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UML

    UML1.0有九个图(2.0还增加了对象图等):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序列图,协作图,类图,组件图和部署图。UML定义了九个图,但并没有给出如何使用这九个图。结合自己的开发经验,我介绍一下我自己使用UML图的方法。

    1.项目从需求出发,用例图、活动图、状态图可以用来启动需求分析。用例图发现系统用户及功能模块,通过使用用例来描述功能,活动图则可以细化用例,使用活动图或状态图来描述用例会比用文字描述更直观更准确。

    2.需求分析结束后(当然将来很可能要迭代),概要设计开始,概要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分析类(如果要使用数据库,数据库建模也从这里开始),显然要使用类图了。假设项目要进行数据库建模,数据库建模一般使用E-R图,UML可以使用类图来表示E-R图,此时类图的原型为<table>,即将类视为表(只有属性,没哟方法)。一般表都要对应一个数据维护类。所以数据库设计完后就可以发现一些实体类<entity>(即E-R中的E)。如果不用数据库,那么可以根据需求发现分析类,这个过程要靠开发经验,(或借用AOP的思想,先发现方面。这里不多介绍)。

   3.分析类一般不够完善,所以接下来就是设计类,设计类是分析类的完善版,为了设计出能满足需求的类,可以使用序列图,协作图(这两个图一般可以互相转换)。序列图一般对应一个用例(功能模块或一个场景),分析 类是如何合作来完成该场景的,便可以发现类的操作,甚至可以发现类,属性。

  4.设计类完成后一般要重构,可以使用一些好的设计模式来重构框架,使框架更有可扩展性等。这个过程也是使用类图。

  5.类图完成后,一般要复审,看所完成的类是不是完成了所有需求,如果没有或需求变得则要迭代这个过程。

  6.复审后,要生成代码。这时使用组件图。

  7.代码的部署使用部署图。

  

 

你可能感兴趣的:(设计模式,数据库,框架,活动,UML,数据库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