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Static关键字(出现在三个地方:属性前、内部类前和方法前)(注:Test是类名,Demo是静态内部类,Demo1是普通内部类)
A. Static属性只和类相关,与对象无关,使用方法:类名.静态属性。有对象肯定就会有类(先有类才会有对象),这样就可以调用static属性
B. 内部静态类:在main方法中创建内部类对象时,应写成:Test.Demo demo=new Test.Demo();
C. 由于main方法是静态方法,在执行main方法时还没有创建内部类对象,当在创建内部类时,应先将外部类new出之后,在new内部类,即Test.Demo1 demo1=new Test().new Demo1()。(补充 :system.out.println();方法,system本身是一个类,out是其中的一个方法,但其本身也是一个对象,就可以调用它内部的println方法)
二、构造方法私有化(构造方法(即构造器)前加Private)
A. 单例模式:又叫单态,由于构造器私有,所以别人不能new,可创建一个本类的属性,通过一个静态方法换回一个自身的对象,不管对象被创建多少个,它始终只有一个对象,例:
public class TestSingle{
//单例 或 叫单态
//构造器私有
//创建一个本类的静态属性
//通过一静态方法换回一个自身的对象
private static TestSingle single=null;
private TestSingle(){}
public static TestSingle getTestSingle(){
if(single != null){
return single;
}else{
return new TestSingle ();
}
}
}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estSingle s1=TestSingle .getTestSingle();
TestSingle s2=TestSingle .getTestSingle();
System.out.println(s1==s2);
}
}
三、对象数组(数组的每个元素都是一个对象)
如:public class ObjectArrary {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ObjectArrary(String name){
this.name=name;
}
public ObjectArrary(String name,int age){
this.name=name;
this.age=age;
}
public String getObject(){
return "姓名: "+this.name+" 年龄:"+this.age;
}
}
public class GetObjec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ObjectArrary[] a=new ObjectArrary[3]; //这里只是定义数组和数组的长度
a[0]=new ObjectArrary("a",21); //给数组元素赋值
a[1]=new ObjectArrary("b",21);
a[2]=new ObjectArrary("c",21);
//也可以写成:ObjectArrary[]a={newObjectArrary("zhang",22),newObjectArrary("wei",21),
newObjectArrary("xiao",22)};
for(int i=0;i<a.length;i++){
System.out.println(a[i].name+" "+a[i].age);
}
}
}
四、JDK新支持
A. 可变参数,如下: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getInt(1,2,3,4);
getInt(1);
getInt(new int[]){1,2,3,4};
}
public static void getInt(int ...is){ //…表示参数没有限制,只是整型数组,数量可变
for(int i:is){
System.out.println(i);
}
}
}
B、自动拆箱、装箱
就是简单数据类型和对象可以互相转换,如:
Int i=new Integer(3);
Integer t=5;
C、泛型
ArrayList<String> list=new ArrayList<String>();
List.add(“str”);
D、注解:是给程序看的,给编译器看的,有的注解可以控制程序的流程
E、静态导入:将静态方法用import导入,在调用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写方法名
Import static com.itszt.swallow.Person.show;
在调用时,直接写:show();
(com.itszt.swallow为包名,Person是类名,是静态方法名)
F、代码块:
Ø 普通代码块
Ø 构造块(游离块和构造块功能重复,一般不用游离块)
Ø 静态代码块
Ø 同步代码块,其中此代码块在多线程中部分进行讲解
比较各代码块的执行顺序:(静态代码块à游离代码块à构造方法块)
public class Daimakuai {
//游离块,又叫构造块
{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游离块");
}
public Daimakuai(){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构造方法块");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静态代码块");
}
public void go(){
System.out.println("这是父类普通方法");//被对象调用的时候执行
}
}
public class Daima extends Daimakuai{
//游离块,又叫构造块
{
System.out.println("这是子类游离块");
}
public Daima(){
System.out.println("这是子类构造方法块");
}
static{
System.out.println("这是子类静态代码块");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Daimakuai d=new Daima();
}
}
此段代码运行的结果是:
这是父类静态代码块
这是子类静态代码块
这是父类游离块
这是父类构造方法块
这是子类游离块
这是子类构造方法块
(补充:system.exit()是终止程序,退出系统)
五、内部类
Ø 局部内部类:在方法中写的类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ublic void show(){
class Person{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gerMsg(){
name="wei";
}
}
new Person().getMsg();
}
}
Ø Final关键字
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1、局部内部类中,如果调用方法的局部变量,则该变量必须声明为final类型
//2、或者把该变量定义为成员变量,即全局变量
//String name=”aa”;
public void show(){
final String name=”aa”;
class Person{
public void gerMsg(){
System.out.println(name);
}
}
new Person().getMsg();
}
}
² Final修饰一个变量时,这个变量值就是不能被改变,即定义一个常量
² 在方法前,代表此方法不能被重写或覆盖
² 在类前,代表此类不能被继承
² 在使用常量时,最好将final和static一起使用,调用时直接使用类名点常量名,即类名.常量名。如final static String s= “person”,调用时String a =Test.s;(Test为类名)。
六、 抽象类
Ø 抽象类即,类中有个抽象方法(只有声明,没有实现),关键字abstract,抽象类不能new。
Ø 当一个类继承抽象类时,要实现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如果这个类也是抽象类,就不用实现父类中的抽象方法了,直接继承。
Ø 不能用final来声明抽象类,因为final声明的类不能被继承,而抽象类必须被继承,那么抽象类中的抽象方法就无法被实现,那这个抽象类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Ø 抽象类不能被new,但是有构造方法,在子类new创建对象时,父类的构造方法就会被执行
七、接口
Ø 接口中的属性就是常量,默认的是final声明的,即常量必须赋值且不能改变,所以属性都是常量(public final static)int i=10,所以方法都是抽象方法(public abstract)void go();
Ø 理解上,可以认为如果抽象类中的所有方法都是抽象方法,则这个抽象可以定义为接口
Ø 实际上,接口不是类,接口就是接口,是一种规范
Ø Java中类是单根继承的,即只能继承一个类,但一个类可以实现多个接口;接口可以继承接口,且接口可以继承多个接口
未完待续。。。。。。。。。。。。。
想了解很多请点击http://itszt.losoon.com/a/xueyuanxinde/2012/0320/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