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文章“【有奖征文】走进VR开发世界——我们离开发一款VR大作还有多远?”的链接发给朋友,说要针对这个写篇文章,朋友非常诧异,你什么时候又研究VR了?
我没研究过VR,只是经常听到这个词,我要以外行人的眼光说一说,谈一谈,顺带说说由此引发的一些想法。
即VR(Virtual Reality,即虚拟现实,简称VR),是由美国VPL公司创建人拉尼尔(Jaron Lanier)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其具体内涵是:综合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其中,计算机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称为虚拟环境(即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VE)。虚拟现实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的技术。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利用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
先看图:
两幅图对比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
不管效果多好,多么便宜,你会戴着那么大一个头盔走在大街上吗?暂且抛开法律问题不谈。
如果将它用于一些互动教学场景,现在的各种头盔也不适用。
如上图,让学生通过VR眼镜看到更似真实的海底世界等教室之外的新鲜事物非常好;
但要将其到的不同校区不同学校间的同上一节课却不适用,老师看到的全是头盔,看不到学生的表情,学生也不好与老师互动。
这让我想起彼得.蒂尔的一句非常著名的对硅谷投资者的批评:“We wanted flying cars, instead we got 140 characters.”(我们需要能飞的汽车,但结果却得到了140个字符——批技术含量不高的推特。)他批评其他VC(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为了谋求短期快速的利润,只敢投资轻量资本的创业,导致人类几十年以来在比特层面进步很大(互联网),但在原子层面进步很小(尖端科技)。
这让我想到哲学高度的问题,什么才是现实?
同时想到最近在看的书《不抱怨的世界》中写到的“没有所谓的现实,一切只是人的看法而已。而你就能改变自己的看法”。
人的看法是非常容易被改变的,因为人们通常都是眼睛和耳朵感知事物,这就让我预见不远的将来VR可能让人对现实产生完全不同的看法。
前段时间的一篇新闻“因为有VR眼镜 日本某高校学生不需要去学校上课”,却晒出一张图:在日本的一所新型在线高中里,部分学生本周三通过佩戴虚拟现实眼罩的方式参加了开学典礼。
既然佩戴虚拟现实眼罩,那还去现场干嘛?就只为了留下这样一个看不见脸的记忆吗?
最近和朋友谈到VR我突然想到360度跑步机,人可以往任何一个方向跑的,这样VR上来之后直接真人就可以进入角色去打怪了!
想像一下,你可能穿戴着一些游戏里的准备,感觉自己置身于真实的游戏场景(地图)之中,真实的奔跑、寻找发现、与怪物PK交锋,是不是很刺激呢?
但这就涉及到一个技术问题,能不能做出360度的跑步机来?
360度跑步机?什么东东?
360度跑步机,普通的跑步机只能一两个方向,但我需要可以360度哪个方向都可以的。
这样结合VR就能真人入场景了,人是真实的在走;
但是在跑步机上走,所以无论走多远,还是在原地,在房间内;这样玩游戏还能锻炼了;
当时朋友的反应是:感觉无解啊,想不出来怎么可以做到!
我想到的解决方案就是:一个盘子,里面放满珠子;360度的问题解决了吧,剩下是加阻力的问题。
但是网上一搜,已经有人做出来了!
中国人真是太多了,聪明人更多,你的想法不管多么好的想法,可能已经有成千上万的人已经早就想到了。
但我说科技创新更想说的山寨文化,几乎被地球人认同的山寨文化,提到山寨,
地球人可能都会想到中国,这么说可能太偏激了,你怎么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现在开始谈创新 ,人们立刻就能有创新思维了吗?
山寨(更确切的说应该是功利)的思维已经形成了,是没那么容易改变的,况且现在社会环境这么复杂,各方面压力这么大。
老师的思想要渐渐的打开,去教育下一代,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样一来,少说需要10年20年的时间,多则需要30到50年的时间!
而现在的科技以几何级的速度发展,我们国家能否在下一次革命前掌握关键至高点,同样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
最初只是一个想法,根本不知道该写点什么,但不管怎么样要让自己试着开始(哪怕是打打草稿),对,打草稿!
最近看过的一本书《学会学习》中提到即使小说家、大师级的人物都需要打草稿,更何况我们呢!
另外针对功利的问题,《学会学习》中提到日本人对《论语》的重视程度,而我们国人呢?
360度跑步机已经有人做出来了,
还是像马云在2016年绿公司年会上说的:想像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
这可以是实话,马云现在能说出想象力的话,也只是因为他有钱花不出去,他现在缺的就是点子!
想像力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之一!
既然想像力是之一,那还有什么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最大动力?
VR会是其中之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