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面向对象的语言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万物皆对象,每一样东西都可以用一个对象来表示。
然而对象创建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一般只需要一个new关键字就可以搞定,可是当我们使用的对象已经完成使命了,或者我们已经抛弃他了,这个时候如何结束这个对象的生命从而达到释放系统内存的目的呢?很好java给我们提供了垃圾回收器(garbage collector)这个东西,从而java程序员再也不需要像C++程序员为管理和释放对象而烦恼,不过垃圾回收器(简称GC)也有自己的缺点,就是它不会实时的调用自己来回收已经过期的对象,因为他是一个优先级很低的进程来控制的,所以只有当系统内存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才会做销毁对象,释放内存的工作,而且他也有个局限性,就是只会释放new出来的对象,对于静态的对象变量或者其他方式创建的对象它是不做处理的,所以Object里有个finalize方法提供给子类来实现,就是为了能在GC销毁对象对做一些清理型的工作,比如关闭流之类的,我们可以在里面写上对象销毁后需要关联的操作。下面我引用thinking in java里面的一段内容来详述java创建对象的两种时期

第一种方式是直接在程序加载时创建对象,,它允许程序员作出选择。为获得最快的运行速度,存储以及存在时间可在编写程序时决定,只需将对象放置在堆栈(有时也叫作自动或定域变量)或者静态存储区域即可。这样便为存储空间的分配和释放提供了一个优先级。某些情况下,这种优先级的控制是非常有价值的。然而,我们同时也牺牲了灵活性,因为在编写程序时,必须知道对象的准确的数量、存在时间、以及类型。如果要解决的是一个较常规的问题,如计算机辅助设计、仓储管理或者空中交通控制,这一方法就显得太局限了。

第二种方式是在程序运行时动态创建对象,java 的GC一般只会管理和销毁这种方式创建的对象。此方式是在一个内存池中动态创建对象,该内存池亦叫“堆”或者“内存堆”。若采用这种方式,除非进入运行期,否则根本不知道到底需要多少个对象,也不知道它们的存在时间有多长,以及准确的类型是什么。这些参数都在程序正式运行时才决定的。若需一个新对象,只需在需要它的时候在内存堆里简单地创建它即可。由于存储空间的管理是运行期间动态进行的,所以在内存堆里分配存储空间的时间比在堆栈里创建的时间长得多(在堆栈里创建存储空间一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指令,将堆栈指针向下或向下移动即可)。由于动态创建方法使对象本来就倾向于复杂,所以查找存储空间以及释放它所需的额外开销不会为对象的创建造成明显的影响。除此以外,更大的灵活性对于常规编程问题的解决是至关重要的。

java允许我们决定是在写程序时创建对象,还是在运行期间创建,这种控制方法更加灵活。大家或许认为既然它如此灵活,那么无论如何都应在内存堆里创建对象,而不是在堆栈中创建。但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亦即对象的“存在时间”或者“生存时间”(Lifetime)。若在堆栈或者静态存储空间里创建一个对象,编译器会判断对象的持续时间有多长,到时会自动“破坏”或者“清除”它。程序员可用两种方法来破坏一个对象:用程序化的方式决定何时破坏对象,或者利用由运行环境提供的一种“垃圾收集器”特性,自动寻找那些不再使用的对象,并将其清除。当然,垃圾收集器显得方便得多,但要求所有应用程序都必须容忍垃圾收集器的存在,并能默许随垃圾收集带来的额外开销。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编程,工作,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