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的IT人生反思

        不知何时,自己已经28岁了,回想10年前,自己还是一个学生,一个朦胧的青年时代。今天,如果让我回忆过去,更多的是对自己曾经不成熟的讥笑和逃避。当我有勇气下定决心写下这篇文章的时候,内心更多的是坦然面对曾经。
        去年下半年,换了一家新的公司上班,每天上下班走2.4公里到公司或者去地铁站。对于这2.4公里,我步行的话,大约需要14分钟;如果共享单车的话,需要5分钟。如果让我选择,我更愿意步行,同事和朋友有时候不太理解我的步行,我对他们坦白的说这是为了锻炼身体。或许真正的原因,只有我自己明白。步行的14分钟,很快就过去,我可以选择听歌,可以选择看看天空,也可以去欣赏魔都夜景,我更多的选择是在这14分钟中思考我这一天的意义,思考我的过去。回忆对于一个人来说,或许是痛苦的,或许是快乐的。也曾有些心灵鸡汤告诉我们:忘记自己痛苦的过去。是的,这也许是对的。实际过去的痛苦,或许是我们过错造成的后果,何尝不经常回忆起来反思,警惕自己呢?
曾经,我使用过一款红米手机,用了不到一年,开机按键坏了,内心里面蛮反感小米的手机,加之做Android开发,小米的一些系统改动,导致一些偶发问题,内心更加的反感小米。常人的思考角度,都是爱和恨都有连带关系的,我也是常人不例外,从而导致了我对雷军的一些负面感觉。后来,我偶然的看到一则新闻,雷军以天使投资者的身份,经常坐经济舱;一位米粉是搞机械的,手比较脏,当他在某一个场合偶然见到雷军,只为求一张合影,雷军却更希望和他一次捂手。看到这些信息,或许是炒作或许是真实,当我了解了雷军的经历,我更相信这是真的。从那以后,我才意识到,我自己的过错,至少我内心不止一次的去谴责自己的偏见。因为当你不知道一个成功人士背后的心酸和艰辛、以及他付出的一切,你是没有资格去评价人家,更没有理由去建议他该怎么做。
        前两天,依旧在这14分钟的路上,天空下着小雨。看着每天熟悉的路,走着每天重复不断的脚印,街道两旁的风景每天如此,每天上下班这样的情景重复不断,内心里面突然有一种《恐怖游轮》的画面,我能回忆的起过去,却看不见未来,更看不懂前方有什么在等待着我。也不知何时起,我把自己每天乐观的性格给埋藏起来了,换作成一种深沉的忧郁,这难道是别人口中常说的成熟吗?如果成熟只是一种表面现象,我宁可不要这种成熟,在我内心里,我更多的希望是在选择、决定、行动上的成熟。可是,回忆起曾经,反思自己的过去,看到了太多的不成熟和一些让我回忆起来逃避的画面。每天上下班的这14分钟,我反思自己,警惕自己的未来,也感谢这14分钟,让我认识到了太多的自己。
        最近,我也开始下定决定,专注学习中医了,我有些朋友、亲戚对此表示很不理解,认为我这是在搞笑,是在做自己不擅长的事情,包括自己的爱人也是如此,认为这样的话,是否要放弃自己的工作。他们内心中有这样的想法,我是理解的。能懂我的,也许只有我大脑里面的细胞吧。其实这个学中医的问题,也是从几年前说起,当时身体有点不舒服,回到老家去看医生,当时去找的是一位老中医,大约80岁的高龄了,看病不问诊,直接让我不要说话,随后把脉、看舌头、看额头,告诉了我病情的原因,我当时内心里面是震惊,因为他说的全部都是真的。这是我懂事以来,遇到感觉最神奇的事情之一,同时也对中国的中医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后买了两本中医学书打算入门。书,虽然当时买回来了,但是都没有怎么看,还是毅力不够强,内心沉迷于人生的玩乐。当有一天,我一位朋友说他父亲也是中医的时候,那一刻,重新点燃了我内心学习中医的兴趣。不过这一刻,我的内心却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因为我认识老家的中医,都80岁了,医术很高明、并且医德很高尚,但是他的医术和美德,却得不到下一代的传承,也许在老人的心中,更希望年轻一代,能更加勤奋学中医、把医学发扬光大,为中国扬眉吐气,但是现实的社会是,中医学慢慢的不被别人接受,甚至出现了对中医偏见、揭发骗局的情况。我目前不是一名中医学医生,但是我作为中医的爱好者,我内心其实挺难受。中医学是中国人的瑰宝,从公元前的春前战国都有,古人一代代的研究探索,并且一直延续至今,为中国人的身心健康服务,一代代的传承下来,到了这一代,却得不到更多人的认可,是社会变迁太快了,还是中医太落后了?鲁迅先生当年学医,是为了拯救世人的疾病,当他发现世人的思想需要改变,最终放弃学医,这是近代史我们熟知的,那么今天,是不是我们也要去深思这样的问题呢?面对我学中医,或许有了答案。所以,我给自己定下目标,我可以笨可以理解慢点,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学,但是就是不能放弃,一年、两年、五年、十年,坚持不放弃,用心去学。学中医不为财富,为救治世人,为中医学发扬光大,为了点燃老一辈中医内心中的那颗希望之火,为了中国人的中医传承!
        28岁了,距离30岁,还有两年了,有句话说:三十而立。曾经我也在幻想,30岁以后励志做点什么。我也一直把这句话误读为我30岁之前不努力的理由。曾经,我也拿今天的互联网定局认为:BAT的互联网成功是因为曾经的马云、马化腾他们生在互联网刚起步时代,所以时代造就了英雄。当我去了解这些英雄们的过去、当年创业的辛酸、那种坚持和远见的思维,才明白,不是时代造就英雄,是英雄们的卓越才华和创新带着我们走进了新时代。也让我明白,做任何事情,没有侥幸成功,那些依靠侥幸获得的成功,都是短暂的,不创新、安于现状的成功,注定会被时代淘汰,就如同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当我认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才感觉到曾经的肤浅和不可否认的幼稚,三十而立,不应该是给自己划的一道起跑线,人,时时刻刻都应该在起跑线,人生是没有终点的,在人生的道路上,就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奋斗的心里,时时刻刻保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惕心理,这也许是我在14分钟感悟最深的,让我看清楚如何去面对未来的。
        28岁了,不应该是一个懵懂的少年,让自己成熟起来,让自己奔跑起来。用这篇文章,记录下最真实的自我,或许多少年后,当思维发生变化,再回头看看这篇文章,步行的这14分钟会显得格外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