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明信片去旅行|银都达斯科

跟明信片去旅行|银都达斯科_第1张图片


我有两张明信片,主体都是一座双塔教堂,取景角度一模一样,一张是黑白照片,另一张则是由彩色油画制成。老旧低矮的房子与高高的教堂形成强烈反差。

彩色油画那张明信片是被邮寄过的。寄片人是一个叫波琳(Pauline)的女士,收片人是她在美国的朋友,邮戳年份是1939年。根据她在明信片上写的短信来看,似乎两人都去过中国。她是这么写的:

亲爱的XX小姐:

你的中国之行好吗?我想墨西哥有点像中国。本地的艺术品没有中国的精美,但生活方式有点相似。我们在这看到了美景,有点像瑞士的阿尔卑斯山脉的景色。

波琳

这一定是个有故事的小镇,我便想要找到小镇的名字,以及当年拍照者所处的位置。

找到这个小镇挺费了一番功夫。黑白那张明信片上写着有“Balle Se La Palma",在GOOGLE上用按照明信片上写的字“Balle Se La Palma"去搜索,没能出来一个相关的结果。

油画那张明信片背面有墨西哥邮政的章,收片地址是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一个城市。灵机一动,搜索“Two Tower Church Mexico”(双塔教堂,墨西哥)关键字,并选择只搜图片,这下出来了好多有双塔的教堂的图片,明信片上的教堂的图片就列于其中,并且有好几张。点开链接后,就找到了答案,这教堂名叫圣普里斯卡教堂(Santa Priska Church),位于墨西哥格列罗州达斯科市。

谜底解开之后,后续的资料搜索就很容易了。在GOOGLE地图上找到达斯科市后,发现它跟我的家乡(福建一个小县城)一样,是个群山围绕的小山城。所不同的是,那里没有河流。


达斯科(Taxco)位于崇山峻岭之中

通常城市都会依江河而建,达斯科为什么建于这样交通不便且取水不易的地方呢?在一番搜索之后,我发现这都是哥伦布惹的“祸”。

在哥伦布于1492年登陆美洲后,他马上把发现新大陆的信息传回西班牙。此后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等欧洲各国纷纷派兵到美洲建立殖民地。

墨西哥在西班牙人来前叫阿兹特克帝国。1521年西班牙征服了阿兹特克,将该地区命名为“新西班牙”。西班牙军队的总司令是埃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 Cortés)。据《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一书介绍,在西班牙人的侵略过程中,他们血腥对待当地土著人。科尔特斯为了掠夺财富不择手段,他告诉阿兹特克人说:“我和我的随从得了一种心病,只有黄金才治得了。” 阿兹特克首都特诺奇蒂特兰(Tenochtitlán)在一个宗教节日当天惨遭屠城。在宗教仪式进行过程中,西班牙士兵趁阿兹别克人不备,先是斩掉鼓手的双手,然后用长矛和刀剑向人群进攻,之后又挨门挨户地追杀幸存者。 同年一队西班牙士兵到达斯科寻找锡矿。当时锡和铜是制造加农炮的主要用料。他们取了一些矿石的样本回到基地。检验之后,他们发现这些矿石实际上含有银。埃尔南·科尔特斯马上派人在矿山的附近建了居住区,并起名叫达斯科。此后,大批的矿工和淘银者涌入达斯科,促使这个城市迅速发展。

两百多年后,银矿开采完了,达斯科渐渐变得萧条。使这个城市重新兴旺的是一个叫威廉·史巴特林的美国人。

威廉是一个建筑学教授。殖民地建筑结构是他感兴趣的课题。1926年,他在达斯科生活了一段时间考察学习巴洛克式建筑。1931年他与美国驻墨西哥大使德怀特·莫洛(Dwight Morrow)共进早餐。德怀特对他说,达斯科虽然出产了大量的银,但基本上全部出口,本地基本没有银加工业。在德怀特鼓励之下,威廉在达斯科开了第一个银饰工坊。另外他还指导本地人创建银饰工坊。于是银作坊和银饰店如雨后春芛般在小城到处开张。达斯科又渐渐变得人气旺盛,经济复苏,成为世界银业之都。

圣普里斯卡教堂是达斯科的标志性建筑,位处城市的中心,是达斯科的心脏,也是穷富两个阶层的人有所交集的地方。

圣普里斯卡教堂于1758年建成。教堂的建筑风格西班牙巴洛克风格。这种风格的建筑装饰富丽堂皇,做工讲究精雕细刻,所以成本很高,工期很长。从开始设计到完工,总共花了15年,还差点使出资人破产。出资人名叫约斯波得(José de la Borda),是个西班牙人,他在达斯科开采银矿赚了一大笔钱。他为建教堂几乎倾家荡产,对信仰的虔诚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原因是为了他的儿子马诺。马诺是个神甫,这个教堂则是他传教的场所。

在寻找当初摄影师取景的地方时,我通过GOOGLE街景“逛”了小城一番,发现居民区的住宅跟我的家乡非常相像,大都是以钢筋混凝土为框架、以砖头砌墙的两层楼房,看起来很是亲切。


达斯科居民区

下图是可能是当初取景处的街景截图。原来的老房子已不复存在,现在的房子也应该有50年旧了。


原取景处现在的街景

两张明信片,有如历史老师,给我上了一堂墨西哥历史课,并让我思考文明的交流。一个先进的文明影响一个封闭落后的文明,大概有三种方式:“渔之”,“易鱼”,“授之以渔”。“渔之”就是如西班牙或葡萄牙的殖民者之流,诉诸武力,掠夺资源,弱的一方文明也会因此发展,却要付出百倍千倍代价;“易鱼”即贸易,我国明朝的航海家郑和在下西洋的过程中,与弱国公平贸易,有时甚至直接赠予,“授之以鱼”,对弱的文明基本没有负面影响,反会促进对方经济的发展,对其科技的进步也有一些帮助;“授之以渔”的行为最为高尚,譬如威廉,他把银饰加工技术传授给墨西哥人,从而让达斯科复苏,令人钦佩。“渔之”是因为渔人的贪婪,“易鱼”基于公平,“授之以鱼”缘于怜悯或慷慨,“授之以渔”则出于无私的大爱。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守护。这世界有更多心胸宽广的“郑和”和拥无私之爱的“威廉”,就会更美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跟明信片去旅行|银都达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