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越来越多的日企把
中国市场视为必争之地,而大部分日企日益重视对本土化人才的培养,又为很多人进入日企工作带来了机会,本期专题就为你做这方面的详细介绍:
- P1 `* G; Y8 D: U; j- R+ k 日企特色:
好处是稳定
: R# s/ _$ r. _$ ^& O% _* S9 r" E 日企风格受典型
日本文化的影响,除了表现为温和、喜欢合作、细致,还有:
/ G- V4 f/ Y7 p7 _* f
中高职位聘人有限
# ~' R8 t5 ]' d# w' U/ J; I% v 日企在国内招聘,一个显著的特点便是中高职位有限、管理职位不多,招聘职位一般以业务骨干为主,中层经理可能是最高级别,这可能与日资企业乐意培养人的方式有关。但这两年,随着日企本土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中小型的日企也已经开始
招聘部长、副总经理。这给那些有一定工作经验又想进入日企的人提供机会。
( ?1 I5 [" c i* {3 h
据介绍,日资大型企业,如伊藤忠、三井、三菱、住友、丸红五大商社,招聘职位仅限于业务人员,日本人往往占领这些企业的管理职位,本土人才很难进入高层管理。而在一些中小型的日资工厂和服务类企业,则有可能提供部长类的职位。
* v- t P/ r4 D1 A2 N2 ?; ]
稳 定
6 V$ z. S) B2 O2 k6 E
日企最大的好处是稳定。如果在欧美企业,一旦业绩不好,很快会被炒掉---欧美企业的中方中层管理人员被炒是经常的现象。但在日企不会,内部竞争不是 很激烈。即使业绩停滞不前,只要工作态度好也不会失掉目前的位置,最多升迁得慢一些。日企也不会轻易裁员,公司把裁员当作是公司的一种耻辱。
7 B" {9 I" s) L% t2 j
什么事都有人教
4 a3 J+ I7 b( Z V+ q! x. ~ 每个职位上的工作都有"前辈"们的经验赖以参考,甚至有人会手把手地教你。
' B0 r( E7 _1 G* t$ j
养人到老
' K7 E/ X; R0 C: o5 ?* j9 Q, W 在欧美企业里,习惯于当时的劳动全部用钱来支付,而日企则是将员工在职期间的一部分薪水留在退休以后再支付,这样就保证了公司员工在退休以后仍然有生活上的保证。
, |. W; i0 r A7 i, E 等级太森严
3 }9 h" P1 m2 K9 h( l 公司会有一整套比较严格的管理模式。比如,员工中有先辈(老员工)和后辈(新员工)之分,后辈要服从命令,无条件。这种非常森严的管理制度,让不熟悉日本文化的人很难感到舒服。
2 ]3 J* M8 Q$ `$ R: W3 ^6 _ 培养软机能
6 }! r2 Z0 N* U! K 欧美企业看重上下关系,如果作为管理层,要知道下属是谁,向谁汇报。而在日资企业,上下左右关系都看重,不仅要重视上面领导,而且要和同事处好关系。在日企,能够培养人的软机能,主要包括人际交往
能力和互相帮助等素质。
. ^/ e7 e; _5 a/ d* ?
管理很规范
+ M: e( X4 x$ l9 T/ I 外企之所以非常吸引人才,主要缘于外企的规范管理。这对培养初入职场的年轻人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有利,这种职业精神也是一个人在职场上综合竞争力的一个方面。
! E: y1 {( K/ n7 X3 N7 b
★用人篇 最青睐三类人才
; x& j9 L. U* {) h# h: v 应届生
8 i# J0 r/ D6 w8 z/ ~1 L) t 据曾在日企有多年人事工作经验的马思宇先生介绍,相对而言,日企更喜欢应届生,而看重学生的基本素质,这种素质包括学习能力、自控能力、协调能力等。
- A4 o1 O' W+ \3 ~$ g5 K0 \ 如果一旦进入日企,企业会系统培训学生的技能,所以,除了一些特殊岗位外,在招聘时一般不要求应聘人的特殊技能。
% O4 W$ }8 ]& g2 s 日企招聘钟爱应届生。每年的2、3、4月是日资企业集中招收毕业生的旺季。和其他企业不同,日企的一大特点是欢迎应届大学生加入。某日资IT企业人事经理介绍,公司每年都会去学校直接招聘应届生,中专、大专、本科学历都有,只要对方的
基础知识到位,同时接受能力强一些,基本就符合要求。
1 v& u0 j+ M* w# B& B 这和日企特 殊管理方式是分不开的。日企一般不喜欢那些有工作经验的人,没有污点的大学生容易培养,也容易管理。一位日企的HR坦承,日企不接受有过欧美企业经验的 人,原因是他们"很不好带,融不进日企的文化"。讲求纪律性和论资排辈的日企,需要每个员工遵从企业的法则,在这一点上,刚毕业的大学生更适合。
; P( k3 o2 K, @
日企乐于招收大量大学生的原因还在于他们习惯自己培养人才,而不是随意挖人,因此,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一般会先在企业的底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一 般男生的方向多是销售助理一类,而女生则偏向行政。在一些技术生产型行业中,日企还会招收一些技术专业的学生,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等专业。日企的这种思 维,使得很多只要具备一定
日语能力的应届生很容易就能在日企找到工作。
: {7 N- a7 Y) B6 @% C$ S
精通英日语者
, x; c! d' v$ q. C6 m# c. k 日企对非技术类人才的日语水平很重视,一般要求2级以上,但是,在欧美化严重的日企,工作语言大多数是英语,只有在和总部进行联络时才经常使用日语。
4 o9 V, N+ T2 ~
懂得日本人心理者
' {# K5 I- J) I! `! N' u1 w 有一定分析和反应能力,懂得日本人心理,做事恰到好处,这是日企真正想要的人。而能够如此到位的人才,并非仅仅是日语流利那么简单。一些在日本呆过的人往往会在日企里十分吃香,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日本人做事的规矩,而日本老板也更喜欢公司里有这样的员工。
1 j- r3 ?* q0 k& z9 ~0 D
★应试篇 应聘三步走
8 v) B& r( ~7 f: C( }3 }! H 找工作,对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是问题。
) s# x5 x( h( ~ N" n( F! Q* u 据记者了解,人民大学日语系2003年毕业的供需比一直在1∶3左右,除了进入政府和出国,学生大部分进入日企,而北外的日语专业学生就业供需比例这几年能达到1∶4左右,去年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系要人的单位有近60家企业。
$ L- z% D( m, d+ f 要想成功打入日企内部,还需要讲究一定策略和步骤。
( H; s. g, p! S+ h( s$ J- @
这部分内容将会带给你打入日企的通关攻略。
& {9 c9 Q3 l, l i$ P* E6 B% P 第一步:寻找目标
$ w( k) N# V9 w- B9 K3 T; o
仔细研究招聘信息 日企招聘信息一般非常详细,里面90%都是有效信息,可能包括学历、年龄、薪酬、福利、培训机会、是否出差和以后的发展方向等,看了招聘信息你会大致了解你将应聘的职位。
5 j) [0 P. ]& ~' {/ x4 w3 x0 n, _* t
登录公司网站
/ d2 N8 w2 k+ u- P2 V1 y1 J5 D
登录公司网站了解公司的背景、运营方式和企业文化。一般通过企业文化,你可以看出,公司管理模式是完全日本化的"论资排辈",还是有点欧美化的"能者胜出"。
( v. Y" X* H6 V! @ A* Y: T
两种不同的管理方式,所需要的人才也是不同。如果是"论资排辈",那他可不喜欢个性张扬的人,在填写简历和面试时,你力求的就是稳重。
0 L$ k, H6 I4 V' D/ L: w1 |
寻找知情者
- m6 m! C" a" w% k/ U 如果有朋友在日企,赶快向他
请教经验。
8 {" s& W) L& N8 J) d; d. U 当然,应届生在学校里的资源不多,但可以通过师兄师姐打听,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会把帮助别人看成一种荣耀,更何况是师弟师妹。
* Y0 B! g) B& C7 A3 L+ \3 m 第二步:投放简历
1 @0 V/ N" h7 z Q- H
中文日文各一份
% A% Y1 H, l, d$ v 这是能体现你的礼貌和教养,也增加了胜出的机会。
1 P* M0 y. S2 ?. I
简历尽量简单
3 f& G' O6 s: o& C% u; f 简历尽量简单,标明姓名、年龄、性别、出生日期、职业经历,再简单写几句为什么要到这家公司应聘即可。
2 c* D8 C* D% U& g1 T3 W
第三步:
考试
X# ?6 D. f" [# B. a) T) C. a 着装
' j4 r, {7 o4 }
日本人的观念是,严格的着装反映出一种严谨的工作态度,并且是一种礼貌。再热的天,男的也要西装革履,头发要清爽,领带要规整。女孩子不能穿露肩装,起码要穿半袖衬衣,着正式裤装;如着裙装,裙长一定过膝盖;不能化浓妆,清新淡雅的装扮最合时宜。
! O( f( n' `' H9 i. H
听力
K2 q7 x# e8 ?! I+ C
面试中一定会碰到日本考官,他们一般会先介绍自己公司的概况,时间大约在2分钟左右。其实他们介绍的内容,招聘信息中都有,你只要用心读,对考官的话就不会陌生。所有的日企都希望应聘者的日语水平为
1级。如果你的水平是2级也没有关系,起码能顺利听懂和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如果日语水平只有3级,那么你的知识就应该是专业性的。比如金融业、专业技术类。这类职业对日语的要求不是非常高,涉及到专业性的问题,懂中文的日本考官,会用中文和你交流。
/ [4 `- p, U8 h" y
常规问题 为了保险起见,教你一招,把必须回答的常规问题准备一下。
, r8 ^6 b5 w& ?) i3 r$ L2 I4 @
考官最可能提出的常规问题
& O! z' i T, s' \( K
1、大学是在哪里读的?什么专业?
: F1 c3 n9 w) e6 Y1 q 2、你出生在哪里?
" r E0 X t h4 f: c+ H4 H 3、以前的工作是做什么?
" }+ C1 v% j* _ Y$ S' z. r, E5 T& W8 V) z/ u
4、为什么不想在以前的公司做?
) U5 {/ ]" T. F" b6 U" q: ~
5、结婚了吗?
1 B. x \* O. }; b
6、家庭中有哪些成员?
0 A( f2 l* ^4 s: E& ?( g$ O 7、家住在什么位置?
) |) w7 V$ K, Q5 Z7 ?2 C, }
对于上述你尽可以实话实说
& A. x1 L; A0 g( ?3 v- Q" D 考官最可能提出的专业问题
$ T' l4 x5 G2 {6 e, L# {) h
1、你对应聘的职位有什么工作计划?
8 K3 q9 o% V; |# i& K 2、如果你已经被聘用,你想如何着手具体的工作?
+ ~0 U/ g) S1 F" R 3、你对薪水有要求吗?你希望的薪水是多少?
5 z2 G) Q# h7 w8 G' z: I9 q# k' `
★起薪篇 薪酬高于本土
+ C9 i. R9 O$ S
福利优于欧美
# A x/ h: D1 Z& g# j% L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日企的薪酬水平不如欧美企业。
* @. M1 J9 ~, {
大多数日企起薪在2000-4000元之间,这和欧美企业薪资招聘体制不一样,欧美企业招收员工要求入门即能干活,但在日企,新人入职后,有半年到9个月的时间接受各种培训,不需要做业务,这也记入成本。
4 r4 H1 N* h: ]/ [) f9 v& R+ u' E" B
据介绍,在日企,编程人员的月薪在3000-4000元之间,开发小组的负责人薪酬水平在月薪6000-8000元左右,而经理级的人员月薪大致在9000-10000元左右。对于
翻译、系统工程师、贸易业务等职位,月薪一般在3000元-5000元人民币之间,工资不包含住房补贴、交通补贴、伙食补贴等,每年涨薪的幅度大致在3%-5%之间。
9 v e) N6 S$ a( }8 z# [4 u H
小提示:讨价技巧
4 j( ]( L* }/ I& F) x 专家建议,对于应届毕业生,如果应聘大公司,最好不要谈薪酬,大公司的薪酬体系非常严格,商谈的余地不多。如果对于中小型的日企,薪酬可以商谈,人为决定的因素比较多。
+ o' W+ ~3 l4 v* I
同时,准备在日企发展的人不要特别在意起薪,即使进入一家公司的两位同学,工作三年后的薪水差别可能会很大。
& w7 p% N' Z! l9 P% i3 m& T- a
一般公司在两年内就会看出该学生的发展潜力,公司会给你不同的责任,薪水差别也会很大,要相信一点,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
. b ~; y1 p& a/ k ★成长篇 性格稳重踏实者适合日企
( h/ u3 Z' l7 V3 W" O& i 踏实熬过日企前两年
+ |. }/ W" k$ \6 f; Z+ C
性格稳重、踏实型的性格适合在日企发展,掂量一下,你适合么?
; p9 o2 L/ X; z/ w& w p. [ 刚进入 日企,可能一两年都没有独立的工作,专门有一个人带你,你像助手或秘书一样,做被指派的琐碎工作,下班后还可能会有培训。这段时间何时结束与个人的悟性、 能力、机会等有关。有的学生本来觉得自己很有抱负,一进入公司感到"英雄无用武之地",熬一两年没熬出头就辞职走人。
' ~- x8 b# a- H# a9 I; f 在日企升迁是要熬年头的,对这段时期要有心理准备。
! e: P8 j: A, R; s6 {' S 首先搞清楚你要对谁负责,谁能决定你的命运,就要努力在他面前表现得好。如果没有工作做或没有业绩,至少要多打报告、多想创意、多出主意,和领导充分地讨论,然后去调查,总结成报告。争取出差机会,出差回来后还是要及时写报告,如果用日文写就更好了。
* g* w8 P/ `/ B- n( C1 V' F
总之要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自己找事干,并且让领导知道你都干了什么。千万别整天闲着喝茶看报纸。因为日本人可能不愿意当面直接批评你,但会看在眼里 记在心里。日资企业等级现象比较严重,如果日方上司对你印象不好,那你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你走人,要么熬到他任期满被调离。
2 b6 J. C" s# U7 p p- i
定下发展路线
& \& j# d* i; `% S& ` r! Q2 L 你要知道,个人在企业发展中的常规路线有两条。一是专业路线,这类职位不管理人,只管产品或做技术。二是管理路线,这类职位逐渐淡化专业角色,负责协调 关系、管理下属等。对于低层管理人员,这种差别不大,既管人又要管产品,经过一定阶段,两种路线的差别才会越来越明显。
?+ a& Q. y7 _3 C& T1 L5 S
据专家统计,目前社会上的很多热门职位都是专业性职位。每个人在工作不久后,最好定下走哪条路线。
w3 L! L. X! K/ z" Q
★发展篇 发展空间极为有限
. P. g5 c# K0 f( |# h- `
至少四年做到"副处级"
+ w. n; {, J; |4 y) j& l6 S+ S
在日企发展空间较小。很多日企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是论资排辈,有点像国家机关的管理模式。
( Y7 F' E8 {! x7 W
一度在外企中流行的"玻璃天花板"这个名词,
意思是中国员工在外企里很难做到很高的职位,在日企你也会遇到这个问题。
6 D) J; x- g9 N7 j 相关资深人士介绍说,即使是非常优秀的应届毕业生,从一张白纸到得到相当于国家机关"副处级"的职位,在日本企业里起码也要四年以上时间。
4 U( J, T0 O+ O3 }
最高层职位与你无缘
. |' z @0 s/ o" J; ~$ M" n( ^
日企公司从招聘和试用期间,就会对员工有一个定位,有综合值和一般值之分,综合值的员工将来发展是做管理岗位的,可能上升空间要大一些。
: C" P! t9 r, X9 o 被确定一般值的员工,工作岗位就是办事员,如果不跳槽可能一辈子都处在那个位置,最好的发展可能就是提升为你这个部门办事员的"头"。
% O6 `5 k" @( O
在日企最高层职位90%都是日本人,中国员工很难做到高层,即使有做到高层的,也多半是曾在日本
留学,非常熟悉日本的人士。
g5 o/ s; B8 B2 n k' Q/ p) J& P) F Sony公司有直接向总裁负责的部长(总监)级的中方的管理人员,这个职位要管理一部分外方人员,但这是极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