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载均衡

CDN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1]
由于现有网络的各个核心部分随着业务量的提高,访问量和数据流量的快速增长,其处理能力和计算强度也相应地增大,使得单一的 服务器设备根本无法承担。在此情况下,如果扔掉现有设备去做大量的硬件升级,这样将造成现有资源的浪费,而且如果再面临下一次业务量的提升时,这又将导致再一次硬件升级的高额成本投入,甚至性能再卓越的设备也不能满足当前业务量增长的需求。
负载均衡(又称为负载分担),英文名称为Load Balance,其意思就是将负载(工作任务)进行平衡、分摊到多个操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例如Web 服务器、 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和其它关键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需要说明的是:负载均衡设备不是基础网络设备,而是一种性能优化设备。对于网络应用而言,并不是一开始就需要负载均衡,当网络应用的访问量不断增长,单个处理单元无法满足负载需求时,网络应用流量将要出现瓶颈时,负载均衡才会起到作用。
负载均衡有两方面的含义:首先,单个重负载的运算分担到多台 节点设备上做 并行处理,每个 节点设备处理结束后,将结果汇总,返回给用户,系统处理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这就是常说的集群(clustering)技术。第二层含义就是:大量的并发访问或数据流量分担到多台 节点设备上分别处理,减少用户等待响应的时间,这主要针对Web服务器、 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等网络应用。通常,负载均衡会根据网络的不同层次(网络七层)来划分。其中,第二层的负载均衡指将多条物理链路当作一条单一的聚合逻辑链路使用,这就是 链路聚合( Trunking)技术,它不是一种独立的设备,而是 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常用技术。现代 负载均衡技术通常操作于网络的第四层或第七层,这是针对网络应用的负载均衡技术,它完全脱离于 交换机、 服务器而成为独立的技术设备。这也是将要讨论的对象。近几年来,四到七层 网络负载均衡首先在电信、移动、银行、大型网站等单位进行了应用,因为其 网络流量瓶颈的现象最突出。这也就是为何每通一次电话,就会经过负载均衡设备的原因。另外,在很多企业,随着企业关键网络应用业务的发展,负载均衡的应用需求也越来越大了。

四个分类

软/硬件
软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指在一台或多台 服务器相应的 操作系统上安装一个或多个附加软件来实现负载均衡,如DNS Load Balance,CheckPoint Firewall-1 ConnectControl等,它的优点是基于特定环境,配置简单,使用灵活,成本低廉,可以满足一般的负载均衡需求。
软件解决方案缺点也较多,因为每台 服务器上安装额外的软件运行会消耗系统不定量的资源,越是功能强大的模块,消耗得越多,所以当连接请求特别大的时候,软件本身会成为服务器工作成败的一个关键;软件可扩展性并不是很好,受到 操作系统的限制;由于操作系统本身的Bug,往往会引起安全问题。
硬件负载均衡解决方案是直接在 服务器和外部网络间安装负载均衡设备,这种设备通常称之为 负载均衡器,由于专门的设备完成专门的任务,独立于 操作系统,整体性能得到大量提高,加上多样化的负载均衡策略,智能化的流量管理,可达到最佳的负载均衡需求。
负载均衡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除了作为独立意义上的负载均衡器外,有些负载均衡器集成在交换设备中,置于 服务器与Internet链接之间,有些则以两块 网络适配器将这一功能集成到PC中,一块连接到Internet上,一块连接到后端服务器群的内部网络上。
一般而言,硬件负载均衡在功能、性能上优于 软件方式,不过成本昂贵。
 

部署方式

负载均衡有三种部署方式:路由模式、桥接模式、服务直接返回模式。路由模式部署灵活,约60%的用户采用这种方式部署;桥接模式不改变现有的网络架构;服务直接返回(DSR)比较适合吞吐量大特别是内容分发的网络应用。约30%的用户采用这种模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负载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