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天下没有不贬值的商品--2008

黄金:天下没有不贬值的商品

  只要通货膨胀抬头的时候,黄金就会受人们的追捧,2008年上半年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理财专家都推荐人们买黄金,投资黄金是对抗通货膨胀的最理想工具,并且可以规避政治、经济的动荡。甚至有专家断言,“黄金将是最后一个涨价品种。”

  但实际上,以上观点存在一定的误区。买黄金抗通胀,有可能只停留在理论分析之中,并且有不少的假设条件在里面,而现实未必如此。

  首先,黄金抵御通胀暗含的条件是,无论何时黄金都能与商品直接交换,交易方便且对方乐于接受。但实际上,现代社会遵循的交换模式大都是黄金—— 货币——商品。换言之,黄金必须换成货币,然后才能买东西。在这种模式下,金价的增长至少要超过通胀率,才能保证黄金的保值功能。而我们知道,金价并非一 直在上涨,是有起有伏,最近30年就没有超过CPI的涨幅。

  如果未来社会不可能回归到以黄金做实际货币的古代,随身带几锭金子、银子就能吃饭、住店的话,黄金是不是最好的保值手段就得重新考虑。

  其次,如专家所言,黄金可以规避政治、经济的动荡,大家也明白“乱世藏金”的道理。当发生恶性通货膨胀,出现经济危机、社会动荡的时候,人们更 乐于接受黄金,其保值功能得以很好地体现。但问题是,出现上述情况的概率有多大呢?在一个“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黄金还真是无用武之地。对普通百姓 来说,充其量也就是一个普通的投资工具。

  我们不妨看看作为投资品的黄金在2008年的价格走势。

  2008年第一季度黄金创下历史新高,3月17日伦敦午盘定价盘每盎司1011美元,连续两个季度刷新纪录。第一季度黄金均价攀升到 924.83美元,较2007年四季度上涨138.58美元。期间金价突破1000美元的时候恰逢JP摩根和美联储拯救贝尔斯登的消息传出,避险资金的涌 入让黄金价迅速上涨。

  就在市场大胆预测黄金会一直上涨到2000美元的时候,二季度黄金却掉头向下了。二季度的平均价格为896.29美元/盎司,较一季度下降了 28美元/盎司。到第三季度,由于投资者越来越担心实体经济,令整个商品市场均有所下跌。三大主要商品指数同上季度相比下跌了25%~27%。第四季度早 期时候继续下跌。锌、铂、铝、钯、铜、银和钼在第四季度下跌均超过20%。黄金也跟随下挫,不过相比之下,黄金走势还算稳健,仅下跌了5%。目前,金价较 上季度继续逐步下探,价格波动大致在835~850美元之间。

  一些投资者在买黄金时只看到了它的保值功能,而忽略了作为投资品天生所具有的风险。据专家预测,黄金很难摆脱其商品属性,在商品市场进入熊市之际,黄金也难“独善其身”。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财,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