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本段生平经历
早期生活
杨致远于1968年11月8日出生于中国 台北市,其父在其两岁的时候去世,他和弟弟由母亲抚养长大。杨致远于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进入离家不远的 斯坦福大学。该校的电机系是硅谷神州的组成部分,他就选修电机工程,只花了四年,他就获得了学士、 硕士学位,并结识戴维·费洛,二人于1994年4月创立Yahoo!,因此杨致远被称为“世纪网络第一人”,开启了人类的网络时代。斯坦福求学
在斯坦福大学,熟悉他的人认为杨学习不算勤奋,甚至还有点懒,但思想活跃,善于交际,是大学社团的领袖,这无疑训练了他日后作为企业领导者的组织才能。 他本科毕业时觉得自己还欠成熟,就留校从事研究工作。正好,戴维·费罗也留校从事研究。两人的邂逅和结交无疑是雅虎成功的关键 因素。 杨致远和费罗是旧识。费罗1988年毕业于 杜兰大学,而且一度担任辅导杨致远的助教。一向全拿“A”的杨致远在费罗的判官笔下却居然只得了“B”,对此杨致远至今还发牢骚。后来两人同班听课,还在作业方面开展合作。以此为起点,两人成了最佳搭档。费罗内敛,喜沉思,而杨致远活跃,是社团中的领袖。费罗善于在屏幕上整理资料,有一种“只要在终端前,就能统治全世界”的感觉。费罗的实验室像个被暴风肆虐的地方。而杨致远的住所比较干净,但在电脑的操作上,却没有费罗有规划。两人的实验室相邻。不久,两人报名去了日本。在那里两人都成了外国人,友谊与日俱增。回到斯坦福,两人在一辆学校拖车上成立了一间小型办公室。联合开创雅虎
1994年4月,仍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杨致远与费罗为了完成论文,迷上了互联网,整天泡在网上寻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集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站点并加入到书签,例如科研项目、 网球比赛等等,以便查找。 可是随着这些收集到的站点越来越多,他们感到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把这些书签按类别进行整理,每个目录都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这种核心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传统。编制成软件,并放到网络上让其他冲浪的人享用,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欢迎。人们纷纷反馈信息,还附上建设性意见,使内容更加完善。“要不是有这么多外来的回应,我们就不会继续下去,更不会有今天的雅虎”。到1994年冬,两人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学业也扔在了一边。当时这个软件的名字是:《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杰瑞全球咨讯网指南)。 随着《 指南》越来越受到欢迎与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进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工作站使用这套软件,使校方大感困扰,抱怨这项发明影响了学校电脑的正常运作。但是杨致远与费罗仍然积极为此努力,并推出特色栏目:“Cool Links“和“Hard to Believe”,并将网站改名为:《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受当时条件的限制,网站的数据存放在杨致远的电脑内,绰号为“akebono”;而搜索引擎则存放在费洛的计算机中,绰号为“konishiki”,这是两个他们最喜欢的摔角运动员的名字。 当时,网上有许多竞争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这些网站都靠软件自动搜索起家,虽范围广泛,但不准确。而雅虎则纯粹是手工制品,搜索准确,更加实用。实际上到1994年年底,雅虎已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 95年的一个夜晚,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为他们的“产品”编造名字。其中“Ya”取自杨致远的姓,他们曾设想过Yauld,Yammer,Yardage,Yang,Yapok,Yardbird,Yataghan,Yawn,Yaxis等一系列可能的名字,突然间,他们想到了Yahoo这种字母组合,然后迅速翻开手边的韦氏英语词典,发现此词出自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指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它具有人的种种恶习。这个词显然不太雅,但仔细一琢磨,“反其义而用之”。在强调平权的因特网上大家都是乡吧佬。为了增加褒义色彩,后面加上了一个感叹号,于是就有了“Yahoo!”。“没错,太好了,就是它了,这简直是神谕!” 杨致远和他的伙伴将Yahoo!网址告诉了朋友,结果一传十、十传百 ,到斯坦福大学工作站访问Yahoo!的人越来越多,使校方大感困扰,抱怨这个东西影响了学校电脑的正常运作。 雅虎成为一个类似电话号码簿的搜索引擎,它将全球网址分成新闻、娱乐、科学、教育等14个门类,然后下面再细分。上网者可以使原来茫茫然不得其门而入的上网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流量剧增,杨致远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于是他们一边精心打造他们的网站,一边积极寻找潜在的投资者,以进一步地发展Yahoo!雅虎争取风投
1995年上半年,杨致远开始与硅谷的风险投资公司接触。硅谷是一个风险投资的乐园,在那里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平均每天有62个人被送入百万富翁的行列。 第一个找上门的公司是 路透社,路透社市场部副主任泰森一次外出,在一家地方报纸上读到有关雅虎的消息,产生了兴趣,他以后在网上经常光顾雅虎网址。泰森迅速认识到“雅虎”消除了距离的远近,架起了用户与其欲寻找的信息之间的联系,路透社可以利用它扩大自己的影响。杨致远对泰森说:“如果你们不找我们,我们可能也要找你们。雅虎不仅只是一个目录,这还是一种媒体资产。” 路透社与雅虎是朋友,但不是伙伴,合作过程中雅虎并未得到多少实惠。聪明的杨致远认识到,必须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商业计划,以我为主通过广告赢利。杨找到自己的老同学布拉狄,他此时正在哈佛商学院读书。杨和布拉狄参考HotWired公司发布广告赢利的经验,迅速起草了一份商业计划。带着这份计划书,他们到处寻找风险投资者。 他们一边维护日益膨胀的网络资源,一边寻找商机,每天只睡4个小时。 杨致远回忆说:“这项工作很艰苦,但充满了乐趣。有时我有一种从悬崖上跳下的感觉,有时像置身于电影《塞尔玛与路易斯》,不知结局怎样。我们想用网络做一切,也许什么也做不成。但我们不在乎,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 随后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简称AOL)找上门来,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在线服务公司正好缺少一个搜索引擎,希望雅虎能担此重任。美国在线的用意是收购雅虎,使杨和费罗都成为他们的雇员,保证可以让他们成为富翁。但也威胁说,如果不出售雅虎,他们将扶持另一家引擎公司挤跨雅虎。 两个人经过慎重考虑,拒绝了AOL。他们要自己经营雅虎,这不完全是赚钱的问题,雅虎是一项自己精心哺育的事业,创建和维护雅虎是一种乐趣,他们就是自己的主人。此外他们还担心把雅虎出售给AOL,最终也许会葬送雅虎。 随后杨致远又与MCI、微软以及CNet谈判,但只得到网景公司的资助。网景公司的马克.安德森当时非常喜欢雅虎的网站目录,1995年1月,他把网景浏览器一个最重要的按钮——网上搜索指向了雅虎。当网景浏览器的用户按那个按钮时,他会被自动地带到雅虎的网站。网景浏览器的成功使得雅虎迅速名震互联网。 AOL最后收购了WebCrawler(一家很早便从事索引搜索服务的公司),AOL和BNN(AOL收购的一家因特网服务供应商)的浏览器都指向它。但与雅虎相比WebCrawler缺乏特色,其影响江河日下。 最后杨致远找到了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公司,它是硅谷最负盛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曾向苹果(曾引导过个人计算机革命)、Atari(视频游戏工业的领袖)、奥拉克(大型数据库供应商)、Cisco系统(网络硬件商)等公司投资。 但红杉公司的莫里兹(Michael Moritz)起初有些犹豫,因为雅虎实在太与众不同了,与“网景”的情况还不一样,雅虎本身只是“在网上提供服务”,而且是免费的,其商业潜力在哪里呢? 至今,莫里兹回忆起1995年1月走访Yahoo!最初的“办公室”的情景,还津津乐道:“那里真的可以说是一片狼籍。杨致远与他的伙伴坐在狭小的房间里,服务器不停地散发热量,电话应答机每隔一分钟响一下,比萨饼盒扔得满地都是,高尔夫球棒随随便便地搁在角落里,电话机扔在地板上,整个屋子里连张椅子都没有,满屋子黑乎乎的,到处是脏衣服。我觉得杨致远和费罗大概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 不过,莫里兹并没有被吓跑,杨致远和费罗最终使他相信,“这几个小子的确有眼力,抢先占据了网上的有利位置,如果发展顺利,其战略优势十分明显。这种新生事物之中蕴藏着巨大商机!” 1995年4月红杉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也是唯一的风险资本投资者。后来,红杉的股本已升值到了34亿美元。“其余的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了。”他们说。 红杉资本公司决定投资后,杨致远在1995年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成立Yahoo!公司和Yahoo品牌;当时杨致远名片上印着的头衔是Chief Yahoo! (Yahoo酋长) 同时红杉资本还找来了一位合适的总经理人选——蒂姆·库格,也是斯坦福的校友。由库格来负责管理事务,费罗和杨致远就可以专注于研究工作。后来费罗负责技术开发,杨致远负责对外公关。 当然,雅虎最具价值的还是杨致远和费罗。杨致远比较外向,时常沉湎于过去。费罗正好相反,很内向,总是尽量婉拒记者的采访。“他们确实非常无私。”埃伦·斯米弗如是说。他是雅虎公司的元老,商业开发和战略策划副总裁。“即使最近招募来的员工也觉得无拘无束,敢敲门进去和他们聊天。”同事们认为杨致远是个精力充沛、敏感的预言家,而费罗则是雅虎的灵魂,事无巨细,考虑周全。开创搜索引擎商业化
Yahoo!公司的成立,无疑给两位年轻人注入了更多的激情和鼓励,开始将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公司开办之中,杨致远向Netscapes Marc Andreessen 租用相关设备,其中包括电话线、四台Silicon Graphics 工作站、四台 Pentium计算机和一条T3专线。杨致远的“Yahoo!”将索引软件无偿提供用户使用,公司盈利则主要依靠广告收入。 由于当时能够提供免费信息检索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Yahoo!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每日“Yahoo!”为软件增加两百多条新目录。由于“Yahoo!”检索系统实在方便,前景被普遍看好,广告收入也相当乐观。 但是Yahoo!还面临很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尽快找到资金尽快地发展! 1995年秋雅虎不得不展开第二轮投资战,此前虽有不少广告收入,但转化为现金的数量极有限。这时日本的一家大财团软银(Softbank)开始向雅虎投资,这使杨致远的公司走向了新阶段。Softbank总裁孙正义是通过红杉公司认识雅虎的。杨致远得知Softbank要投资非常激动,这正是在日本创建日本本土雅虎的最佳时机。 1995年11月Softbank最终买下雅虎5%的股份(后来又大幅度增加)。两家公司迅速成立合资的日本雅虎公司。雅虎第二轮投资的落实使其有能力扩大服务项目,并成功地应付一些不利的现实情况。网景的导航器不久就将“因特网目录”按钮的缺省配置转而指向雅虎的竞争对手Architext,而导航器的第二个按钮“因特网搜索”长期指向InfoSeek。杨致远开始与网景讨价还价,网景提出一项建议:搜索引擎按字母顺序排列。 “这是最损的建议了,因为雅虎引擎以字母Y开头!网景的变故使雅虎的信息检索流量减少10%,但雅虎很快度过了难关。此时Softbank已大举向因特网进军,仅向雅虎就投资6000万美元。 Yahoo!的方向是什么?杨致远经过几个月的思考,认为Yahoo!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分类目录的网站,而是一种新媒体。成千上万的人通过Yahoo!进入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一个必经的门户。 这种思想和思路是创新性、开拓性的!导致的直接行为后果就是杨致远决定上市,进行IPO,然后利用上市资金更快地发展Yahoo! 事实证明,杨致远的思路和行为是正确的!他带领Yahoo!迈向了一条康庄大道!也把人类从门口带进了网络时代!所以被称为“世纪网络第一人” 1996年3月7日,雅虎股票正式上市,虽然它的两大对手Lycos、Excite已抢先上市,但这一天仍被评为“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盘。雅虎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红杉资本”投资时的200倍。创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记录。 1996年4月,第一个雅虎国际版——雅虎日本站成立,之后法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雅虎分站相继问世。第一品牌的效应逐渐呈现,但杨致远并不热衷于各种预测。他表示自己绝对会与雅虎一起奋斗至少五年以上。“我很喜欢目前的工作,我甚至不把它当成是一份工作。” “将原本是技术性、电脑狂的世界,和大众媒体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费罗和我及我们的工作小组是第一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人。” “我们就像第一个从直升机跳下来滑下雪坡的人,也好比是登陆月球,虽然我没有真正经历过,不过我相信那种感觉一定很棒。” “当我们创业时,就知道我们两人中谁也不会当CEO,我们知道两人谁也不会听对方的,因此我们得有第三方来仲裁。”他们准备找一个职业CEO。有人敲门了,但他说:“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名字。”两人一听,马上开门送客。如今,他们的头衔均为“雅虎酋长”(Chief Yahoo),同是公司的第一“门户”。 “如果我们是为了钱,那我们可能早早就将雅虎卖掉了。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每天都会在收盘时看一次股市行情,但我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我还不满30,我还不需要钱,也不想钱,更不想交税。我的钱都在纸上,全是股票,数目很大,看起来都不相信是真的。” IPO成功之后,杨致远的商业潜能开始爆发。杨致远此时已经意识到,搜索引擎只是新媒体的冰山一角,他认为要让用户光临,必须不顾一切地宣传品牌。他决定在传统媒体上大做宣传,他要建立和做大这个Yahoo!品牌。对这一宗旨,他几乎达到狂热的地步。一开始就斥资500万美元做电视广告,成为当时公司开出来的最大一张支票。股票报价、地图、聊天室、新闻、天气预报、体育新闻、黄页等,让用户目不暇接。这一想法比他的竞争对手提前了6个月,在网络时代,6个月足够干任何事情了。 Yahoo!的广告语是Do You Yahoo!,简直与耐克的Just Do It媲美。这一广告语在电台、电视台、杂志、报纸上轮番轰炸,无论你上网与否,都能见到Yahoo!的醒目标志。 “Yahoo!非常酷,它不是一个技术公司,而是一种品牌、一种文化,这使Yahoo!与众不同的酷!”华尔街的分析家如是评论。 也有人说:Yahoo!酷主要是杨致远和他的伙伴酷,他们白手起家的传奇是无数传媒的焦点,Yahoo!是按他的意愿建立的:独立、年轻、富有创造力,还有谦逊。 Yahoo!的真正实力是它拥有一支超强的员工队伍,他们年轻,全部受过大学教育,他们给站点进行分类,精确细致,对手很难模仿。一般门户的分层只有两到三层,而Yahoo!有十几层。 广告客户蜂拥而至。新闻、电话黄页、分类广告、网上商场,Yahoo!的服务创造了新一代的媒体。 1996年第二季度末,每天已经有200万网民造访雅虎,累计每天1400万次。其中有75%是回头客。但杨致远并不满足于仅仅拥有一个可以吸引回头客的品牌。他说,“如果我们是个软件工具公司,就会被微软挤垮,如果我们是一个出版物,就像《时代》周刊一样有一批忠实的读者,那么就会长期发展下去。” 1996年第一季度,雅虎与竞争对手Infoseek、Excite、Lycos相比,每天的访问量就超过对手的两倍。1997年年底,日均访问量达到9000多万人次,比所有对手访问量的总和还要多。连Infoseek的老板也不得不承认,雅虎已超越其他对手。的确,雅虎已今非昔比:公司有不少令人敬仰的管理人才,有一套完整的营销策略,最重要的是还有1亿美元的现金。一位分析家说:“雅虎在很多方面都已经领先同行,把它与其他的搜索引擎相提并论是不恰当的。” 1997年,雅虎收入6700万美元,亏损2300万美元。从账面上看,这完全是一个失败的公司。但是在互联网上,它却是最大的明星。市场价值超过网景,升至28亿美元。1997年第三季度,雅虎的市场价值首次超过浏览器大王网景。 雅虎成了华尔街的宠儿,杨致远的财产也水涨船高。当然,最大的快乐不是金钱。“最让人感觉良好的是你每天都在改变着世界。你每天早晨起来问:‘我起来干什么?’然后你就觉得如果你不去工作,雅虎可能就会出问题。我们当年建立的小小网站现在每天都有千百万人使用,每当看到这情形,我们就会说一声:‘哇!’甚至打个寒战。这真是一种非常奇妙的感觉。” 1998上半年 ,每个月至少有3000万用户访问 Yahoo!, 每天浏览下载量达到1亿页! 1998年《福布斯》杂志推出高科技百名富翁,杨致远以10亿美元的财富跃居第16位,超过了冠群CEO王嘉廉,成为高科技中的华人首富。 1999年4月,形式净收入为2,510万美元,收入为8,610万美元。公司仍然保持强势增长。 1999年,杨致远和费罗已成为网络媒体公司的舵手,公司市场价值高达390亿美元,而杨致远的纸面财富达到75亿美元。 浏览量从1998年12月份的平均每日1.67亿增加到2.35亿,增幅达41%,同时注册用户数量从3,500万人增加到4,700万人。2月份用户增长率是前十名网站中最好的,并且是整个网络平均增长率的两倍。 2007年6月出任雅虎CEO一职。辞去雅虎职务
2008年11月18日 雅虎董事会周一宣布,将为公司寻求一名新首席执行官(CEO);在找到合适人选后,雅虎联合创始人、现任CEO杨致远将辞去其当前职位,但仍将留任公司董事会成员。 [1] 2012年1月18日,杨致远辞去雅虎董事会董事、雅虎日本董事会董事、 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董事职位。 [2]编辑本段人物评价
完美的将一种嗜好变成了一个事业 26岁创业,放弃继续攻读名牌大学博士学位的机会,在年轻人的经历中并不稀奇。而1994年,26岁的杨致远放弃博士学位创立的雅虎却是一个传奇。雅虎一度成为 网络时代的标志,是网络时代奇迹的代名词。没人想到,十五年后他的雅虎却要出售,不知会不会又是一个新的时代标志。 纵览全球IT行业,中途退学跑去开公司、并成功进入亿万富豪榜的目前仅有4人, 比尔盖茨、迈克·戴尔、杨致远和后起之秀 马克·扎克伯格。杨致远财富的聚集历程,为众多的业界人士和 创业者所津津乐道。作为全球著名的互联网 门户网站的创始人之一,杨致远的成功历程和成功经验也受到众多互联网人士的解读。 如果你仔细的阅读过关于杨致远创业历程类的介绍,以及和一些业内人士谈论杨致远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从杨致远开始创业,到雅虎成为全球性的知名公司,对互联网的兴趣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才是引领杨致远成功的主要因素。杨致远也曾表示,创建和维护雅虎是一种乐趣。 杨致远曾表示,开始接触互联网,单纯的以查资料为目的,但其很快发现了兴趣,并沉迷于网络丰富的资料资源。但随着收集站点量和资料的不断增加,其感到了查询的不便。就和自己的伙伴费洛(雅虎的另一创始人)开始对存储的资料和站点进行归类和细分,这种细分成子目录的核心方式雅虎沿用至今。 在雅虎的成长期间,曾有许多的公司表示想收购雅虎,并给予了很优越的条件。美国在线曾找上门表示收购雅虎,并威胁称会扶持别的公司取代雅虎的位置。但杨致远经过慎重考虑,拒绝了收购的要求。因为雅虎已成为了其精心哺育的事业,在杨致远看来,创建和维护雅虎就是一种乐趣。在此后的日子里雅虎也在不断的壮大,并成为美国最大的网站之一。编辑本段相关事件
1994年4月,仍在斯坦福大学就读的杨致远与费洛为了完成论文,迷上了 互联网,整天泡在网上,在网络上寻找资料。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收集到很多自己感兴趣的站点并加入到书签,例如科研项目、网球比赛等等,以便查找。 可是随着这些收集到的站点越来越多,他们感到查找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他们把这些书签按类别进行整理,每个目录又容不下时,再细分成子目录,这种核心方式至今仍是雅虎的传统。编制成软件,并放到网络上让其他冲浪的人享用,不久,他们的网站招来了许多用户,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广泛的欢迎。人们纷纷反馈信息,还附上建设性意见,使内容更加完善。“要不是有这么多外来的回应,我们就不会继续下去,更不会有今天的雅虎”。到1994年冬,两人忙得连吃饭、睡觉都成了奢侈,学业也扔在了一边。当时这个软件的名字是:《Jerry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 杰瑞全球咨讯网指南)。 随着《 指南》越来越受到欢迎与关注,许多网友纷纷进入斯坦福大学电机系的工作站使用这套软件,使校方大感困扰,抱怨这项发明影响了学校电脑的正常运作。但是杨致远与费洛仍然积极为此努力,并推出特色栏目:“Cool Links“和“Hard to Believe”,并将网站改名为:《Jerry and David's Guide to the World Wide Web》。受当时条件的限制,网站的数据存放在杨致远的电脑内,绰号为“akebono”;而 搜索引擎则存放在费洛的计算机中,绰号为“konishiki”,这是两个他们最喜欢的摔角运动员的名字。 当时,网上有许多竞争者,如WebCrawler、Lycos、Worm、Infoseek等,这些网站都靠软件自动搜索起家,虽范围广泛,但不准确。而雅虎则纯粹是手工制品,搜索准确,更加实用。实际上到1994年年底,雅虎已成为搜索引擎的领导者。 95年的一个夜晚,杨致远和费罗翻着韦氏词典,为他们的“产品”编造名字。其中"Ya"取自杨致远的姓,他们曾设想过Yauld,Yammer,Yardage,Yang,Yapok,Yardbird,Yataghan,Yawn,Yaxis等一系列可能的名字,突然间,他们想到了Yahoo这种字母组合,然后迅速翻开手边的韦氏英语词典,发现此词出自 斯威夫特的《格利佛游记》,指一种粗俗、低级的人形动物,它具有人的种种恶习。这个词显然不太雅,但仔细一琢磨,“反其义而用之”。在强调平权的 因特网上大家都是乡吧佬。为了增加褒义色彩,后面加上了一个感叹号,于是就有了“Yahoo!”。“没错,太好了,就是它了,这简直是神谕!” 杨致远和他的伙伴将Yahoo!网址告诉了朋友,结果一传十、十传百 ,到斯坦福大学工作站访问Yahoo!的人越来越多,使校方大感困扰,抱怨这个东西影响了学校电脑的正常运作。 雅虎成为一个类似电话号码簿的搜索引擎,它将全球网址分成新闻、娱乐、科学、教育等14个门类,然后下面再细分。上网者可以使原来茫茫然 不得其门而入的上网变成了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 流量剧增,杨致远敏锐地发现了其中蕴藏的巨大商机,于是他们一边精心打造他们的网站,一边积极寻找潜在的投资者,以进一步地发展Yahoo! 1995年上半年,杨致远开始与 硅谷的 风险投资公司接触。硅谷是一个风险投资的乐园,在那里平均每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平均每天有62个人被送入 百万富翁的行列。 第一个找上门的公司是 路透社,路透社市场部副主任 泰森一次外出,在一家地方报纸上读到有关雅虎的消息,产生了兴趣,他以后在网上经常光顾雅虎网址。泰森迅速认识到“雅虎”消除了距离的远近,架起了用户与其欲寻找的信息之间的联系,路透社可以利用它扩大自己的影响。杨致远对泰森说:“如果你们不找我们,我们可能也要找你们。雅虎不仅只是一个目录,这还是一种媒体资产。” 路透社与雅虎是朋友,但不是伙伴,合作过程中雅虎并未得到多少实惠。聪明的杨致远认识到,必须自己制订一个周密的商业计划,以我为主通过广告赢利。杨找到自己的老同学布拉狄,他此时正在 哈佛商学院读书。杨和布拉狄参考HotWired公司发布广告赢利的经验,迅速起草了一份商业计划。带着这份计划书,他们到处寻找风险投资者。编辑本段后续发展
他们一边维护日益膨胀的 网络资源,一边寻找商机,每天只睡4个小时。 杨致远回忆说:“这项工作很艰苦,但充满了乐趣。有时我有一种从悬崖上跳下的感觉,有时像置身于电影《塞尔玛与路易斯》,不知结局怎样。我们想用网络做一切,也许什么也做不成。但我们不在乎,我们不会失去任何东西。” 随后 美国在线(America Online,简称AOL)找上门来,这家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在线服务公司正好缺少一个搜索引擎,希望雅虎能担此重任。美国在线的用意是收购雅虎,使杨和费罗都成为他们的雇员,保证可以让他们成为富翁。但也威胁说,如果不出售雅虎,他们将扶持另一家引擎公司挤跨雅虎。 两个人经过慎重考虑,拒绝了AOL。他们要自己经营雅虎,这不完全是赚钱的问题,雅虎是一项自己精心哺育的事业,创建和维护雅虎是一种乐趣,他们就是自己的主人。此外他们还担心把雅虎出售给AOL,最终也许会葬送雅虎。 随后杨致远又与 MCI、 微软以及 CNet谈判,但只得到 网景公司的资助。网景公司的 马克·安德森当时非常喜欢雅虎的网站目录,1995年1月,他把 网景浏览器一个最重要的按钮——网上搜索指向了雅虎。当网景浏览器的用户按那个按钮时,他会被自动地带到雅虎的网站。网景浏览器的成功使得雅虎迅速名震互联网。 AOL最后收购了WebCrawler(一家很早便从事索引搜索服务的公司),AOL和BNN(AOL收购的一家因特网服务供应商)的浏览器都指向它。但与雅虎相比WebCrawler缺乏特色,其影响江河日下。 最后杨致远找到了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公司,它是硅谷最负盛名的风险投资公司,曾向 苹果(曾引导过 个人计算机革命)、 Atari(视频游戏工业的领袖)、 Oracle甲骨文(大型数据库供应商)、Cisco系统(网络硬件商)等公司投资。 但红杉公司的 莫里兹(Michael Moritz)起初有些犹豫,因为雅虎实在太与众不同了,与“网景”的情况还不一样,雅虎本身只是“在网上提供服务”,而且是免费的,其商业潜力在哪里呢? 至今,莫里兹回忆起1995年1月走访Yahoo!最初的“办公室”的情景,还津津乐道:“那里真的可以说是一片狼籍。杨致远与他的伙伴坐在狭小的房间里,服务器不停地散发热量,电话应答机每隔一分钟响一下,比萨饼盒扔得满地都是,高尔夫球棒随随便便地搁在角落里,电话机扔在地板上,整个屋子里连张椅子都没有,满屋子黑乎乎的,到处是脏衣服。我觉得杨致远和费罗大概连白天黑夜都分不清了。” 不过,莫里兹并没有被吓跑,杨致远和费罗最终使他相信,“这几个小子的确有眼力,抢先占据了网上的有利位置,如果发展顺利,其战略优势十分明显。这种新生事物之中蕴藏着巨大商机!” 1995年4月红杉投资雅虎近200万美元。它是雅虎的首家风险资本投资者,也是唯一的风险资本投资者。后来,红杉的股本已升值到了34亿美元。“其余的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了。”他们说。 红杉资本公司决定投资后,杨致远再1995年放弃即将完成的博士学位,成立Yahoo!公司和Yahoo品牌;当时杨致远名片上印着的头衔是Chief Yahoo! (Yahoo酋长) 同时红杉资本还找来了一位合适的总经理人选——蒂姆·库格,也是斯坦福的校友。由库格来负责管理事务,费罗和杨致远就可以专注于研究工作。后来费罗负责技术开发,杨致远负责对外公关。 当然,雅虎最具价值的还是杨致远和费罗。杨致远比较外向,时常沉湎于过去。费罗正好相反,很内向,总是尽量婉拒记者的采访。“他们确实非常无私。”埃伦·斯米弗如是说。他是雅虎公司的元老,商业开发和战略策划副总裁。“即使最近招募来的员工也觉得无拘无束,敢敲门进去和他们聊天。”同事们认为杨致远是个精力充沛、敏感的预言家,而费罗则是雅虎的灵魂,事无巨细,考虑周全。 Yahoo!公司的成立,无疑给两位年轻人注入了更多的激情和鼓励,开始将 网络搜索引擎商业化。公司开办之中,杨致远向Netscapes Marc Andreessen 租用相关设备,其中包括电话线、四台Silicon Graphics 工作站、四台 Pentium计算机和一条T3专线。杨致远的“Yahoo!”将索引软件无偿提供用户使用,公司盈利则主要依靠广告收入。 由于当时能够提供免费信息检索服务的公司寥寥无几,因此Yahoo!得到市场广泛认可。每日“Yahoo!”为软件增加两百多条新目录。由于“Yahoo!”检索系统实在方便,前景被普遍看好,广告收入也相当乐观。 但是Yahoo!还面临很激烈的市场竞争,必须尽快找到资金尽快地发展! 1995年秋雅虎不得不展开第二轮投资战,此前虽有不少广告收入,但转化为现金的数量极有限。这时日本的一家大财团 软银(Softbank)开始向雅虎投资,这使杨致远的公司走向了新阶段。Softbank总裁 孙正义是通过红杉公司认识雅虎的。杨致远得知Softbank要投资非常激动,这正是在日本创建日本本土雅虎的最佳时机。 1995年11月Softbank最终买下雅虎5%的股份(后来又大幅度增加)。两家公司迅速成立合资的日本雅虎公司。雅虎第二轮投资的落实使其有能力扩大服务项目,并成功地应付一些不利的现实情况。网景的导航器不久就将“因特网目录”按钮的缺省配置转而指向雅虎的竞争对手Architext,而导航器的第二个按钮“因特网搜索”长期指向 InfoSeek。杨致远开始与网景讨价还价,网景提出一项建议:搜索引擎按字母顺序排列。 “这是最损的建议了,因为雅虎引擎以字母Y开头!网景的变故使雅虎的信息检索流量减少10%,但雅虎很快度过了难关。此时Softbank已大举向因特网进军,仅向雅虎就投资6000万美元。 Yahoo!的方向是什么?杨致远经过几个月的思考,认为Yahoo!不仅仅是一个提供分类目录的网站,而是一种新媒体。成千上万的人通过Yahoo!进入 信息高速公路,这是一个必经的门户。 这种思想和思路是创新性、开拓性的!导致的直接行为后果就是杨致远决定上市,进行 IPO,然后利用上市资金更快地发展Yahoo! 事实证明,杨致远的思路和行为是正确的!他带领Yahoo!迈向了一条康庄大道!也把人类从门口带进了网络时代!所以被称为“世纪网络第一人” 1996年3月7日,雅虎 股票正式上市,虽然它的两大对手 Lycos、 Excite已抢先上市,但这一天仍被评为“ 华尔街盛事”。4月12日正式交易,正值周五。股票最初定价13美元。但交易狂热,平均每小时转手6次之多,一度飙升至43美元,最终以33美元收盘。雅虎市场价值达到8.5亿美元,是“红杉资本”投资时的200倍。创造“Nasdaqs second-biggest first-day gain ever”记录。 1996年4月,第一个雅虎国际版—— 雅虎日本站成立,之后法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等雅虎分站相继问世。第一品牌的效应逐渐呈现,但杨致远并不热衷于各种预测。他表示自己绝对会与雅虎一起奋斗至少五年以上。“我很喜欢目前的工作,我甚至不把它当成是一份工作。” “将原本是技术性、电脑狂的世界,和大众媒体结合在一起。我认为费罗和我及我们的工作小组是第一批将两者结合在一起的人。” “我们就像第一个从直升机跳下来滑下雪坡的人,也好比是登陆月球,虽然我没有真正经历过,不过我相信那种感觉一定很棒。” “当我们创业时,就知道我们两人中谁也不会当CEO,我们知道两人谁也不会听对方的,因此我们得有第三方来仲裁。”他们准备找一个职业CEO。有人敲门了,但他说:“我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改掉名字。”两人一听,马上开门送客。如今,他们的头衔均为“雅虎酋长”(Chief Yahoo),同是公司的第一“门户”。 “如果我们是为了钱,那我们可能早早就将雅虎卖掉了。可以告诉你一个秘密,我每天都会在收盘时看一次股市行情,但我却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股票。我还不满30,我还不需要钱,也不想钱,更不想交税。我的钱都在纸上,全是股票,数目很大,看起来都不相信是真的。” IPO成功之后,杨致远的商业潜能开始爆发。杨致远此时已经意识到,搜索引擎只是新媒体的冰山一角,他认为要让用户光临,必须不顾一切地宣传品牌。他决定在传统媒体上大做宣传,他要建立和做大这个Yahoo!品牌。对这一宗旨,他几乎达到狂热的地步。一开始就斥资500万美元做电视广告,成为当时公司开出来的最大一张支票。股票报价、地图、聊天室、新闻、天气预报、 体育新闻、黄页等,让用户目不暇接。这一想法比他的竞争对手提前了6个月,在网络时代,6个月足够干任何事情了。 Yahoo!的广告语是Do You Yahoo!,简直与耐克的Just Do It媲美。这一广告语在电台、电视台、杂志、报纸上轮番轰炸,无论你上网与否,都能见到Yahoo!的醒目标志。 “Yahoo!非常酷,它不是一个技术公司,而是一种品牌、一种文化,这使Yahoo!与众不同的酷!”华尔街的分析家如是评论。 也有人说:Yahoo!酷主要是杨致远和他的伙伴酷,他们白手起家的传奇是无数传媒的焦点,Yahoo!是按他的意愿建立的:独立、年轻、富有创造力,还有谦逊。 Yahoo!的真正实力是它拥有一支超强的员工队伍,他们年轻,全部受过大学教育,他们给站点进行分类,精确细致,对手很难模仿。一般门户的分层只有两到三层,而Yahoo!有十几层。 广告客户蜂拥而至。新闻、电话黄页、分类广告、网上商场,Yahoo!的服务创造了新一代的媒体。杨致远造访国会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