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私有云向头部玩家集中,如何走出差异化竞争路线?

 

中国私有云向头部玩家集中,如何走出差异化竞争路线?_第1张图片

回顾整个2018年,中国云计算市场的一大趋势就是私有云的头部玩家进一步集中化。浪潮、华为、紫光(新华三)三大集团性企业,既是传统的服务器、存储和网络等企业级硬件设备供应商,也是新时代的公有云和私有云供应商,就此形成了中国私有云市场的三大头部玩家。

在过去的两三年间,三大头部玩家分别通过收购和并购初创公司、与国际大厂合作成立合资公司或自研等形式,补齐了各自在产品线方面的短板。例如相对于华为和新华三两家带有CT基因的竞争对手来说,浪潮也与思科成立了合资公司,补齐了在路由器、交换机和SDN等网络领域的产品线;而在芯片领域,浪潮与IBM成立合资公司,补齐了服务器芯片的不足。“竞争到今天这个阶段,实际上就是华为、新华三和浪潮的竞争。”

2019年1月8日,浪潮云计算产品部总经理蒋永昌在回顾2018年、展望2019年的时候,介绍近来的私有云打单中越来越出现集中到华为、新华三和浪潮三家竞争的局面。但无论如何竞争,产品和方案是否能够贴合用户的应用场景,才是最基本的竞争力。而三家都在建自己的护城河,对于浪潮来说将在2019年加深ISV生态,“把ISV做透”的基础上“做深、做宽”护城河,包括产品、应用方案与商业模式的创新。

把产品做透

中国信通院的《云计算白皮书(2018)》指出混合云的发展趋势:混合云将企业IT运营模式由基础架构为核心转变为以应用为核心。而浪潮云平台的策略就是以云海IOP与云海OS为核心产品,以应用为牵引和抓手,深挖合作伙伴生态,做大做强私有云及混合云市场。

与其它私有云和混合云厂商不同的是,浪潮本身也提供云SaaS应用产品。浪潮拥有大型企业云服务平台GS Cloud、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PS Cloud、小微企业云服务平台易云在线,以及财务云、大数据分析云、智能制造云、采购云、人力云等云产品,满足大中小微企业全面的上云需求,还提供财务机器人EAbot(易宝特)等AI智能应用、EA企业大脑、“智造+”平台等满足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智慧城市场景。

“懂应用”,是浪潮云计算核心产品云海IOP+云海OS的特色。云海IOP主要包括包括大数据基础架构、IOP Manager、开放服务、开发者中心及应用商店等PaaS产品及服务,而云海OS则是企业IT基础设施云化的重要平台型产品。在2018年,浪潮推出了云海OS 5.5,全面升级包括具备大规模管理能力的InCloud OpenStack、稳定高效基于KVM的InCloud Sphere、深化多云管理能力的InCloud Manager、与InCloud OpenStack深度融合的InCloud K8S容器云产品。云海OS 5.5向下兼容浪潮物理服务器、存储等资源,向上为浪潮PaaS提供内核平台的支撑,为大数据、AI等提供高效、稳定的运行环境。

2018年,浪潮取得了中国OpenStack市场增速第一,单集群管理能力达到1000+节点。InCloud OpenStack 5.5在客户端部署持续5000+小时零故障运行。浪潮InCloud OpenStack为了满足大规模数据中心交付能力,成功交付非运营商行业大于1400+节点的InCloud OpenStack多数据中心多Region部署。

中国私有云向头部玩家集中,如何走出差异化竞争路线?_第2张图片

(浪潮云计算产品部总经理蒋永昌)

蒋永昌介绍全球OpenStack单集群管理1000+节点规模即使在全球范围内也并不多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浪潮在把产品做透方面的决心和实力,国内不少创业公司的老总找到蒋永昌,希望能分享一下浪潮的技术架构和机制,“这就是商业机密了,没办法分享。因为确实挑战很大,我们的研发投入了就差不多有1400多个人。现在除了要面对BAT等一线公有云厂商的挖人挑战外,还要面对京东、苏宁、金山等,就是因为浪潮有真实生产环境的经验。”浪潮还参与实施了国内最大规模基于OpenStack部署的金融生产云,协助光大证券构建并实施了证券云项目建设,以及为国内大型企业部署企业云+大数据平台等。

除了OpenStack外,InCloud K8S作为浪潮首款容器云产品,可与机器学习融合,并实现了安全增强及可信容器,以满足高级别的安全准入要求;InCloud Sphere则在虚拟机管理、监控告警、资源调度、业务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升级,能更好的支持云计算与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InCloud Manager则集成了多云和异构虚拟化统一管理、跨云资源调度和编排、多云治理、统一监控和运维、统一成本分析和优化,以及基于API构建跨云应用。

而在PaaS方面,截止2018年10月,浪潮工业互联网平台已面向9大行业构建了涵盖7大领域的解决方案,设备连接数100万+,内外部开发者达2000余人,正式入选2018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成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平台之一,浪潮还牵头成立了中国开源工业PaaS联盟。在政务云方面,浪潮被IDC评为2017中国政务云服务运营商市场第一。2018年,浪潮提出了政务云3.0,以云平台为基础、数据为核心、应用为目标、生态为保障。

把生态做透

从2018年开始,中国的私有云市场就进入了高速发展期。IDC预测2018年到2022年,中国私有云平台将以24.8%的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到2022年整个市场的规模将会达到165.4亿美元 (约合1153.41亿元人民币)。而IDC认为,私有云市场有着庞大的生态体系,私有云技术供应商和服务商需要积极扩展生态圈,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蒋永昌表示,在面对其它头部玩家的时候,除了要把产品打透外,还要在生态上打透。2018年发布云海OS 5.5时,浪潮进一步明确了云计算业务策略,即坚持“平台+生态”双轮驱动,以InCloud Lab为先导,与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体化交付、一站式的行业云解决方案。InCloud Lab是浪潮与合作伙伴及客户进行方案创新、孵化和开发的平台,联合推出经过严格验证的行业云整合方案,已在北京、济南、郑州、台湾、硅谷、西雅图建立了六个分中心,投入大量软硬件资源以及架构师等专家团队。

2018年,浪潮云海平台依托InCloud Lab发展生态,首先是产品层面:在国产芯片方面,为龙芯进行适配;在国产操作系统方面,与中标麒麟操作系统进行适配;在容灾备份体系方面,为国内所有主流厂商进行适配并颁发证书;在安全方面,与360、亚信等国内安全企业合作整合解决方案。随着这些适配工作的完成,浪潮将能在2019年完全释放生态的产品势能。其次,在行业解决方案层面,浪潮自身可以提供部分行业云应用,但更多的行业应用还需要依靠行业合作伙伴。2018年,浪潮在与ISV合作行业解决方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除了五个核心行业、21家核心ISV以外,2019年还将扩展20多家ISV,例如轨道交通领域的ISV。

中国私有云向头部玩家集中,如何走出差异化竞争路线?_第3张图片

为了进一步打透生态,浪潮云海平台还准备在2019年考虑商业模式的创新。众所周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看上去很美好,但实际中小型技术供应商和创业公司很难从技术服务中赢利。2018年大数据供应商Cloudera和Hortonworks合并,从两家的财务报表看其实每年的净利润都为负,因此选择合并抱团取暖,这也说明单一的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很难实现健康的财务表现。

浪潮云海平台提出一个新的生态商业模式:在每个省发展一两家技术服务合作伙伴,由浪潮培养其基础服务能力,当浪潮完成了客户的产品测试和交付后,售后服务则由合作伙伴完成,而浪潮则从盈利中分拨相应的费用给合作伙伴。这样,浪潮云海平台更专注于产品本身,而合作伙伴则为浪潮的技术服务商。浪潮云海平台技术服务商除了销售软件许可外,还可以到客户现场提供数据迁移、业务迁移、运营优化等增值服务,还能通过提供运维服务来获得后续每年的服务费。通过与客户的近距离接触,浪潮云海平台的技术服务合作伙伴可以帮客户定制IT系统建设,与客户更紧密的合作,更为重要的是技术服务合作伙伴的队伍也能得到快速提升。

产品的生态、行业ISV的生态和技术服务商的生态,这就是浪潮云海平台正在建立的“护城河”。2019年,浪潮云海平台将在生态建设的这三个方面走向纵深,这也是与私有云的竞争对手以及来自公有云厂商做私有云竞争的差异化点。

展望2019年,对于中国云计算市场来说,像浪潮、华为、紫光等这样具备全栈云能力和产品线的头部企业将有更大的机会实现整体盈利,BAT等公有云领域创业公司和中小型创新公司的站队现象将有可能在私有云领域集中爆发。对于浪潮云海平台来说,核心竞争力仍在产品与生态,把基础软件做极致、提供软硬结合交付方案、依托Incloud Lab形成创新能量场、把生态做宽做透,浪潮将有机会走出中国自己的企业级软件之道,成为中国自己的世界级企业软件供应商。(文/宁川)

你可能感兴趣的:(混合云,私有云,云计算,大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