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h264 RTP传输详解(2)
上一章并没有把打开文件分析文件的代码找到,因为发现它隐藏得比较深,而且H264的Source又有多个,形成了连环计。所以此章中就将文件处理与H264的Source们并在一起分析吧。
从哪里开始呢?从source开始吧!为什么要从它开始呢?我就想从这里开始,行了吧?
下面再来分析StreamParser的儿子:MPEGVideoStreamParser。
MPEGVideoStreamParser的构造函数中有很多有意思的东西。
首先参数usingSource是什么意思?表示正在使用这个Parser的Source? inputSource 很明确,就是能获取数据的source,也就是 ByteStreamFileSource。而且很明显的,StreamParser中保存的source是ByteStreamFileSource。从传入给StreamParser的回调函数以及它们的参数可以看出,这些回调函数全是指向的StreamParser的子类的函数(为啥不用虚函数的方式?哦,回调函数全是静态函数,不能成为虚函数)。这说明在每读一次数据后,MPEGVideoStreamFramer::continueReadProcessing()被调用,在其中对帧进行界定和分析,完成后再调用RTPSink的相应函数,RTPSink中对帧进行打包和发送(还记得吗,不记得了请回头看以前的章节)。
MPEGVideoStreamParser的fTo是RTPSink传入的缓冲指针,其saveByte(),save4Bytes()是把数据从StreamParser的缓冲把数据复制到fTo中,是给继承类使用的。saveToNextCode()是复制数据直到遇到一个同步字节串(比如h264中分隔nal的那一陀东东,当然此处的跟h264还不一样),也是给继承类使用的。纯虚函数parse()很明显是留继承类去写帧分析代码的地方。registerReadInterest()被调用者用来告诉MPEGVideoStreamParser其接收帧的缓冲地址与容量。
现在应该来分析一下MPEGVideoStreamFramer,以明确MPEGVideoStreamFramer与MPEGVideoStreamParser是怎样配合的。
MPEGVideoStreamFramer中用到Parser的重要的函数只有两个,一是:
很简单,只是告诉了Parser保存帧的缓冲和缓冲的大小,然后执行continueReadProcessing(),那么来看一下continueReadProcessing():
先利用Parser进行分析(应该是解析出一帧吧?),分析完成后,帧数据已到了MPEGVideoStreamFramer的缓冲fTo中。计算出帧的持续时间后,调用FrameSource的afterGetting(),最终会调用RTPSink的函数。
看到这里,可以总结一下,其实看来看去,Parser直正被外部使用的函数几乎只有一个:parse()。
下面可以看H264VideoStreamParser了。其实也很简单,多了一些用于分析h264格式的函数,当然是非公开的,只供自己使用的。在哪里使用呢?当然是在parser()中使用。至于H264VideoStreamFramer前面已经说过了,没什么太多的东西,所以就不看了。总结起来也就是这样:RTPSink向H264VideoStreamFramer要下一帧(其实h264中肯定不是一帧了,而是一个NAL Unit),H264VideoStreamFramer告诉H264VideoStreamParser输出缓冲和容内的字节数,然后调用H264VideoStreamParser的parser()函数,parser()中调用ByteStreamFileSource从文件中读取数据,直到parser()获得完整的一帧,parser()返回,H264VideoStreamFramer进行一些自己的处理后把这一帧返回给了RTPSink(当然是以回调函数的方式返回)。
还有一个东西,H264FUAFragmenter,被H264VideoRTPSink所使用,继承自FramedFilter。它最初在RTPSink开始播放后创建,如下:
并且它取代了H264VideoStreamFramer成为直接与RTPSink发生关系的source.如此一来,RTPSink要获取帧时,都是从它获取的.看它最主要的一个函数吧:
如果输入缓冲中没有数据,调用fInputSource->getNextFrame(),fInputSource是H264VideoStreamFramer,H264VideoStreamFramer的getNextFrame()会调用H264VideoStreamParser的parser(),parser()又调用ByteStreamFileSource获取数据,然后分析,parser()完成后会调用:然后又调用回H264FUAFragmenter::doGetNextFrame(),此时输入缓冲中有数据了,H264FUAFragmenter就进行分析处理.H264FUAFragmenter又对数据做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