估与表示。
数据挖掘的直接对象:关系数据库、数据仓库、事务数据库一集新型高级数据库。
数据挖掘任务:描述、分类和预测。
(1)描述:特征化和区分,输出是图表,如(柱状图,饼图等)
(2)分类和预测:
分类的定义:从已有的样本集合中抽取一部分作为训练样本集合,然后用这些样本去训练出一个模型,再用这个模型预测新的数据的类的标号。
分类方法:分类规则、判定树、数学公式和神经网络等
预测的定义:预测与分类类似,但往往是预测一个未知数而不是类标号;预测可以针对连续值而分类往往是离散的。
预测的方法: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和神经网络等,其中神经网络既可以用于分类,也可以用于预测。
7.供应链
供应链的三个阶段:初级萌芽阶段、形成阶段和成熟阶段。
供应链的三个要点:
(1)供应链系统中会有一个在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对网络中的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的调度等工作起协调中心的作用,被称为核心企业
(2)早期供应链上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共同目标;现在企业更加注重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实现共赢。
(3)供应链也是一跳增值链,在整个供应链过程中物料会增加价值,给相关企业带来收益。
供应链的5个特征:交叉性、动态性、存在核心企业、复杂性、面向用户。
供应链的管理特点:以客户为中心、集成化管理、扩展性管理、合作管理、多层次管理。
供应链管理的分类:
根据供应链对象进行分类:企业供应链、产品供应链、基于供应契约的供应链。
根据网状结构特点进行分类:V型(发散型)供应链、A型(汇聚型)供应链、T型供应链。
根据产品类别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分类:功能型供应链、创新型供应链。
供应链的设计原则:
(1)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原则;
(2)简洁性原则
(3)取长补短原则
(4)动态性原则
(5)合作性原则
(6)创新性原则
(7)战略性原则
敏捷供应链结构:
敏捷供应链通过CORBA、Web和agent技术解决异构平台之间的异地合作问题。
代理通信建筑在CORBA和Web技术之上,敏捷供应链系统的体系结构是以基本功能体为核心。
8.电子商务
原始电子商务概念:凡使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以及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工具进行的商务活动。
现代电子商务概念:使用基于因特网的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和在线支付方式进行的商务活动。
电子商务的要点:基于因特网、参与方增多、商务活动范围扩大。
电子商务类型:B2B、B2C、C2C、G2B。
建立和完善电子商务发展和支撑保障体系:
(1)法律法规体系
(2)标准规范体系
(3)安全认证体系
(4)信用体系
(5)在线支付体系
(6)现代物流体系
(7)技术装备体系
(8)服务体系
(9)运行监控体系
9.商业智能
概念:将组织中现有的数据转换为只是,帮助组织做出明确的业务经营决策。
商业智能既可以是操作层的,也可以是战术层和战略层的。
商业智能技术: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
商业只能组成部分: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数据备份和恢复。
商业智能不是新技术,是现有技术、工具的综合运用,是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ETL:数据的抽取、转换、装载的过程。
商业智能的功能:数据仓库、数据ETL、报表、数据分析。
商业智能的三个层次:数据报表、多维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数据分析系统的架构:源系统、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客户端。
商业智能工具:BO、COGNOS、BRIO。
商业智能的步骤:需求分析、数据仓库建模、数据抽取、建立分析报表、用户培训和测试、系统改进和完善。
10.信息系统服务管理
信息系统服务管理主要内容:
(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单位资质管理(乙方单位);
(2)信息系统项目经理资格管理(乙方人员);
(3)信息系统工程监理单位资质(监理单位);
(4)信息系统工程监理人员资格管理(监理人员)。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是指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工程和网络工程的总体策划、设计、开发、实施、服务和保障。
计算金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等级从高到底依次为一、二、三、四。
对于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实行招标制、工程监理制,承担单位实行资质认证;并且,利于财政性资金建设的信息化工程,用于购买软件产品和服务的资金原则上不得低于总投资的30%。
资质认证过程中,单位必须进行每年一次的自检、每两年一次的年检和每4年一次的换证检查。
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经理是指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业务的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中的代表人,是受系统集成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委托对系统集成项目全面负责的项目管理人。
系统工程建立与系统集成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业务。
11.ITIL
概念:ITIL(IT基础设施库),只专注于IT运营领域。
IT服务的核心思想: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IT服务。
ITSM是IT管理的“ERP解决方法”,以流程为中心。
ITSM根本目标:
(1)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服务;
(2)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IT服务;
(3)提供的服务是可准确计价的。
12.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系统审计: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与信息系统相一致)
信息系统审计建立在四个理论基础之上:
(1)传统审计理论;
(2)信息系统管理理论
(3)行为科学理论;
(4)计算机科学。
本文出自 “8398329” 博客,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