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超声波传播时遇到的物体界面直径大于波长则反射,小于波长则衍射,故波长越短分辨力越好
摘自百度:http://baike.baidu.com/link?url=meZA1yo0sXlJj_0Ri92b6dJio7c2QZoEGyefYat5RX2ncfqSEMHTp4b_QS9cJUgMf9v-vLh-OWaL6qC6xPu2XvHEQcJ7kxshWlwALTMDqyO8goMziC-DZY00l_749He4
不同类型的超声仪有不同的图像特点,因B型超声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故对其图像特点做以下介绍:
1 回声强弱的描述:根据图像中不同灰阶将回声信号分为强回声、等回声、低回声和无回声。而回声强弱或高低的标准一般以该脏器正常回声为标准或将病变部位回声与周围正常脏器回声强度的比较来确定。
2 回声分布的描述:按图像中光点的分布情况分为均匀或不均匀,密集或稀疏。在病灶部的回声分布可用“均质”或“非均匀”表述。
3 回声形态的描述:光团:回声光点聚集呈明亮的结团状,有一定的边界。光斑:回声光点聚集呈明亮的小片状,边界清楚。光点:回声呈细小点状。光环:显示圆形或类圆形的回声环。光带:显示形状似条带样回声。
4 某些特殊征象的描述:即将某些病变声像图形象化地命名为某征,用以强调这些征象,常用的有“靶环”征、“牛眼”征、“驼峰”征、“双筒枪”征等。
5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还可对脏器内或肿块内、外及外周血管的分布、走向、多少、粗细、形态以及血流速度等多项参数加以显示。
超声诊断基础着眼于详尽的观察与分析。捕捉各种特征,综合分析病因,研究各种生理情况下的改变,以及结合其他形式进行诊断。
(一)超声图像观察
1 脏器外形及大小、柔度或可动度 各种脏器均有其自然的解剖形态及大小尺寸。观察脏器的轮廓有无形态失常,肿块的形状、位置、大小、数目、范围等,腹腔脏器的活动度等。
2 病灶边缘回声 发现病灶后,观察病灶的边缘回声,有无包膜,是否光滑,壁的厚薄,以及周边是否有晕圈等。
3 后壁及后方回声 由于人体各种正常组织和病变组织对声能吸收衰减不同,故表现后方不同的回声。如含液性的囊肿或脓肿,则出现后壁回声“增强”;而钙化、结石、气体等,则其后方形成“声影”。某些酷似液性病灶的均匀实质性病灶,后方则无回声增强效应。
4 内部结构特征 可分为结构如常,正常结构消失,界面的增多或减少、界面散射点的大小与均匀度的不同以及其他各种不同类型的异常回声等。
5 周邻关系 根据局部解剖关系判断病变与周邻脏器的连续性,有无压迫、粘连或浸润。
6 功能性检测 如应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的收缩功能。空腹饮水后,测定胃的排空功能及收缩蠕动状态等。
(二)常见的病理性图像特点
1囊性与实质性病变
超声对液体与实质组织有着显著的图像差别,因而很好鉴别。
2 均质性与非均质性病变
均质性病变呈均匀一致的低回声、等回声或强回声,非均质性病变则呈复杂的回声结构。
3 钙化性与含气性病变
钙化性病变图像稳定,声影清晰,含气性病变图像不稳定,声影混浑。
4 炎性与纤维化病变
急性炎症早期以水肿为主,局部回声减低,脏器肿胀,经线值增大;慢性炎症纤维组织增加,回声增粗增多。
纤维化病变多呈强回声,按其病变程度不同而表现不同。如血吸虫肝纤维化呈典型的“地图”样改变。
5 良性与恶性病变
一般而言,良性病变质地均匀、界面单一故回声均匀、规则。恶性病变因生长快,伴出血,变性,瘤内组织界面复杂不均匀,表现为不规则的回声结构。
如(1)肿瘤边缘:①有:良性或恶性未向外伸展;②假边缘:光晕圈,水牛眼;③规则:良性、恶性均可;④分界截然:良性为多;⑤不规则,伪足伸展:恶性为多。
(2)内部回声:①均匀:良性较大;②不均:恶性较大。
(3)内部其他结构:①正常:多为良性;②异常:多为恶性。
(4)后方回声:①正常或增强:多为良性;②正常或减弱:多为恶性。
(5)侵入或转移:阻塞或侵入管道、邻近组织及/或脏器扩散或转移者考虑为恶性。
摘自豆丁:http://www.docin.com/p-1269513032.html
声像图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