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耕地与复种指数的变化

        1、耕地

  表2给出了20世纪以来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在近100年中,我国耕地面积增加了约49.0×106hm2。其中, 1914至1997年年均增长了0.52%,累计增长56.8%; 1927~1935年和1949~1986年为2个增长幅度较大的时段,年均递增率分别达到1.41%和0.89%; 1935~1949年为增长幅度较小时段,年均增长0.35%; 1914~1927年和1986~1997年则为2个负增长时段。

20世纪中国耕地与复种指数的变化_第1张图片

  由于在20世纪我国人口增长了2倍多,使得人均耕地减少了一半多。1927年,我国人均耕地和人均播种面积为0.20 hm2和0.21 hm2, 1993年则减为0.08 hm2和0.09 hm2。从分区情况看,西部地区各省的耕地增长幅度明显大于东部,其中新疆、甘肃、陕西、云南、贵州等省份的耕地在1927至1990年间增加1倍多;四川、湖南、湖北、山西、河南等省也有较明显的增长;而东部地区,除黑龙江省增长1倍以上外,其它省份的增长幅度都相对较小,江苏、浙江等省甚至还有较小程度的减少(图1)。

  从耕地结构变化看,在耕地中,粮食作物用地有减少的趋势,这种减少趋势自20世纪50年代以后表现的更为明显。如1952年,我国粮食作物面积占总耕地的比例为87.8%,而1980年则减为80.1%,比1952年减少了7.7%, 1987年又减少至76.8%。若按播种面积算: 1990年的粮食播种面积较1952年减少了11.3%,而经济作物面积则增加了5.7%。

20世纪中国耕地与复种指数的变化_第2张图片

图1 1927年和1990年各省耕地面积变化比较

  2、复种指数

  我国复种指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50年代以前,长江以北地区多是单作,南部才有双季作物种植。目前长江以南地区以双季稻或双季稻三熟制占多数,长江以北、淮河以南及西南(青藏高原区除外)地区则以稻麦两熟为主,华北平原两熟制面积也不断扩大,西北地区一年一熟为主,兼有两年三熟,只有东北、青藏高原及北部中高原地区为一年一熟,因此复种面积得以扩大。1952年全国的复种指数为130.9%, 1990年则为155.1%, 38年间复种指数增长了24.2%,复种面积增加了29.37×106hm2,约为现在耕地面积的1/5 (图2)。

20世纪中国耕地与复种指数的变化_第3张图片

图2 1953~1990年我国复种指数的变化

  农业的发展与进步不但促进了复种指数的增加,而且也使农作物单产从1952年的1 029 kg/hm2增至1990年的4 131 kg/hm2,从而使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从209 kg增加到390 kg。自1927年至1993年,我国农作物单产增加了3倍多,谷物生产总量由107.4×109kg增至1993年的466.4×109kg,人均粮食增加了1.6倍。

  3、耕地后备资源的变化

  耕地后备资源多指尚未开垦利用的可用于耕种或宜于耕种的土地,这些土地多为荒地或草地。据Baker[9]研究, 1918年中国的可耕地面积为285.71×106hm2,其中已耕的面积约72.00×106hm2,后备耕地约213.71×106hm2,后备耕地占可耕地面积的74.8%。据民国政府内政部的调查结果,1928年中国的可耕地面积为266.68×106hm2,其中已耕的面积约83.25×106hm2,后备耕地面积约183.43×106hm2,占可耕地的68.8%,较1918年减少了30.28×106hm2,相当于1918年后备耕地的10.6%。但据陈长蘅[10]研究, 1935年中国的可耕地面积应为202.25×106hm2,其中已耕地面积为93.18×106hm2,后备耕地为106.07×106hm2,较1918年减少了一半。

  1949年以后,我国政府又多次对我国的耕地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 50年代初我国宜农荒地(除宜耕地外,还包括宜园地、宜牧地和部分林地)面积约106.9×106hm2,与1935年相仿。60年代,随着耕地和其它各类用地的增加,我国宜农荒地的面积急剧下降,至60年代中期降至60×106hm2左右,这一数字又较1952年减少了近一半。1981年,我国首次利用航测对我国的宜农荒地进行测定,测得我国宜农荒地面积为33.3×106hm2,其中,宜耕地仅为13.3×106hm2,较60年代约减少了一半。1993年,我国再次利用遥感方法对我国的宜农荒地进行测量,结果是16.77×106hm2。

20世纪中国耕地与复种指数的变化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遥感,耕地,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