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cle优化器(Optimizer)
Oracle在执行一个SQL之前,首先要分析一下语句的执行计划,然后再按执行计划去执行。分析语句的执行计划的工作是由优化器(Optimizer)来完成的。不同的情况,一条SQL可能有多种执行计划,但在某一时点,一定只有一种执行计划是最优的,花费时间是最少的。
PS:Rule、Choose、First rows、All rows
1、优化器的优化方式
Oracle的优化器共有两种的优化方式,即基于规则的优化方式(Rule-Based Optimization,简称为RBO)和基于代价的优化方式(Cost-Based Optimization,简称为CBO)。
A、RBO方式:
优化器在分析SQL语句时,所遵循的是Oracle内部预定的一些规则。比如常见的,当一个where子句中的一列有索引时去走索引。
B、CBO方式:
依词义可知,它是看语句的代价(Cost)了,这里的代价主要指Cpu和内存。优化器在判断是否用这种方式时,主要参照的是表及索引的统计信息。统计信息给出表的大小 、多少行、每行的长度等信息。这些统计信息起初在库内是没有的,是你在做analyze后才出现的,很多的时侯过期统计信息会令优化器做出一个错误的执行计划,因些我们应及时更新这些信息。在Oracle8及以后的版本,Oracle列推荐用CBO的方式。
PS:不一定走索引就是优的,比如一个表只有两行数据,一次IO就可以完成全表的检索,而此时走索引时则需要两次IO,这时对这个表做全表扫描(full table scan)是最好的。
2、优化器的优化模式(Optermizer Mode)
优化模式包括Rule,Choose,First rows,All rows这四种方式。如下我解释一下:
Rule:不用多说,即走基于规则的方式。
Choose:这是我们应关注的,默认的情况下Oracle用的便是这种方式。指的是当一个表或或索引有统计信息,则走CBO的方式,如果表或索引没统计信息,表又不是特别的小,而且相应的列有索引时,那么就走索引,走RBO的方式。
First Rows:它与Choose方式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当一个表有统计信息时,它将是以最快的方式返回查询的最先的几行,从总体上减少了响应时间。
All Rows:也就是我们所说的Cost的方式,当一个表有统计信息时,它将以最快的方式返回表的所有的行,从总体上提高查询的吞吐量。没有统计信息则走基于规则的方式。
3、如何设定选用哪种优化模式
a、Instance级别
我们可以通过在init.ora文件中设定OPTIMIZER_MODE=RULE、OPTIMIZER_MODE=CHOOSE、OPTIMIZER_MODE=FIRST_ROWS、OPTIMIZER_MODE=ALL_ROWS去选用四种优化模式,如果你没设定OPTIMIZER_MODE参数则默认用的是Choose这种方式。
B、Sessions级别
通过SQL> ALTER SESSION SET OPTIMIZER_MODE=;来设定。
C、语句级别
这些需要用到Hint,比如:
SQL> SELECT a.userid,
2 b.name,
3 b.depart_name
4 FROM tf_f_yhda a,
5 tf_f_depart b
6 WHERE a.userid=b.userid;
4、为什么有时一个表的某个字段明明有索引,当观察一些语的执行计划确不走索引呢?如何解决呢?
A、不走索引大体有以下几个原因:
♀你在Instance级别所用的是all_rows的方式;
♀你的表有统计信息(最可能的原因);
♀你的表很小,上文提到过的,Oracle的优化器认为不值得走索引。
B、解决方法:
♀可以修改init.ora中的OPTIMIZER_MODE这个参数,把它改为Rule或Choose,重起数据库。也可以使用上面所提的Hint;
♀删除统计信息SQL>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delete statistics;
♀表小不走索引是对的,不用调的。
5、其它相关
A、如何看一个表或索引是否是统计信息
SQL>SELECT * FROM user_tables
2 WHERE table_name=
3 AND num_rows is not null;
SQL>SELECT * FROM user_indexes
2 WHERE table_name=
3 AND num_rows is not null;
b、如果我们先用CBO的方式,我们应及时去更新表和索引的统计信息,以免生形不切事实的执行计划。
SQL> ANALYZE TABLE table_name COMPUTE STATISTICS;
SQL> ANALYZE INDEX index_name ESTIMATE STATISTICS;
转自;http://www.cnblogs.com/fjfzhkb/archive/2008/01/02/1022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