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ync服务器架设方法


2008-02-27
Rsync服务器架设方法 - [关于技术]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http://michaels.blogbus.com/logs/16063524.html

1. Rsync的安装;
a. Debian、Ubutu的安装方法
sudo apt-get install rsync
b. Slackware的安装方法
slackpkg install rsync
c. Fedora、RedHat安装方法
yum install rsync
d. 源码包安装方法
tar xvf sync-xxxx.tar.gz(sync-xxx.tar.bz2)
cd sync-xxxx
./configure --prefix=/usr && make && make install
e. 源码RPM包安装方法详见《如何安装RPM的源码包》

2. Rsync服务器的配置文件
a. 创建rsync配置文件目录及配置文件
mkdir /etc/rsyncd
touch /etc/rsyncd/rsyncd.conf
touch /etc/rsyncd/rsyncd.secrets
chmod 600 /etc/rsyncd/rsyncd.secrets
touch /etc/rsyncd/rsyncd.motd
b. rsync.conf是Rsync服务器的主配置文件,我们想同步backup和ftp两个目录,还要ftp目录下的tom、michael目录排除吧下面是一个示例:
# Minimal configuration file for rsync daemon
# See rsync(1) and rsyncd.conf(5) man pages for help

# This line is required by the /etc/init.d/rsyncd script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port = 873
#address = 172.16.49.1
#uid = nobody
#gid = nobody
uid = 1818
gid = 1818

use chroot = yes
read only = yes


#limit access to private LANs
hosts allow=172.16.49.100/255.255.255.0
hosts deny=*

max connections = 5
motd file = /etc/rsyncd/rsyncd.motd

#This will give you a separate log file
log file = /var/log/rsync.log

#This will log every file transferred - up to 85,000+ per user, per sync
transfer logging = yes

log format = %t %a %m %f %b
syslog facility = local3
timeout = 300

[backup]
path = /backup
list=yes
ignore errors
auth users = ares
secrets file = /etc/rsyncd/rsyncd.secrets
uid = 1818
gid = 1818
comment = backup storage

[ftp]
path = /ftp
list=yes
ignore errors
auth users = ares
secrets file = /etc/rsyncd/rsyncd.secrets
uid = 1818
gid = 1818
comment = ftp home
exclude = tom/ michael/

注:auth users 是必须在服务器上存在的真实的系统用户,如果你想用多个用户,那就以,号隔开;比如 auth users = user1,user2。uid、gid是同步后的文件属主,如果希望同步后和同步前的属主相同,那么客户端也需要有相同uid和gid的用户。

c. /etc/rsyncd/rsyncd.secrets是密码文件,内容格式如下:
用户名:密码
ares:1112223334
rsyncd.secrets 文件权限对其他用户是不可读的,所以我们前面设置了600如果不是600,Rsync将不能运行。另外密码设置也要注意,我开始写的是 1q2w3e4r5t,结果不能认证,翻了些文档说是密码长度问题,于是设置了111222,就通过了,但是后来我改成1112223334一样可以认证,说明10位密码是没有问题的,于是怀疑是不是不能有字符,我又更改成11122233qw结果还是可以认证,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测试一下到底是什么要求。
为了系统安全,你不能把系统用户的密码写在这里。比如你的系统用户ares,密码是:abcdefg,你可以让rsync中的ares为222222。这里验证密码就是验证你填写的那个用户,而不是系统中的用户,这点和Samba类似。

d. rsyncd.motd
它是定义rysnc 服务器信息的,也就是用户登录信息。比如让用户知道这个服务器是谁提供的等;类似ftp登陆后的欢迎信息。当然这在全局定义变量时,并不是必须的,你可以用#号注掉,或删除;我在这里写了一个 rsyncd.motd的内容为:
+++++++++++++++++++++++++++
+ MY Rsync 2008 +
+++++++++++++++++++++++++++

3. 全局定义
在rsync 服务器中,全局定义有几个比较关健的,根据我们前面所给的配置文件 rsyncd.conf 文件;
pid file = /var/run/rsyncd.pid 注:告诉进程写到 /var/run/rsyncd.pid 文件中;
port = 873 注:指定运行端口,默认是873,您可以自己指定;
address = 172.16.49.1 注:指定服务器IP地址;
uid = ares
gid = ares
注:服务器端传输文件时,要发哪个用户和用户组来执行,默认是nobody。 如果用nobody 用户和用户组,可能遇到权限问题,有些文件从服务器上拉不下来。可以偷懒,使用root 。不过您可以在定义要同步的目录时定义的模块中指定用户来解决权限的问题。我这里使用ares用户。

use chroot = yes
注:用chroot,在传输文件之前,服务器守护程序在将chroot 到文件系统中的目录中,这样做的好处是可能保护系统被安装漏洞侵袭的可能。缺点是需要超级用户权限。另外对符号链接文件,将会排除在外。也就是说,你在 rsync服务器上,如果有符号链接,你在备份服务器上运行客户端的同步数据时,只会把符号链接名同步下来,并不会同步符号链接的内容;这个需要自己来尝试;

read only = yes
注:read only 是只读选择,也就是说,不让客户端上传文件到服务器上。还有一个 write only选项;

#limit access to private LANs
hosts allow=172.16.49.100/255.255.255.255
注:在您可以指定单个IP,也可以指定整个网段,能提高安全性。格式是ip 与ip 之间、ip和网段之间、网段和网段之间要用空格隔开;

max connections = 5
注:客户端最多连接数;

motd file = /etc/rsyncd/rsyncd.motd
注:motd file 是定义服务器信息的,要自己写 rsyncd.motd 文件内容。当用户登录时会看到这个信息。比如我写的是:
+++++++++++++++++++++++++++
+ MY Rsync 2008 +
+++++++++++++++++++++++++++

log file = /var/log/rsync.log
注:rsync 服务器的日志;

transfer logging = yes
注:这是传输文件的日志;
log format = %t %a %m %f %b
syslog facility = local3
timeout = 300

4. 模块定义
模块定义什么呢?主要是定义服务器哪个目录要被同步。每个模块都要以[name]形式。这个名字就是在rsync 客户端看到的名字,其实有点象Samba服务器提供的共享名。而服务器真正同步的数据是通过 path 来指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指定多个模块。每个模块要指定认证用户,密码文件、但排除并不是必须的;
下面前面配置文件模块的例子:
[backup]
注:模块,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链接的名字,链接到哪呢,在本模块中,链接到了/home目录;要用[name] 形式;
path = /backup 注:指定文件目录所在位置,这是必须指定的;
list=yes 注:list意思是把rsync服务器上提供同步数据的目录在服务器上模块是否显示列出来。默认是yes 。如果你不想列出来,就no;如果是no是比较安全的,至少别人不知道你的服务器上提供了哪些目录。你自己知道就行了;
ignore errors 注:忽略IO错误
auth users = ares 注:认证用户是ares,是必须在 服务器上存在的用户;
secrets file = /etc/rsyncd/rsyncd.secrets 注:密码存在哪个文件
uid = 1818
gid = 1818
comment = backup storage 注:注释可以自己定义,写什么都行,写点相关的内容就行

[ftp]
path = /ftp
list=yes
ignore errors
auth users = ares
secrets file = /etc/rsyncd/rsyncd.secrets
uid = 1818
gid = 1818
comment = ftp home
exclude = tom/ michael/ 注:exclude是排除的意思,也就是说,要把/ftp目录下的tom/和michael/排除在外;tom/和michael/目录之间有空格分开;

5. 启动Rsync服务
rsync --daemon --config=/etc/rsyncd/rsyncd.conf
--daemon 是让rsync 以服务器模式运行
注:提示找不到rsync命令,使用which命令查找;

6. 开启Rsync的端口
Linux 防火墙是用iptables,所以我们至少在服务器端要让你所定义的rsync服务器端口通过,客户端上也应该让通过。
iptables -A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873 -j ACCEPT
这条命令是Linuxsir.org上说的命令,但是我感觉有些不对,反正我执行了没效果;
我用的是:
iptables -I INPUT -p tcp -m state --state NEW -m tcp --dport 873 -j ACCEPT
iptables -I INPUT -p udp -m state --state NEW -m udp --dport 873 -j ACCEPT
注:Rsync必须把TCP和UDP的数据包都打开,因为Rsync这两种数据包都用到了,这点Linuxsir.org上也忽略了;

iptables -L
查看一下防火墙是不是打开了873端口;

7. 从客户端同步数据
sync -avzP [email protected]::backup /backup
Password:

这里要输入ares的密码,是服务器端提供的,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用的是1112223334,输入的密码并不显示出来;输好后就回车;

注:这个命令的意思就是说,用ares用户登录到服务器上,把backup数据,同步到本地目录backup上。当然本地的目录是可以你自己定义的,比如 date也是可以的;当你在客户端上,当前操作的目录下没有backup这个目录时,系统会自动为你创建一个;当存在backup这个目录中,你要注意它的写权限。
说明:

-a 参数,相当于-rlptgoD,-r 是递归 -l 是链接文件,意思是拷贝链接文件;-p 表示保持文件原有权限;-t 保持文件原有时间;-g 保持文件原有用户组;-o 保持文件原有属主;-D 相当于块设备文件;

-z 传输时压缩;
-P 传输进度;
-v 传输时的进度等信息,和-P有点关系,自己试试。可以看文档;

rsync -avzP --delete [email protected]::backup /backup
这回我们引入一个 --delete 选项,表示客户端上的数据要与服务器端完全一致,如果backup目录中有服务器上不存在的文件,则删除。最终目的是让backup目录上的数据完全与服务器上保持一致;用的时候要小心点,最好不要把已经有重要数所据的目录,当做本地更新目录,否则会把你的数据全部删除;

rsync -avzP --delete --password-file=rsync.password [email protected]::backup /backup
这次我们加了一个选项 --password-file=rsync.password ,这是当我们以ares用户登录rsync服务器同步数据时,密码将读取rsync.password 这个文件。这个文件内容只是ares用户的密码。我们要如下做;

touch rsync.password
chmod 600 rsync.passwod
echo "1112223334"> rsync.password
rsync -avzP --delete --password-file=rsync.password [email protected]::backup /backup
注: 这样就不需要密码了;其实这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服务器通过crond计划任务还是有必要的;

crontab的相关配置我这里就不写了,大家可以参照Crontab的配置方法。

本文有部分内容参照《rsync服务器架设方法》特此说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linux,Debian,redhat,防火墙,A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