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世界》封面报道:互联网10年孤独[z]

From: http://www.cnbeta.com/articles/52516.htm

自1998年至今,中国互联网10年规模化、市场化的发展取得了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但在这一部可歌可泣的发展史中,作为中国互联网早期的创业者、奋斗者、成功者和失败者,他们为了今天两亿多网民的“幸福生活”,在探索和成长中默默承受着互联网的10年孤独.2008年2月28日晚,北京嘉里中心酒店宴会厅灯火通明,张朝阳一人站在“百年奥运,10年搜狐”的巨幅背景墙下回顾自己创业时的艰辛历程,台下影视娱乐圈各路大腕明星齐聚一堂,而张朝阳为之奋斗10年的互联网圈里没有一个朋友前来捧场.是快乐还是孤独,只有他自己体会.




  “Charles(张朝阳的英文名)的朋友很多都在演艺圈,像高晓松、那英; 一部分在商业圈,例如王石、王维嘉、王中军;而在互联网圈,他和那些门户、搜索、社区网站的总裁或CEO都谈不来。”一位熟悉张朝阳的朋友猜测说,“同 样,接下来腾讯和新浪的10周年庆典也不会请Charles去。”

  马云曾经说过: “互联网公司的CEO从事的是世界上最最孤独的工作。”其实孤独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伤和现代社会的通病。当移动电话、掌上电脑和互联网横空出世时,乐观的 人们曾发出欢呼,孤独将从此成为一个心理名词。然而,尴尬而矛盾的现实再次摆在了我们面前: 我们与大洋彼岸的陌生人聊得海阔天空,却与隔壁的邻居形同陌路; 我们可以交上几百个网友,身边却没有一个人可以推心置腹。我们不再孤独吗?不,互联网时代,我们可能更加孤独!

  创业者: 孤身闯荡互联网

  “我想起了1995年的那个冬天,我提着两个大箱子从美国回到北京,那几乎是我所有的家当。黄色的面的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哐当哐当地奔跑,我先 在一个简陋的居民楼里住下,没有热水,没有电话,更没有人知道互联网,我开始了创业的峥嵘岁月。”10年间,孤身创业的这段记忆总是在张朝阳的脑海中浮 现。

  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3年,张朝阳的同学和朋友都“风风光光”地去了著名的技术公司、咨询公司或者华尔街的投资银行。相比之下,张朝阳选择了回国创业。极富冒险和探索的决定,或许是因为张朝阳体内流淌着追求孤独的血液。

  类似的创业故事在互联网的“海归派”中不胜枚举。1999年底李彦宏从美国回到北京,身上的钱仅够在北大资源楼租一个两居室,吃、住、办公都挤 在一起。没有天使投资的支持、没有媒体的关注和包装,甚至没有企业和用户基础,只有依靠那一股信念在支撑自己的创业梦想,中国第一代互联网人的创业环境都 是如此。

  “创业时期最难熬的就是寂寞,很多时候只能自己肯定自己、自己鼓励自己。身边都是打工者,他们的思维很难理解我们内心真正的感受。” 陈一舟对于当年离开美国斯坦福大学回国创业的选择从来没有过后悔,“因为伟大的公司都可能灰头土脸地做五六年也无人问津,Google是这样,国内的公司 也是这样。”

  创业者的孤独还在于自己承担着企业成败的所有风险。“即便我把家里的存折拿出来,即便低声下气去借钱发员工工资,员工也是隔岸观火的心态,一看 情况不妙就闪电跳槽。”经历2000年前后那场“烧钱游戏”的某网站王总感叹说,“那个年代,创业期的团队忠诚度不高,所以创业者的孤独是注定的。”

  其实张朝阳自己也承认,“创业时的徘徊和失落是经常性的。当某个投资者、股东给我发个邮件说不投了,或者某个股东说些乱七八糟的话时,我会觉得 很难受的。2000年搜狐股价跌至1美元以下,市值居然只有公司当时现金的一半。”为了给自己增加信心,张朝阳只能拿出大部分钱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

  通过多个创业个案的分析可以发现,真正挺过那段互联网艰苦岁月的人大多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极度自信,可以不顾周围人抛来的质疑眼光,可以不去攀比同龄人取得的出色成就,可以执着专注地把一项事业做到底,甚至当孤独的种子在心头萌发时,可以一笑置之。

  创业者大都是优秀的,而优秀者大都是孤独的。

  奋斗者: 各种酸苦无人知

  出身贫寒的张朝阳说自己一直想脱颖而出,一直都想功成名就,为此他一直都在奋斗。甚至好几年他都是活在这样的状态下,愤懑、孤独,拼命奋斗但却不知道人生为什么而奋斗。在中国互联网10年,有张朝阳心态和目标的创业者不在少数,但有张朝阳那般运气的人却没几个。

  腾讯和马化腾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苦命例子。1998年创立时,腾讯的核心业务既不是即时通讯工具QQ,也不是搜索和社区,而是开发和销售“BP机 寻呼系统”,一年后才发现当初进入的市场早已饱和了,于是转到互联网寻呼系统(TIPS),并且只赔不赚地卖到1999年的夏天。

  “性格内向孤僻的马化腾一边做着赔本生意,一边顶着股东的压力开发了OICQ。当年11月,腾讯公司帐户上只有1万多元人民币,迫于生计的腾讯 创业团队不得不利用深圳的地理优势,去香港‘投机倒把’,把廉价笔记本电脑高价转卖给内地的企业主。”当年与马化腾一起创业的腾讯老人在多年后公开了这段 不很光彩的历史。

  经过7个多月的四处奔走,2000年4月马化腾终于融到了第一笔风险投资220万美元,并把OICQ改名QQ。但那一年新浪、搜狐、网易等网络公司已经通过上市获得了新的资本支持,并且通过推出收费业务加快赢利。

  令“小马哥”感到很郁闷的是,当时QQ注册用户已经达到两亿,但腾讯不能从用户身上强行收费,企业主也不愿为QQ买单。由于网络服务器的带宽昂贵,维持这么多用户的在线运营几乎令腾讯再度陷入财务危机。为了公司18个员工的利益,马化腾决定忍痛低价出售QQ业务平台。

  “我们当时和深圳电信数据局谈判,对方准备出60万元,但马化腾坚持要卖100万元。后来马化腾又北上找已经上市的中华网和新浪,但对方高管层 听说要卖100万元都不要了。” 谈了4个买家都没有结果,马化腾只得返回深圳。开发区马路上的晚风吹得“小马哥”凄凉无比,他暗自决定非把这个QQ小企鹅带大不可。

  与后来“小马哥”的温文尔雅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在那段腾讯最低谷的日子里,几个创始人之间经常吵架、拍桌子、甚至相互不理。天蝎座的“小马哥” 其实和同星座属性的张朝阳性格有几分相似,容易有莫名的悲伤和孤独。这种悲伤性格让他总是生闷气,不与其他创始人吵,但说话的时候变得很刻薄,心酸的眼泪 也只能往肚里咽。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马化腾带领腾讯从不幸走到幸福的历程,或许正是中国互联网10年众多成长型企业拼搏发展的孤独史。

  失败者: 扫地出门无奈何

  当然,像张朝阳或者马化腾这样经历互联网浪潮和泡沫,幸存下来的创业团队其实很少。更多的网站和创业者都在资本断裂或者市场竞争中落荒而逃了,今天的新浪、搜狐、网易、盛大、腾讯、百度、阿里巴巴其实都是踩着同行和对手的“尸骨”,一步一步爬上业内第一的宝座的。

  那么这网事10年,早期经历者是如何面对创业失败的结局?这些人对互联网的感受又会是怎样?

  王志东是受资本层抛弃和伤害最大的一个互联网先驱。那几年他着手四通利方的改版、与华渊网的合并,到远赴大洋彼岸的美国硅谷融资,最终新浪赶在 搜狐和网易之前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但在上市后第二年6月底,姜丰年“一纸休书”就把这位曾经立下赫赫战功的大将驱赶出了新浪,并用协议约束其5年内都不能 从事互联网相关业务。此后的岁月,王志东闭口不谈当年的离职内情,独自在协同软件领域默默耕耘了整整5年。

  “新浪往事,除非是今后写自传才会彻底讲透。当我有时间写自传的时候,当事人也都能坦然面对了。”王志东虽然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他仍然无怨 无悔,“其实我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自己的江湖名声,我觉得我应该是一个在职业操守方面不会给别人留下任何把柄的人。”这正是一位互联网“大侠”的风范。

  与王志东同样失败经历的还有互联网老兵谢文。从最初的中公网,到互联网实验室,然后加盟和讯网,最后投靠马云执掌雅虎中国,这十多年“谢老师”从最早的创业者到最知名的评论家,中途还扮演了两次很不成功的职业经理人,最终仍因为他的个性而再次闪电离职。

  “他的管理风格似乎是中国教条主义与西方个人主义的结合,他的互联网战略绝对正确,而战术完全错误,他的秉性和敢言,记者绝对喜欢,而同事相当反感。”一位谢文的老同事如此一针见血地评价他,而他自己则孤独地调侃说: “我是一个最大的、典型的反面教材。”

  除了谢文,其实“老榕”王峻涛也曾经因为8848电子商务的探索失败,而备受社会各界的谴责,成为典型的反面教材之一。“有很多时候投资人躲在 企业运营过程的幕后,真正冲在前面抵挡枪林弹雨的是职业经理人。说8848没有坚持下来,上市没有成功、业务拆分不成功,做B2B、解决方案、电子政务、 搜索引擎都不成功,如果只怪我一个人是不公平的。”王峻涛背负着8848的罪名孤独至今。

  但也许,只有能够享受孤独的人才能拥有更彪悍的人生。

  成功者: 独处顶峰不胜寒

  与那些互联网创业失败的人相比,目前网易、搜狐、盛大、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的创始人或CEO在取得财富、地位和事业之后,是否就摆脱了在创业期和奋斗期自我性格和整体环境给他们带来的孤独呢?还是与传统企业的CEO一样高处不胜寒?

  丁磊是中国互联网领域最早进入胡润富豪榜的CEO,目前网易的现金流达25亿元人民币,个人资产近百亿元,但是暴富之后的丁磊勤俭节约,在广州 闭门不出,既不接受媒体采访,也很少参与网易的经营管理。除了张朝阳沉迷于极度奢侈的享受外,其他互联网公司的CEO其实都和丁磊过着类似的生活,例如上 海的陈天桥、深圳的马化腾、北京的李彦宏、杭州的马云等。

  其实“个人收入越高,快乐指数就越低”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加上这些互联网公司的创始人和CEO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比较特殊,事业成就感逐渐降低、心声无处倾诉是必然的事情。所以他们成功后可以摆脱创业初期的孤独感,却又会陷入另一个孤独的环境中无法自拔。

  由于这些互联网成功者的个人性格和价值取向不同,使这些CEO们这些年都互相不搭理,老死不相往来。丁磊属于工程师类型,偏好玩程序; 张朝阳既愤青又特立独行,语不惊人死不休; 马化腾则文质彬彬,喜欢在家静心看书; 李彦宏总是打造一种高雅气质,所以热衷于打高尔夫球; 马云属于典型的传销类型,擅长忽悠和说教。正是由于这些公司创始人的个性和嗜好在财富迅速膨胀时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所以在功成名就之后,他们也一直没有建 立取得相互共识的基础,只能跳出互联网去其他行业寻找朋友和伙伴。

  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的整体生存环境让他们无法做成友好互助的朋友。这几家公司由于业务的部分冲突性,总是出现类似于小孩打架般的口水仗“闹剧”,而CEO之间也经常假借媒体之口抨击对方。

  在这种整体大环境下,国内这几大互联网公司从高管层到基层员工,都互相不认可其他公司的价值观和互联网成就。加上总裁或CEO与下面的打工者无法同等沟通,马云发出 “互联网公司的CEO从事的是世界上最孤独的工作”这样的感慨实属正常。

 评论:理性看待互联网孤独

  虽然回首网事10年,中国互联网一片孤独,但这种孤独其实并不是一种病态的表现。关键在于我们怎么看待这份孤独,解读互联网的孤独和品味这份孤独其实才是对过去互联网10年的一种认可。

  如果没有勇气面对创业期的那份孤独,张朝阳、李彦宏等就不会回国创业; 没有奋斗期的那份孤独催化,马化腾就不会带领腾讯公司奋起直追迅速超越新浪和搜狐; 没有真正体会那份失败的孤独,王志东就不会重返互联网做即时通讯工具“Lava-Lava”,谢文也不会越挫越勇再度创业做社区网站“一起”; 没有成功后的那份孤独,中国互联网将停滞不前,无法迎接下一个互联网10年。

  而且,孤独也即意味着与世俗保持距离,孤独也即优秀和高贵。为互联网10年孤独而叫好吧,为下一个互联网10年鼓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qq,腾讯,中国电信,中国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