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编译android2.3为例,64位操作系统
1、编译环境的准备
(1)确保安装有ubuntu系统或者虚拟机
(2)安装JDK1.6(对于Android2.3以上代码)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http://archive.canonical.com/ lucid partner"
$ sudo add-apt-repository "deb-srchttp://archive.canonical.com/ubuntu lucid partner"
$ sudo apt-get update
$ sudo apt-get installsun-java6-jdk
(3)安装一些需要软件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git-coregnupg flex bison gperf build-essential \
zip curl zlib1g-dev libc6-devlib32ncurses5-dev ia32-libs \
x11proto-core-dev libx11-devlib32readline5-dev lib32z-dev \
libgl1-mesa-dev g++-multilibmingw32 tofrodos
(4)安装repo
$ git clonegit://android.git.kernel.org/tools/repo.git
$ mkdir ~/bin
$ cp repo-script/repo~/bin
$ vim ~/.bashrc,将~/bin加入PARH环境变量,如:
$ exportPATH=~/bin:$PATH
保存后,同步更新:source~/.bashrc
(5)设置git
执行以下语句
$git config --globaluser.name"你的名字"
$git config --global user.email"你的email地址"
(6)同步源代码
1)创建工程目录:
$ mkdir myandroid
$ cd myandroid
2)repo初始化以及同步代码
$repo init [email protected]:git库名/manifest.git -b 主分支名
在此过程中需要输入名字和email地址。初始化成功后,会显示:repo initialized in /android
在~/android下会有一个.repo的隐藏目录
$repo sync(这一步会花费很长时间)
2、编译
(1)注意事项
执行ls -la /bin/sh命令,如果输出/bin/sh -> dash,
请执行$ sudo dpkg-reconfigure dash命令修改sh版本,并选择“否”;
此处如果不改好的话,编译时会出现错误。
(2)代码下载完成后就可以进行编译了
$ cd myandroid
$ make(此过程需要很长时间)
(3)编译完成后的代码结构
Android编译完成之后,将会在根目录下生成一个out文件夹,所有生成的内容均放在这个文件夹中。
Out文件夹的内容以及结构如下:
out/
|--CaseCheck.txt
|--casecheck.txt
|--host
||-- common
|`-- linux-x86
`--target
|--common
`--product
两个主要的目录为host和target,host表示主机(x86)生成的工具,target表示目标机运行的内容。
Host目录的结构如下所示:
out/host/
|--common
| `--obj(JAVA库)
`--linux-x86
|--bin(二进制程序)
|--framework(JAVA库,*.jar文件)
|--lib(共享库*.so)
`--obj(中间生成的目标文件)
host目录是一些在主机上用的工具,有一些是JAVA的程序。
Target目录的结构如下:
out/target/
|--common
| |--R(资源文件)
||-- docs
| `--obj(目标文件)
`--product
`--generic
其中common目录表示通用的内容,product表示的产品的内容。
在common目录的obj中,包含两个重要的目录:
APPS:包含了JAVA应用程序生成的目标,每个应用程序对应其中的一个子目录,将结合每个应用程序的原始文件生成Android应用程序的APK包。
JAVA_LIBRARIES中包含了JAVA的库,每个库对应其中的一个子目录。
在默认情况下,Android编译将生成generic目录,如果选定产品还可以生成其他的目录(如ventana)。generic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out/target/product/generic/
|--android-info.txt
|--clean_steps.mk
|--data
|--obj
|--ramdisk.img
|--root
|--symbols
|--system
|--system.img
|--userdata.img
在generic/obj/APPS目录中包含可各种JAVA应用,这与common/APPS想对应,但是已经打成了APK包。
system目录是主要的文件系统;data目录是存放数据的文件系统。
obj/SHARED_LIBRARIES中存放所有的动态库;STATIC_LIBRARIES中存放所有的静态库。
以img结尾的文件是目标映像文件,其中ramdisk.img是作为内存盘的根文件系统映像,system.img是主要文件系统的映像,userdata.img是数据内容映像。这几个Image文件是运行时真正需要的文件。
(4)编译单个模块
android中的一个应用程序可以单独编译,生成想对应的APK包,以Email为例。
$ sourcebuild/envsetup.sh
就多出一些命令:
- croot: Changes directory to the topof the tree.
- m: Makes from the top of thetree.
- mm: Builds all of the modules inthe current directory.
- mmm: Builds all of the modules inthe supplied directories.
- cgrep: Greps on all local C/C++files.
- jgrep: Greps on all local Javafiles.
- resgrep: Greps on all localres/*.xml files.
- godir: Go to the directorycontaining a file.
$ mm Email
编译之后生成out/target/product/generic/system/app/Email.apk
3、编译文件分类
(1)配置类
主要用来配置product、board,以及根据你的Host和Target选择相应的工具以及设定相应的通用编译选项:
config文件 |
说明 |
build/core/config.mk |
Config文件的概括性说明 |
build/core/envsetup.mk |
generate目录构成等配置 |
build/target/product |
产品相关配置 |
build/target/board |
硬件相关的配置 |
build/core/combo |
编译选项配置 |
Config.mk是一个总括性的东西,它里面定义了各种midule编译所需要使用的HOST工具以及如何来编译各种模块。envsetup.mk主要会读取由envsetup.sh写入环境变量中的一些变量来配置编译过程中的输出目录,combo里面主要定义了各种Host和Target结合的编译器和编译选项。
board主要是涉及到硬件芯片的配置,比如是否提供硬件的某些功能,或者芯片支持浮点运算等等。product针对当前的芯片配置来定义你将要生产产品的个性配置,只要指APK方面的配置,如哪些APK会包含在哪个product中,哪些APK在当前product中是不提供的。
这类文件主要定义了如何来处理Module和Android.mk,以及采用何种方式来生成目标模块,这些模块的规则都定义在config.mk里面,如下:
CLEAR_VARS:=$(BUILD_SYSTEM)/clear_vars.mk
BUILD_HOST_STATIC_LIBRARY:=$(BUILD_SYSTEM)/host_static_library.mk
BUILD_HOST_SHARED_LIBRARY:=$(BUILD_SYSTEM)/host_shared_library.mk
BUILD_STATIC_LIBRARY:=$(BUILD_SYSTEM)/static_library.mk
BUILD_RAW_STATIC_LIBRARY :=$(BUILD_SYSTEM)/raw_static_library.mk
BUILD_SHARED_LIBRARY:=$(BUILD_SYSTEM)/shared_library.mk
BUILD_EXECUTABLE:=$(BUILD_SYSTEM)/executable.mk
BUILD_RAW_EXECUTABLE:=$(BUILD_SYSTEM)/raw_executable.mk
BUILD_HOST_EXECUTABLE:=$(BUILD_SYSTEM)/host_executable.mk
BUILD_PACKAGE:=$(BUILD_SYSTEM)/package.mk
BUILD_PHONY_PACKAGE:=$(BUILD_SYSTEM)/phony_package.mk
BUILD_HOST_PREBUILT:=$(BUILD_SYSTEM)/host_prebuilt.mk
BUILD_PREBUILT:=$(BUILD_SYSTEM)/prebuilt.mk
BUILD_MULTI_PREBUILT:=$(BUILD_SYSTEM)/multi_prebuilt.mk
BUILD_JAVA_LIBRARY:=$(BUILD_SYSTEM)/java_library.mk
BUILD_STATIC_JAVA_LIBRARY:=$(BUILD_SYSTEM)/static_java_library.mk
BUILD_HOST_JAVA_LIBRARY:=$(BUILD_SYSTEM)/host_java_library.mk
BUILD_DROIDDOC:=$(BUILD_SYSTEM)/droiddoc.mk
BUILD_COPY_HEADERS :=$(BUILD_SYSTEM)/copy_headers.mk
BUILD_KEY_CHAR_MAP :=$(BUILD_SYSTEM)/key_char_map.mk
除了CLEAR_VARS是清除本地变量之外,其他所有的都对应了一种模块的生成规则,每一个本地模块最后都会include其中的一种来生成目标模块。大部分上面的.mk都会包含base_rules.mk,这是对模块进行处理的基础文件。
(3)单个模块的编译
本地模块的Makefile文件就是Android.mk文件。Android进行编译的时候会通过下面的函数来遍历所有子目录中的Android.mk,一旦找到就不会再往层子目录继续寻找(所有你的模块定义的顶层Android.mk必须包含自己定义的子目录中的Android.mk)。
subdir_makefiles += \
$(shellbuild/tools/findleaves.sh--prune="./out" $(subdirs) Android.mk)
不同类型的本地模块具有不同的语法,但基本上是相通的,只有个别变量的不同。
Android通过LOCAL_MODULE_TAGS来决定哪些本地模块会不会编译进系统,通过PRODUCT和LOCAL_MODULE_TAGS来决定哪些应用包会编译进系统,如果用户不指定LOCAL_MODULE_TAGS,默认它的值是user。此外用户可以通过buildspec.mk来指定你需要编译进系统的模块。用户也可以通过mm来编译指定模块,或者通过make clean-module_name来删除指定模块。
(4)系统生成类
主要指build/core/Makefile文件,这个文件定义了生成各种img的方式,包括ramdisk.img, urerdata.img, system.img,recovery.img等。
所有的Makefile都通过build/core/main.mk这个文件组织在一起,它定义了一个默认goals:droid,当我们在TOP目录下敲Make实际上就等同于我们执行make droid。当Makeinclude所有的文件,完成对所有make文件的解析以后就会寻找生成droid的规则,依次生成它的依赖,直到所有满足的模块被编译好,然后使用相应的工具打包成相应的img。
4、make命令
make clean:删除本次配置所编译输出的结果文件。类似于:rm –rf./out/<configuration>
makeshowcommands:在编译的时候显示脚本的命令,而不是显示编译的简报。用于调试脚本
make:映像编译成功后会在目录~/android/src/out/target/product/generic下产生一些image文件ramdisk.imgsystem.img userdata.img
首先通过编译,先将android内核编译成功。正常情况下,在目录out/target.product/generic/(但是有的就没有generic文件,如freescale和iriver;但是lonshinetech下面就有这个文件,依据情况而定,只要能找到生成的三个文件就可以。例如:~/freescale/R9.2/out/target/product/imx51_bbg$)下会生成三个文件:ramdisk.img,system.img,userdata.img。这三个文件的作用如下:
(1)ramdisk.img
一个分区影像文件,它会在kernel 启动的时候,以只读的方式被 mount , 这个文件中只是包含了 /init以及一些配置文件,这个ramdisk 被用来调用init,以及把真正的root file system mount起来。
#其实ramdisk.img的内容就是/out/target/product/generic/root目录的压缩而已。
方法1: android编译生成后的ramdisk.img是一个gzip格式的文件,输入命令 #file ramdisk.img, 会得到 =>ramdisk.img: gzip compressed data, fromUnix
那么先解压ramdisk.img,因为后缀不是.gz,所以用—S选项, # gunzip -S .imgramdisk.img
这样就得到一个新文件ramdisk.img,用 # file ramdisk 查看格式 , 得到 =>ramdisk: ASCII cpio archive (SVR4 with no CRC)
可以看出解压生成的ramdisk是cpio格式的文件,再次解压,为了防止解压后文件混乱,
首次建立一个目录如: # mkdir rfs //rfs可以用来放ramdisk解压后的文件, 进入 # cd rfs
解压 # cpio -i -F ../ramdisk
方法2:将ramdisk.img复制一份到任何其他目录下,将其改名为ramdisk.img.gz,然后使用命令 # gunzipramdisk.img.gz,
然后新建一个文件夹ramdisk,进入,输入命令 # cpio -i -F ../ramdisk.img
得到结果如下
drwxr-xr-x 8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6./
drwxr-xr-x 13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5../
drwxrwx--x 2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6data/
-rw-r--r-- 1 rootroot 1182011-01-12 11:36 default.prop
drwxr-xr-x 2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6dev/
-rwxr-x--- 1 root root 1077842011-01-12 11:36 init*
-rwxr-x--- 1 rootroot 4922011-01-12 11:36 init.freescale.rc*
-rwxr-x--- 1 rootroot 1677 2011-01-12 11:36init.goldfish.rc*
-rwxr-x--- 1 rootroot 18263 2011-01-12 11:36 init.rc*
drwxr-xr-x 2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6proc/
drwxr-x--- 2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6sbin/
drwxr-xr-x 2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6sys/
drwxr-xr-x 2 rootroot 4096 2011-01-12 11:36system/
#可以看出这写文件是和root目录下的内容完全一样,其实就是对root目录的打包和压缩。可以是用tree -L1来查看root的目录
(2)system.img
它包含了整个系统,android 的framework,application 等等,会被挂接到 "/"上,包含了系统中所有的二进制文件
#system.img是out/target.product/generic/目录下system目录的一个映射,类似与根文件系统的映像,放着android的应用程序、配置文件和字体等。
root@root-OptiPlex-380:~/lonshinetech/src/SPU_B0_R0_0/out/target/product/generic/system$tree -L 1
.
|-- bin
|-- build.prop
|-- etc
|-- fonts
|-- framework
|-- lib
|-- usr
-- xbin
重新打包system.img 具体办法
a)在android编译后生成的out目录中查找这个工具 mkyaffs2image
# find out/ -name mkyaffs2image
得到=>out/host/linux-x86/bin/mkyaffs2image
b)android编译后会生成system/ 这个目录,而这个目录就是用来生成system.img的
# mkyaffs2image system/ system.img
(3)userdata.img
将会被挂接到 /data 下,包含了所有应用相关的配置文件,以及用户相关的数据 。
(4)Android启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