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第一最重要,内容是什么反而是其次,要做到先入为主;
人们只会记住第一,而第二是谁无关紧要。
案例:珠穆朗玛峰(第一高山)、阿姆斯特朗(登月第一人)、姚明(中国篮球第一)、联想(PC第一)等
如果你不是第一个进入某个品类,那就创造另外一个品类让自己成为第一
案例:酒→啤酒→俄罗斯+啤酒→奢侈品+俄罗斯+啤酒;苹果 (智能手机)vs 诺基亚(最耐用)
市场营销是一场认知的争夺战而不是产品的战争
抢先进入用户心智比抢先进入市场更重要
如果你想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就不能润物细无声,而要以狂风暴雨方式进入
案例:加多宝 vs 王老吉
顾客只相信心智中的认知,而对于现实事实往往熟视无睹
案例:可口可乐 vs 百事可乐
要让自己的公司在顾客心智中有个代名词,要求简单,直接,具体
案例:联邦快递——隔夜到达;佳洁士——防蛀,百事可乐——年轻,最安全的汽车-沃尔沃
两个不同公司不可能在用户心中享用同一个概念;
代名词一旦被某公司占领,别人想用同一个代名词几乎是不可能的了,人们心智的认知一旦形成,就不可能去改变他们
案例:麦当劳(最好的汉堡)&肯德基(最好吃的炸鸡)
顾客对于每一个品类都有一个选购顺序阶梯,在同一个品类人们只能对大约7个品牌有印象
案例:麦当劳 vs 肯德基
从总体长远的角度看,市场往往演化成两个大品牌竞争的局面,值得信赖的老品牌和后起之秀
案例: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麦当劳&肯德基、高露洁&佳洁士
对于任何强大的领先公司,居于第二的公司也会有机会将其突破
若想成为市场第二,就应针对第一名的弱点来制定策略;
案例:
可口可乐(最经典的最正宗的可乐)–老派
百事可乐(潮流年轻人突破渴望)–年轻人
每一个品类总是始于某一个单一的品类,一段时间后,这个类别开始分化成两个或者更多小市场
案例:汽车(大小、用途、品牌等)
促销能在短期增加销售额,但长期看是减少公司销售额,它教会顾客不要在正常价格时买东西
商标的盲目扩展会引起客户的认识混乱(少就是多)!!!
产品越多,市场越大,阵线越长,赚的钱越少,少就是多,你要想成功就要集中精力在顾客心智中巩固自己的地位。
案例:娃哈哈!!!(并没有成为第一)
如果想成功,就需要放弃某些东西(比如说产品系列、目标市场)!!!
有三样东西你要牺牲
A 产品线:尽最大可能简化产品线
B 目标市场:
1.不要把所有人都看成目标客户
2.你所明确的市场营销目标并不就是实际上购买你产品的那些人
3.万宝路的营销目标是牛仔,其实市场已经包括所有的人群了
C 不断变化
案例:可口可乐的美汁源
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认知和特性,并以此为中心展开营销
有竞争者无法拥有的特性和定位,而不是去模仿
首先承认自己的不足,转劣势为优势,才能让产品深入人心
大多数情况,你的竞争对手只有一个容易攻破的薄弱环节,而这就是为你全力攻击的焦点
营销是对未来的假设,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握未来发展的趋势,而这正是在形势变化中获得优势的途径
成功往往会导致贸然延伸产品线,而这往往是不对的
尽早发现错误,采取措施进行补救而不是无所作为
大多数公司遇到问题第一想法是补救,有时候需要的是放弃
真正的革命会在午夜悄无声息地到来
炒作的本质并不能让新产品走向成功,只是单方面宣告现有产品过时了
如果你面对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行业,具有时尚的一切特征,那么最好能够淡化时尚,通过淡化时尚,才能使流行时间延长,使它更像是一种趋势,细水长流
好的想法也需要好的资源进行支撑
1. 实力在及格线以上
2. 比较高的自尊水平
3. 嘴严可靠
4. 随和有分寸
5. 懂得如何打扮
6. 和优秀的人站在一起
7. 知道如何求助
8. 有技巧的送出小恩小惠
9.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