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 Binder机制 - Binder框架总结

以下几篇文章是较深入分析binder机制。

目录

1. Android - Binder机制 - ServiceManager

2. Android - Binder机制 - 普通service注册

3. Android - Binder机制 - 获得普通service

4. Android - Binder机制 - client和普通service交互

5. Android - Binder机制 - Binder框架总结

6. Android - Binder机制 - ProcessState和IPCThreadState

7. Android - Binder机制 - 驱动

Android - Binder机制 - Binder框架总结

UML

Android - Binder机制 - Binder框架总结_第1张图片


说明

1. 以中间的IXXX的垂直线为准,左边是客户端进程,它们的命名类似Bp***,右边是服务端进程,它们的命名类似Bn***;
2. 以中间的一条水平虚线为界线,上边执行的是具体业务,如我们之前讲到的AddServcie、GetService、StartPreview等,它们都是普通业务,下边执行的是数据交互,就是讲上边的业务数据打包成binder定义的数据包结构,然后通过binder驱动发送出去或者接收;
3. 第一篇的ServiceManager不是按照Bn***类构建的,但是只是我用的版本不是这样构建的,ServiceManager也完全可以用Bn***来构建,用Bp***和Bn***来构建,让程序员在看代码时更加轻松,代码结构也更加简洁,所以,基本上都是通过Bp***和Bn***来完成的;
4. Bn***和Bp***都继承了两个基类,一个是IXXX,一个是BBinder(或者BpRefBase),其实也正说明了BpXXX和BnXXX既要完成业务层的任务,也要执行数据传输相应的任务;
5. IPCThreadState是真正和驱动打交道的角色,一个进程可以有几个;
6. ProcessState的任务很简单,一是打开binder设备供IPCThreadState使用,一个是获得ServiceManager;
7. 客户端至少持有两个服务端,一个是ServiceManager,一个是它的业务服务端XXXService;


通过这个图,你是不是对复杂的binder找到了很多的规律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