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许三多还是成才?--《士兵突击》观后感

要说2007年中国哪部电视连续剧最火,那《士兵突击》肯定是不二之选。全国各大电视台轮番上映,拿着遥控器随便换几个台,肯定有一个在播放《士兵突击》。我也是在换台的时候看过一些片断,觉得还不错,才专门下载到电脑上从头看的。说实在的,我对国内的电视连续剧中的假、大、空和到处充斥的三角恋、婚外情深恶痛绝,已经N年没有看过电视连续剧了。而《士兵突击》竟然能吸引我看了两遍(我看的时候,老婆觉得军旅题材的男人戏不合她的口味,大概的看了一些片断;后来也被深深吸引,要从头仔细看,我就陪着她看了第二遍),这就说明……这只能说明我非常喜欢它。而这部“三无”(没有美女、没有爱情、没有明星)电视连续剧能在国内那么火,那就证明它确实非常不错!
在我看来,这部“三无”的电视连续剧能这么火,原因是观众能从剧中的人物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就像编剧兰晓龙在《艺术人生》中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样:一开始,人人都是许三多,到后来都慢慢变成了成才。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观众能从剧中的人物身上找到在当今这个浮躁的社会里,人们身上所缺少的一些珍贵的品质。下面我就说说我对剧中几个主要人物的看法。

脚踏实地、坚忍不拔、重情重义--许三多
你可以说他傻,说他笨,你甚至可以讨厌他。但是,你不得不佩服他。他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每个人都不喜欢他,每个人都试图改变他,可是最后却都被他给改变了。他身上蕴含了不可估量的潜能,一旦被激发出来,那谁也不能阻止他成为部队里面的精英。
草原上的五班,被成才形容为“班长的坟墓,孬兵的天堂”。但许三多到了那里以后却没有跟那里的兵油子们同流合污,而是不顾别人冷嘲热讽依然按照新兵连里的规矩严格要求自己。人都是有从众心理的。一开始,也许你做的是对的,可是当你看到别人都跟你做的不一样的时候,你就会怀疑自己,直至最后放弃自己的正确观点。而许三多却守住了正确的自己。最后是他让五班的人都明白了,他们是在混日子。而人活着是不应该整天这么混下去的,就像老马说的那样:小心哪天日子把你们给混了。如果人总是浑浑噩噩的混日子的话,到头来肯定是一事无成。
许三多能从最差的五班进入团里最优秀的钢七连,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了他修的那条路。也许有人会说,他运气真好,要不是直升机发现了那条路,要不是老马坦白了路不是自己修的,许三多就会一直呆在五班直到退伍。可是,机会永远都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就算这次许三多不会因为这条路而进入钢七连,以他那样的人迟早都会露出自己的锋芒的。当初他修路的时候,全班人一致反对,甚至还有人打算破坏那条路。可是许三多坚持下来了。他修这条路的时候不是为了让别人看到,也不是为了让别人夸奖,他更想不到会因为修路而进入钢七连,他只是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有谁能像他那样不为名不为利而坚持做一件事儿呢?!
钢七连解散后,就连以严格出名的连长高诚都松懈了下来。可是许三多依然按照以前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时起床,照常跑操;就算七连只剩下他和高诚两个人,甚至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也要按照惯例在吃饭前唱军歌。他这样已经不是在五班修路那样是为了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儿,而是他觉得,不管七连有没有解散,他都是一个兵,就得按照以前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这样做也不是为了让别人看的,他只是自然而然的做这些事情。还有一点,就是许三多能忍受孤独,耐得住寂寞。七连解散后,高诚很快被调走当师属侦察营的副营长了,只留下许三多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连部。整幢大楼里就他一个人,一守就是半年。人都是有惰性的,一般人很难能像他那样做到在没人监督的时候依然遵守规矩。短时间内也许可以,时间长了谁也不敢保证。可是,许三多却做到了。就像团长说的那样:他不仅守住了营房,而且守住了他自己。是呀,守住了自己,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呀。在当今社会中,还有多少人能像许三多那样活的那么认真呢?!
我想每个看过《士兵突击》的人都会被许三多在老A选拔赛的最后关头还要背着受伤的伍六一一起前进的行为打动吧。是呀,他跟成才不一样,他把七连的“不抛弃,不放弃”深深的烙进了自己的心里。在他看来,不管是什么情况,都不应该抛弃自己的战友,不管这个人是谁。很多人都会觉得许三多傻,在那个时候就算他把伍六一背到终点,伍六一也不可能入选老A,而且他自己也很有可能失去进入老A的机会。可是我们不得不佩服他,在关键的时候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不能抛弃战友。他是那种在关键时刻,你可以把生命都交给他的朋友类型。肯定有人会想,交朋友就得交许三多这样的。可是又有多少人会愿意做许三多这种类型的人呢?!

精明过头--成才
同样的,你可以不喜欢他,你也可以讨厌他。但是,你也必须承认: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错。就像许三多说的那样:他这个人,总是让自己占足了理。他有自己明确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不懈的努力。但是在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他放弃了太多的东西。就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许三多是棵树,而他却是根电线杆。在当今的现实社会中,有太多成才这样的人了。为了房子,车子,票子等等努力奋斗,可是为了这些却牺牲了业余时间、亲情、友情等等的很多很多的东西。当有一天你达到了自己人生目标的时候,却发现除了物质上的东西以外,什么都没有了。我记得我听到过这样的广告语:人生就像一场旅途,重要的不是终点在哪里,而是沿途所看到的风景。像成才这样的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是不会停下来看沿途的风景的。可是,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所以你不能说成才所做的一切都是错的。就连他在老A选拔赛的最后关头抛下许三多和受伤的伍六一的行为,你也不能说他是错的。因为他的分析是非常理性的:当时只剩下两个名额了,就算他们两个把伍六一背到终点,伍六一也不可能入选老A。袁朗对他的分析很透彻:钢七连只是他待过的一个地方,“不抛弃,不放弃”这六个字从来没有真正的记在他的心里。我觉得在现实社会中,大部分的人都是成才这样的人。其实,在我们为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所奋斗的时候,我们应该时不时的停下自己的脚步,多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多思考一下自己是否忽略了亲情、友情等一些非常非常珍贵的人生财富。

争强好胜--伍六一
他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和许三多、成才是老乡,在我看来也是他们三个中最强的。但是,他的运气实在是太差了。要不是他在选拔的最后关头摔伤了腿,他肯定能入选老A,而且肯定能成为他们这批人里面最强的那个。他的军事技能不比许三多和成才差,而且他拥有许三多没有的聪明、成才没有的稳重。没有他,许三多和成才也不可能入选老A。他才是老A这样的特种作战大队真正需要的人。可是,没有可是,人生就是这样的。有很多时候,你的努力并不一定会有回报。但是,我们并不能因为这样而放弃努力。他的性格跟高诚有相似的地方,他也选择了最难的那条路走。放弃了部队对他的照顾而选择退伍,因为他觉得:他作为一个瘸子,不敢太偷懒了,否则以后瘸的就不光是腿了。他说还他要靠一条半腿走的更远。他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中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当一个人受到他那样的打击,有几个人能重新站起来,又有几个人能像他那样放弃舒适的生活而选择从新开始?!

自强自立--高诚
他是我比较欣赏的一个人。他是军长的儿子,但是他却极力回避这个实事。他不想让别人以为他是靠着父亲而当上连长的。他带兵极其严格,他的连队是他们团里最好的连队,每一个人都为自己能成为钢七连的一员而骄傲。他就是用这样的成绩来向别人证明,同时也是向自己证明:他今天所拥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努力得来的。在跟许三多的谈话中他说:有多少条路,他就走最难的那条。他这样做是因为他觉得那样的路才是自己的。在当今社会中“啃老族”是越来越多了,而像高诚这样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可以说,他这样的人比许三多那样的人更少。“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可是什么时候靠自己呢?!是他把钢七连的荣誉感深深的烙进了每个钢七连的士兵心中,使他们无论走到哪儿,都会用钢七连的严格标准要求自己;无论到哪儿,他们都会成为尖子。这就是高诚的人格魅力!

一诺千金--史今
如果没有史今就不会有后来的许三多。要不是史今的不离不弃,许三多也不可能从一个新兵连成绩最差的普通士兵成长为一个特种部队里的精英。家访的时候,他本来是决定不要许三多的。可是看到许三多父亲对许三多的打骂,让他回想起自己当年的相同经历,让他改变了主意。而且,他给了许三多的父亲一个承诺:要把许三多带成一个堂堂正正的兵。为了这个承诺,他不惜跟连长以及自己最好的朋友闹翻,甚至是把全连人都给得罪了。最后,黄天不负有心人,许三多终于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兵,而且成为了尖子。其实,每个人都是一块金子,关键是你要找到自己身上的发光点。而史今仅仅是为了遵守自己的承诺,却在无意中激发了许三多的潜能。在当今诚信缺乏的年代,他这样的人也是少之又少!

这是一部真正的男人戏,里面只有3个镜头出现了女人(一个看了许三多一眼的村姑,一个毒贩,一个售票员),而且仅仅那个售票员有2句非常简短的台词。而我觉得,一个真正的男人就应该有许三多的坚韧,成才的聪明,五六一的好胜,高诚的自立,史今的诚信。

2008年5月24日补充:

看过了电视连续剧后,我又买来了原著小说《士兵》看了一遍。
在第十四章,进入老A的参加训练的军人们经历了一次超越体能极限的野外五十公里强行军后,吴哲和许三多有如下的一段对话:

许三多,我现在真有点服你,这么多天之骄子,军中新贵都顶不住的时候,你还一声不吭地在跑,你跑的时候到底在想些什么?
  没想什么。许三多说。
  不可能,我看你那时候的眼神,你在想事。
  许三多说,真没想什么,人生就是一场长跑,有什么想呢。
  吴哲有点哑然了:就是这个?
……
  那你的目标是什么呢?要说是长跑的话,你的终点在哪?
  没目标,也没终点,多走一步就是终点,再走一步这上一步就是起点。

是呀,人生不就是这样么?
在很多人的眼里,许三多是笨是傻,可是他却用最简单最朴素的语言说出了很多人都想不明白的人生哲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许三多还是成才?--《士兵突击》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