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虚,实入

前不久在上海图书馆翻阅了《艺术与美学》,书可能是很好的一本书,只是直观觉得写得太虚了,读完大脑是飘飘然的感觉。倒是有几段文字读进去了,很喜欢并做了摘抄,同时也引申深化了对实的思考,想到那些读过的很实的书,扎根生活观察、思考与沉淀的文字。平时要多多练习具体的技能,做具体的事。

实,就是平时有入手起修处,有精确准确的练习,有相当的完成度。事情的完成度和准确度能专注并自律的达到的时候,也就生出定力,增强心力,也是心的能量聚集充沛的表现。

讲写作时,老师提到了周亮工的一句话:文有虚神然当从实处入,凡凌虚仙子,俱从实地修行得之,可悟为文之法也。强调练习从实处一点一滴用功,我们平时见到的那些放松、自如、淡然的潇洒的、达到了一种境界的人一定都是经过了大量的刻意练习,从自律精进得来的。

同时虚也很重要,就像我们的生命除了物质阴的层面,还有精气神-阳的层面上的能量系统,决定着心量、格局和境界。就像有时候安静下来读一本书、看一幅美图,会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感觉,会给予一种美的感知,用心感受到不一样的气息,韵味绵长。

看一些画比如前不久浙江美术馆的丰子恺画展,画面中大量提炼的简笔或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字中那些留出来的空间,这些“虚”掉的部分,是气韵和意趣在此洋溢而生,给予想象的空间。

最近把暄桐学习力的课程整理成文字装订成册,时不时拿出来阅读,依然很警醒,有很多启发。很耐读,不止有高古源头的虚的认识,更有入手起行处实在的具体方法论。说到具体的实修入手处,想起老师布置的书目《中国大历史》,最近才买来开始阅读,书中提到的数目字管理,也很有启发。

最近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就是列出今天要做的事,当天一件件完成划勾,并记录练习的时间。最初到晚上,颇有些时间紧张地态势去完成,渐渐地合理规划时间可以游刃有余地完成当天所有的事情。其中静坐和站桩是必做的,练习的效果呈现得很明显,早上不嗜睡了,六点多一点甚至五点半不到就醒来起床做事情,身体的新陈代谢方面感觉清爽了很多。即时的行动,少了很多无谓的思虑,读书也明显理解力提升了,还是行动最节能呢。

当然虚实也不是二元对立的,是可往来的,是一个圆。平时生活中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致,稍微一点念头或琐事就扰乱心神,打乱了节奏,恍惚而注意力涣散,都和气虚有关系,都是能量不足的表现。而自律地练习静坐,心神聚集,行动力跟上,多了快乐的、清爽的、踏实的感觉。虚实结合,意识到能量、气的消耗,要回到实处修习,一点点小事做起。

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时不时地触发小我痛苦之身,戒定慧的修习,知行合一的修习,习气的觉察,小我的觉察,练习觉察,产生可观看的距离,减少自动化的被操纵模式。如何看见这颗心的运作模式,镜子的映照作用,心如镜子,像每次看书,即使就看了几页, 也要提炼出关键词,产生意象, 这也是功夫的修炼。 也是觉察功夫的练习,不能是只读,只做了那个形式,是要抓住关键词,理解,形成自己的认知体系,辅佐自己的认知,用在生活中践行。不然知更是小我的肥料,是对大脑和时间资源的浪费,虚和实,学高古的虚,于自己从实处入手,不畏惧法度,超越法度获得的自由,才是真正的可选择的自由。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虚,实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