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1

假设目标已经明确了——明确到符合SMART原则的程度——那么计划就是很容易的事,需要包含的无非是两项:资源和行动。当然,寻找资源的行动也算是行动。

资源是指那些我们需要的外部力量,时间、资料、体能、联系方式、纸笔或者软件、运动服和慢跑鞋、或者等待别人完成某个前置工作,都是资源;行动则是我们自己做出的选择,即要去做什么。一般情况下,难住我们的不是资源,而是行动。

GTD方法在这方面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如果某件事所花时间不超过2分钟,就马上搞定之;如果超过两分钟,就先放放再说。2分钟是个很好的时间分界点,它可以迅速地带来一点成就感,同时清空一部分大脑内存;但是它也有潜在的危险:刷两分钟微博、收一下邮件就能带来不错的满足感,但是这种活动往往并非必须。分出那些对目标至关重要的行动、把那些不重要的行动从清单上划掉,是制定计划时最重要的。资源有限,必须有优先级才行;而优先级,则取决于个人价值观所决定的目标。

对于那些需要更长时间才能搞定的事情,GTD建议把它分成明确的Next Action(NA)。明确到可以用动词和具体的名词来描述的程度,明确到可以马上执行的程度。“写一篇关于做计划的文章”不算是合格的NA,它是一个Project;“用脑图软件画个大纲”才是这个项目中的第一个NA——假设已经安装了合手的脑图软件的话。

面对复杂问题的时候,大脑就会进入类似死机的僵硬状态,无法有效地作出判断。个人觉得这是因为大脑的内存太小,又没有交换空间可用的缘故;因此解决办法就是把任务分成小块,小到可以存进内存的程度。明确的小任务会鼓励本能去完成它,因为这些小任务会在能力之内,并且看上去像是一个没有画完的圆,或者有一半探出桌子的杯子;而诸如写一篇博士论文这样复杂大任务会让大脑不堪重负直到干脆放弃——我们看过许多这种例子了。

扩展一下的话,我们的生活目标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分解成具体可行的计划。无论是养成阅读还是健身的习惯,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实现。规定一个时间段、穿上运动服和慢跑鞋、出门、快走10分钟、慢慢跑个20分钟左右、做10分钟拉伸、快走回家。每一个步骤看起来都没什么难度,都可以完成。剩下的,无非是每周找三四天,按照这个计划执行一遍就好。

当然,计划总是会变化的,也总是有一部分计划不会实现。有可能是因为外部的干扰,也可能是因为自身能力不足,或者对资源估计过于乐观。这没什么大不了,只要调整计划就好,使其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完不成计划带来的挫败感是最糟糕的负面情绪,它会阻止下次的行动;但是,微量的挫败感也会产生激励作用。

挫败感的多少,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自己:是成长型还是稳定型,是乐观还是悲观。这是另一个大话题,在这里先暂不讨论。只要记得,如果你觉得计划完不成会带来巨大的挫败感的话,那么先把自己放在舒适区里就好——在计划中留出巨大的余量,然后再慢慢逼近自己的极限就好。不必对自己过于苛刻。世界已然十分残酷,我们得对自己好一点才是。我们需要经常轻轻推一下自己,但是别太用力把自己推下悬崖。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