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KOI 2016滚粗记与各种心得体会意识流

(简单写了一份正式版的总结QAQ)
(基本是想到什么写什么,瞎扯了一些很naive的话QAQ)

又是一次gdkoi,又是一次悲惨地滚粗..

回想自己,当初自己是怎样犯下了一个又一个的错误..

想想这已经是连续多少次严重失误的比赛了…

各种复杂的情感涌上心头,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什么…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自己却越来越弱>_<

还有时间吗?还有机会吗?还能继续前行吗?

当初一直很自信与满足,似乎自己的付出都换来了等量的收获

现在呢

茫然…无措…

付出与收获并不是等价的…

是自己付出得不够多吗

这样付出又值得吗

又该如何继续前行呢

Day 1

依稀间,仍是那熟悉的旧时节

也仍是那熟悉的地点

记得去年gdkoi时是那么得温暖,然而今年却总显得些许寒冷…

还记得,gdkoi2014,那时我第一次了解和参加了CH的比赛,那场比赛是一场gdkoi的模拟赛。是”gdkoi”,开阔了我在oi中的视野;是”gdkoi”,给我带来了学习oi的兴趣;也是”gdkoi”,开启了一段在CH上不断比赛,学习知识,历练自己的美好体验与回忆。而我也因为那一年无缘参加gdkoi,更坚定了自己学习oi的意志和信念:我想要经历一次gdkoi,想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想享受学习oi知识的乐趣与快感。

也曾记得,gdkoi2015,那是我第一次参加gdkoi。那时我正在中考的压力下挣扎、彷徨,也在选择未来的道路上纠结、无措。那一场gdkoi,我用各种乱搞和水法得到了2=;那场gdkoi,给我带来了继续学习oi的信心与更坚定的信念:原来我并不是一点天赋都没有,原来我也可以在gdkoi这种高难度的比赛中得到一个不错的成绩(捂脸..)也是那场gdkoi,让我结识了大神werkeytom_FTD,我在之后与他的交流和讨论中也学到了很多,也找到了更多oi知识的乐趣。

那么,今年的gdkoi,又能带来些什么不一样的体验与难忘的回忆呢?

仍然是像曾经那样熟悉得调好devcpp,仍然像是曾经那样静下心来等待开考

(被考场上许多人的键盘响声吓傻了>_<)

一看t1,发现之前和安徽一位大神讨论的线段树题的idea基本是一样的,就是按位统计0和1的个数。

接着看t2,发现似乎是个涉及概率计算的神奇问题,对它的计算方法也有些不明觉厉,感觉做这种题很有可能过样例答案却WA得很惨,就没敢计算往下做了。。

再看t3,似乎搜索乱搞可以水许多分,但是我依然抱着”很可能写出来测得时候就爆炸”的心态不敢打了,想着最后再回来打暴力。

看t4,发现了几个性质,感觉应该是所有题目中水分性价比最高的,于是想把这题放在打完一题正解后打。

依然采用着上一年gdkoi的策略,拿到一题的大部分分数,然后在剩下的题水分。

于是就准备开始码t1

当时心态不太好,没完全想清楚就直接开打了。。

当时的思路是把原问题转化成一个含区间修改的线段树,然后在打了很久之后,突然发现自己不会下传标记。

接着想到了一个很奇怪的下传标记方法,但是之前从来没这么写过,复杂度也不敢保证,于是非常虚

这个时候非常方,时间已经过去不少了,但是现在却出了这么大的问题。

想了一会儿没想到很好的解决方案,现在已经很不知所措了。最后只好把大段大段的代码删掉,重头开始打QAQ

幸好很快找到了处理原问题的方法了,但是在t1上耽误太多时间了。

第一次打这么多标记的线段树,又是第一次打按位处理的线段树,很多代码都是第一次思考和实践。

最后很手忙脚乱地打好t1,调试,对拍,终于确保t1的正确性没问题了。然而,一测大数据发现要2s左右。QAQ

当时很naive地想去年的gdkoi评测姬那么快,时限最后开得估计也没那么紧,就没管这题了。。(结果下午听说是在虚拟机上测的,于是被愉快地卡常了20分)

接着大概只剩下1h了,时间已经很紧了,马上回头算t2。结果发现肿么算都算不出样例来QAQ,耽误了十几分钟时间后只好去看t3了。。

感觉时间不太够了,对t3的题目所求也很不明觉厉QAQ,于时输了个无解就去打t4了

结果在t4的实现细节上也遇到了点小问题。。最终垂死挣扎了一下也没打出t4 55555…

于是第一天就这样滚粗辣 80+0+10+0=90

下午还是学到了不少东西的…

然后知道一个学弟t3的搜索+拓扑排序得了50分的样子,t1打暴力得了30分,总分80。
而且很多人四题的暴力都得了很多分的样子。。

(于是挺后悔没有好好把每题的暴力都先打好的…)

晚上心情不太好,仔细思考了下人生,想着要好好调整下day2的策略才行,看了下书,刷了下作业就睡了QAQ

Day 2

Day 1已经挂得很惨了,本来想着能吸取t1的教训,把暴力都打好…

结果…Day 2却是Day 1的翻版。而且,摔得更疼,挂得更惨QAQ

首先简单浏览了下四题。发现t1是从来没打过的博弈类问题,对双方都采用最优决策也把握得不是很到位,于是想着最后再打t1。t2一看就是很明显的按位dp,感觉很可做;t3的话看了之后我是一脸懵逼的,想着最后打个kmp水部分分算了。t4的话就更是懵逼了。。。

这时感觉还是t2最好拿分

于是把所有时间都丢到了t2上

最后也就把所有分数都给丢了QAQ

问题来了,我以前打过数位dp吗..?

没有…

打的时候发现很多东西都是第一次写,很多东西都不清楚不明白如何处理…

(下午听课的时候发现我的状态表示根本就是不对的= =)

打得时候也总是发现有问题处理不了,就回头再想,然后又乱打一阵,然后一对答案—-错了,只好用gdb乱搞一下,接着又乱想一阵…时间就在这个过程上无限循环之中一分一秒地溜走了

最后始终过不了对拍…

调试起来也很费劲…

在即将gg的时候,也没有学会放弃,回头去拿t2的50分部分分,回去做其他题,只是在t2dp这棵树上吊死。

于是最后就吊死了QAQ

看到许多认识的人都发挥得很好的样子..

今年的gdkoi是挂得一塌糊涂,但幸好这只是gdkoi,幸好我也能从中学到不少经验,总结出不少教训。

1 首先是比赛策略的失误,自己并没有学会取舍。打不出自己会的题是悲哀的,但是为了一道自我感觉会的题,而丢掉了整场比赛的分数则是更悲哀的。
比赛的时间是有限的,肯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分数拿,而不能把整场比赛都押在一两道很悬的题目上。自己也很久没有好好参与模拟比赛了。之前遇到UOJ的比赛总是感觉难不敢打,遇到洛谷很简单的比赛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去打,最后让自己一无所获。在以后的各场比赛之前,一定要选择难度相近的模拟比赛参加,多积累比赛经验

2 自己的代码速度,编程能力,调试能力都很成问题,需要在刷题中逐步提高

3 自己的心态也不太好。总是还没有把问题想清楚就开始码,结果要不就回头重新想,要不就在改错调试的无限循环 中浪费时间。自己在遇到问题时也总是很慌张,没有使用有效的解决办法,只是像无头苍蝇到处乱转。这个问题也是要多参加比赛积累经验才能解决。

4 归根到底,最重要也最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己太弱了,学的知识太少了。比赛策略固然重要,只是让自己挂得没那么惨而已,但是什么都不会,策略再好又有什么作用呢
自己畏惧BZOJ的题目难,害怕UOJ的比赛不敢做。为了追求好看的AC数在vijos不断做水题、简单题,对省选级别的题目可以说是啥都不会。而且还将一天又一天的时间浪费在了一些很没有意义和价值的偏题怪题上面。
NOIP还不足以体现出自己的问题,可到了WC、GDKOI,自己的问题当然都得到暴露了。不让自己水平得到充分提升,只会在接下来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挂得一次比一次惨QAQ

自己对于一些省选知识连了解都没了解,甚至连Manacher这种基础的知识都没听说过,这还玩什么呢。刷一些没有价值的题,与现在热门的知识都是脱节的,滚粗还不正常吗?

感觉自己之前的时间都没利用好QAQ,然后现在的作业和文化课压力感觉比初三还要大QAQ

真是不知所措QAQ

自己付出了很多很多,也从中感到了快乐,也获得了一段充实难忘有意义的经历,这是让人满足的。
自己付出得还不够多,方法还不正确,技巧还没get,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去年的几场比赛只是RP爆发了= =
可谁能总依赖于RP呢

As you sow so shall you reap
RP只是次要的,付出才是主要的

自己一次又一次的糟蹋时间,最后结果当然是悲惨的。

现在唯有珍惜好一分一秒本来就不多的学习oi的时间,采用更好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知识、做题与调试的效率,才能在前进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再不改变就只能彻底gg了…QAQ)

感谢这次gdkoi让我认识到了自己的薄弱之处与不足。

在弱校继续走下去的道路是非常孤独与艰苦的。

但是绝不能因此而停止,绝不能因此而放弃

感谢oi给我带来学习知识的快乐,给我带来许多纯正美好有意义的回忆..

我会紧跟着你的光芒,循着你指引的方向,继续前行

做出最好的自己,让自己为自己逝去的韶光不留下遗憾与悔恨

(写得真是没勇气回头看了QAQ)

你可能感兴趣的:(GDKOI 2016滚粗记与各种心得体会意识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