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msg学习笔记3—多线程2

Linux下的多线程遵循POSIX接口,称为pthread。需要pthread.h头文件。
3、线程的状态
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线程是可结合的(joinable),或者是分离的(detached)。一个可结合的线程能够被其他线程收回其资源和杀死;在被其他线程回收之前,它的存储器资源(如栈)是不释放的。相反,一个分离的线程是不能被其他线程回收或杀死的,它的存储器资源在它终止时由系统自动释放。

线程的分离状态决定一个线程以什么样的方式来终止自己。采用了线程的默认属性,即为非分离状态(即可结合的,joinable,需要回收),这种情况下,原有的线程等待创建的线程结束;只有当pthread_join()函数返回时,创建的线程才算终止,才能释放自己占用的系统资源。而分离线程不是这样子的,它没有被其他的线程所等待,自己运行结束了,线程也就终止了,马上释放系统资源。程序员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当的分离状态。

设置线程分离状态的函数为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pthread_attr_t *attr, int detachstate)。第二个参数可选为PTHREAD_CREATE_DETACHED(分离线程)和PTHREAD _CREATE_JOINABLE(非分离线程)。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如果设置一个线程为分离线程,而这个线程运行又非常快,它很可能在pthread_create函数返回之前就终止了,它终止以后就可能将线程号和系统资源移交给其他的线程使用,这样调用pthread_create的线程就得到了错误的线程号。要避免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定的同步措施,最简单的方法之一是可以在被创建的线程里调用pthread_cond_timewait函数,让这个线程等待一会儿,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函数pthread_create返回。设置一段等待时间,是在多线程编程里常用的方法。但是注意不要使用诸如wait()之类的函数,它们是使整个进程睡眠,并不能解决线程同步的问题。

4、线程的结束
void pthread_exit(void *retval);
void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void *thread_return);
int pthread_detach(pthread_t th);

如果线程处于joinable状态,则只能只能被创建他的线程等待终止。在Linux平台默认情况下,虽然各个线程之间是相互独立的,一个线程的终止不会去通知或影响其他的线程。但是已经终止的线程的资源并不会随着线程的终止而得到释放,我们需要调用pthread_join() 来获得另一个线程的终止状态并且释放该线程所占的资源。若线程处于detached 状态,那么对线程的pthread_join()调用将返回错误。

如果不关心一个线程的结束状态,那么也可以将一个线程设置为detached 状态,从而让操作系统在该线程结束时来回收它所占的资源。将一个线程设置为detached状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一种是调用 pthread_detach()函数,可以将线程 th设置为 detached状态。另一种方法是在创建线程时就将它设置为 detached状态,首先初始化一个线程属性变量,然后将其设置为 detached状态,最后将它作为参数传入线程创建函数pthread_create(),这样所创建出来的线程就直接处于detached 状态。

另外pthread_exit()用于线程退出,可以指定返回值,以便其他线程通过pthread_join()函数获取该线程的返回值。而return是函数返回,只有线程函数return,线程才会退出。exit()是进程退出,如果在线程函数中调用exit,那改线程的进程也就挂了,会导致该线程所在进程的其他线程也挂掉。

最后:进程终止时会杀死进程所开辟的所有线程。若是非分离的线程,不等待就不会导致内存泄露。

你可能感兴趣的:(ipmsg学习笔记3—多线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