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记:我为什么鼓励朋友们多看和多写

最近在帮朋友改她的小说,两个人隔着屏幕聊,观点碰撞,擦出许多火花,于是就想着把这些想法都写下来,分享给更多人,一是避免遗忘,二是希望能够对同样沉迷写作的朋友有所帮助。当然,如果有持其它意见、看完我的文想拎板砖拍我的,也感激不尽,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双向交流肯定会有收获。(づ ●─● )づ


01

先谈 “多看” 。

我持一个观点,那就是闭门造车在写作方面是行不通的,闭门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提供一个更佳的创作环境,写作的基础还是不断接受新信息并积累消化。一味闷在黑屋子里啃笔头,出来时拿出一篇锦绣文章,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能做到这一点的人,都已经在大众的视野之外做好创作所需最基本的信息积累了。

写作就是肚子里先积累足够的墨水,有话可说,再进一步考虑表达的技巧。积累包括汉字、词汇、语法、造句、组句这些语文方面的积淀(将脑海中的概念文字化的基本能力),和对被书写物的细节的观察(使脑海中的概念更加形象和富于细节,这一点直接影响写手的文字个性)。

在读书的过程中,前一个能力大家都会基本具备(因为学生时代会被要求写各种论文、作文等),但学校所学是有限的,我们扩充语言积累的最佳渠道还是读书,读各个时代、各种作家的书,这是我想说的关于“多看”的第一个方面。


整理一下北窗认为的,读书对写作的帮助:

①加强词汇和句法积累(哪怕面对全新的书写物也有驾驭能力);

②感知多样的书写角度(面对同一书写物有选择最佳书写角度和自由切换的能力);

③以书为媒介进行虚幻的社交体验,为自己文章中模拟情感和心理打基础;

④扩大知识面,减少文章中常识错误的出现;

⑤提供模仿对象。


以我的个人经验来讲,刚阅读完一本书后下笔写的东西,与十天半个月不接触书后下笔写的东西,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前一种情况下,我的情绪因为书中的故事而饱满,仿佛胸腔中含着什么东西,需要通过文字喷薄而出才痛快;但后一种情况下,我的情绪会被单调的生活磨得平静,写作时需要临时调动情绪,会吃力很多(极似挤牙膏),文字的效果也不理想。

不过,读一本书很容易被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和氛围影响,进而影响写手笔下文字的风格,所以写长篇的朋友要慎重考虑。譬如你在写很轻松的喜剧,就尽量不要去读《偷书贼》这类压抑的故事,或者在码字时坚持听同一画风的音乐,这样能够帮助写手保持文字风格的稳定。当然,文风控制能力极强的朋友可以忽略我的这些提议。

如果因为担心文风变化,就尽量避免阅读新文章,就未免饮鸩止渴了,我觉得读书带给写作的积极影响还是高于消极影响的。且书籍的选择,也应该首选一些能够带给自己 “吃力感” 的,即阅读的主要功能不是消遣,而是起到让写手攀登一个台阶的作用,否则,只能徒劳地消耗精力和拖累审美罢了。

写作手记:我为什么鼓励朋友们多看和多写_第1张图片
尽量少读没有内容物的书

在写作练习上,我是鼓励模仿的,包括用词的模仿、句式和篇章结构的模仿,甚至是精彩词句在自己笔下的运用等。因为很多时候,我们主观觉得某个词句好和清楚这个词句究竟为什么好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当我们运用的时候,将其放置在具体的语境和结构中,就能更容易地看清楚它妙在哪里,自己能不能从同样的角度写出同样精彩的词句,或者能不能举一反三,琢磨出其它更多的,能够达成与原作相似的精彩效果的方式。

如果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模仿练习就有价值了,能为自己带来进步了,反之,如果针对某篇文章的模仿练习并没有使自己提高,那这场练习无疑就是失败的,与小学生摘抄好词好句到作文纸上没有多大差别。

最后,还是要强调一点,我们对他人文章的模仿仅限于练习,借用的词句不应出现在对外公开并署名的作品中,模仿的本质是为了自我修炼,而非盗取他人成果以资自身名誉的手段。无论是写手还是作家,都切莫忘记初心。


02

“多看” 的第二个方面,是鼓励写手多走出门去看看,用学生时代的语言说,就是学会观察生活,并将目之所见应用到文章中。这一点我从前并不理解,想所谓观察,究竟是要我们观察什么?本窗明明看得眼睛都疼了,为何还是什么都写不出?后来我想明白,原来观察并不仅仅是看,还要在看的同时在心里写作,训练自己将图片转移成文字、并使未见过这张图片的读者能够通过文字最大限度地还原图片本身的能力。

前段时间拜访过一位教学多年的老师,谈起这个话题,他问我如果描写一位晨跑者,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我说我想到古铜色的皮肤、肌肉的线条、汗水跳跃的路线、阳光下的光泽等。但那位老师说,许多学生不会注意到类似的细节,且我的角度也不完整,比如说,一个常跑步的人,会穿适合运动的服装、会在运动前热身、跑步时会熟练地调整节奏、动作会非常轻盈,但他参与批高中学生的作文,看到最多的却是跑步者气喘吁吁,却坚持不懈跑完的这种套路式写法,非常浅表,可见学生并未找到观察的切入角度。

那位老师兴致勃勃地讲,说观察一个人物,要将自己代入人物的身份去考虑,琢磨对方的心理和行为逻辑,而观察事物,则要留意事物的纹理,譬如观察荷叶上的露水是沿着怎样的路线汇集的,它的形状变化、运动的快与慢、倒映出的天空颜色等。而少时的我在学习写作文时,我的老师却没有教过我这些东西。

前天同朋友面基,一位热衷于旅行的女孩跟我讲,说她曾经走过一个小城,当时周围的一切本来没有什么打动她的,可偶然一抬头,就忽然看见路边的房子前坐着位年纪很大的老奶奶,正捧着一本书认真地读,当时的阳光也不是特别温柔,但是照在老奶奶的身上,就是给了她一种非常强烈的美的感受。她对我说,遇见老奶奶这件事,使她当时所在的整个小镇都突然色彩鲜明起来,相信很多很多年之后,她还是会想起这个小镇,就因为这一幕的惊艳。

我听她讲述的时候,脑海里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位老奶奶低着头读书的景象,仿佛也感受到了她当时被震撼的那种祥和的和安静的美,我想,如果她将这段经历写成文字,一定会是篇非常漂亮的文章。

写作手记:我为什么鼓励朋友们多看和多写_第2张图片
人间烟火气比古意更醉人

其实,如果我们在观察的同时就试图写作,脑海里会迅速涌上根据我们之前的积累,最适合描写眼前景物的词汇,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是多个,有时候甚至不能成词,而仅仅是既有概念下的一两个字。比如南京的街道上生长着许多法国梧桐,枝杈像巨人伸出手臂拥抱天空,天黑的时候,会有灯光或月光照亮树枝朝上的那一面,颜色非常漂亮,我第一次看见那景象时就在想,那是种什么颜色呢,后来成文时,我使用了当时第一印象下浮现在脑海里的两个字——雪,苍。

我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过河流解冻的过程,昼夜的更替,晚霞的色彩变化,而最终成文的经验告诉我,事后斟酌出的描写总不如第一印象里的直观、贴切,也更少神来之笔。于是渐渐养成一个习惯,随身带一个小小的本子和笔,只要脑海里闪过一个绝妙的句子,就马上停下来将其誊写在纸上,哪怕路人将你认作一个怪物,也永远不要寄希望于等安定下来再从容斟酌词句,因为很有可能再过几秒,你的脑子就被另一件事吸引了注意力,而这一瞬间产生的绝妙词句,就永远停留在你灵光闪现的那一秒钟里了。

再透露一件很玄妙的事,那就是人走在路上想到的词句,往往都是非常押韵的,在文字美之外,还会有强大的听觉享受。


03

再谈 “多写” 。

我一直鼓励身边的朋友动笔去写,哪怕文笔很渣,渣到像小学生写流水账,也要写。只有写出来了,我们才有直观的材料分析究竟哪里存在短板,哪里需要加强,退一万步讲,即使不做这些分析工作,只是单纯地坚持码字,也会在完成一部作品后,获得非常可观的进步。因为人本身是有追求审美的源动力的,写手读过精彩的小说,自然也希望能写出同样精彩的故事,只要存了这个念头,就会在积累上无意识地下工夫,剩下的,就是写手悟性和笔力的差距了。

有的朋友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不好,所以羞于拿出来给人读,我觉得这样不好,一个人窝在小黑屋里闷头练习,总是不如拿出来找一个读者探讨进步得快些。我的初中班主任曾经对学生讲过这样两句话,一是脸面是做什么用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摔它的时候能响一点,二是在自己家里丢人,不叫丢人。自己认为不成熟的文章,拿出来给亲近的同学读一读,让对方谈谈感受,我相信绝大多数的人,会对这样的信任报以极大的欣喜和责任感的。

在读者的选择上,我建议寻找经验能力比自己强一些的(如果是中学,要凭借感觉而不是作文成绩选择读者,否则他的指点很可能将你拖向应试教育),或者能力相似且对写作这方面有一定兴趣的。否则,一来对方的指点很可能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全听全信将误导写手走入迷途,二来对写作不感兴趣的人可能无法对写手喜爱写作的心情感同身受,进而把握不好度,说些打击人积极性的话,如果写手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会对写作形成心理阴影。

所以,如果各位遇见请教自己指导写作的,又对自己的文章非常没有信心的,请夸,使劲夸,没精彩的挖掘精彩也要夸(尽量不说哪里写得好差,修改意见以建议的形式给出,让对方有选择是否改动的主动权,这样),鼓励他继续写下去。


▲写手许多行文上的问题都会在彼此交流时凸显出来——

主语出现频率过高,句式使用单一。一个段落120字,都由短句组成,主语为 “他” ,我细心数了一数,全段竟然出现九个作为主语的 “他” 字,于是我建议对方将主语合并,将短句变成长句,调整语序,再增加一些关联词和修饰语,这一段的可读性就强了许多。

语言风格跳跃较大。不能写景时还是腾讯空间的抒情古风诗句型,写人时就变成了轻小说的欢脱画风,这样读者很容易跳戏,也会打断文章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情绪。

称谓和专有名词与朝代情况不一。这一点主要针对古代题材,如果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发现文中有与该朝代出入较大的称谓和名词,也非常容易出戏。譬如先秦的故事里,出现 “爸爸” “大人” 这样的称谓,就是不妥当的。

景物描写与故事需要表达的情绪不符。景物描写在故事中主要起渲染陪衬作用,相对来讲比较自由,但在原则上,无论是以乐写悲,还是以悲写悲,都要记住景物描写是为叙事服务的。不能为追求文笔的华美,就舍弃整个阅读体验,顽固地保留一段可能的确非常精彩、但是与文章的叙述情绪完全背道而驰的描写。

故事表达不清,讲述多处断层,设定一头雾水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我已经见过不止一位朋友的文章存在这类缺陷,那就是写手脑海中想象出的内容,不能完全地展现在文章中,或者说,写手自己以为已经将事情说清楚了,但实际上他没有,这导致读者阅读后一脸懵逼不知所云。

这一点在写手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中就能够很轻易地被发现了。如果是写手自己练习,则建议写完故事后,在短期内清空大脑中与这段剧情有关的一切,将自己当成第一次阅读本文的读者,看看是否能根据叙述再现出一个完整顺畅的、可理解的动作链或者情绪链,如果出现断层,就说明叙述还存在漏洞。

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尽量不厌其烦地去练习一个影视剧或电影片段的文字化,包括荧幕中人物的台词、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所站位置、场景陈设等,然后再删繁就简,这样可以有效训练表达不连续不完整的短板,只是单次练习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只用零碎时间写作的朋友还是选择前两种方法更方便些。

前两天在微博见过一个传授写作技巧的攻略,内容主要是规避一些常见的词汇和字眼的使用,这种训练对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我很推崇,因为它至少可以拓宽写手对某一书写物的多种表达手段。就像文章写出来,发现相邻的两个同样的词距离太近,就会忍不住将其中一个词替换成不同的一样,同类替换在无形中训练了写手在原有基础上创新的能力。对自己要求高一点的人,还可以尝试写过的词汇就不写,逼迫自己学习其它词汇和创造新词。

写作手记:我为什么鼓励朋友们多看和多写_第3张图片
写啊!写啊!怂个球!

然而这种技巧只适用于练习阶段,是用来规避同质化的紧急措施,如果写作水平已经达到游刃有余的程度,那这些技巧限制就都可以忽略掉了。写手的写作惯性自然会不断向头脑中提供可供使用的字词句篇,手指敲进文档里,不愁写不出风格鲜明的好文章。

写作从读者的方向上理解,就是一个用文字绘画的过程。没有不能写的题材,没有不能使用的技法,没有绝对严格的规范语言,也没有约定俗成必然精彩的开头技巧、人物出场技巧、景物描写技巧。文字是用 “象” 催发读者联想的媒介,每一位写手都能按照自己的个性,将这些语言像素拼合出与其他人都不同的画。

写手一定要有这种自信,那就是我能写得比其他人都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手记:我为什么鼓励朋友们多看和多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