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

在圣彼得堡“中国茶室”茶叶店的采访

时间:2014年10月2号

地点:圣彼得堡瓦西里耶夫岛第七街34号的“中国茶室”门店

提问人:《长江日报》编委  李皖

提问对象:“中国茶室”店员  基里尔 康斯坦丁诺夫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_第1张图片

 李皖:我们听说,上世纪90年代在俄罗斯兴起过一段时间的中国茶风潮,我们想了解详情。

 基里尔:确实有这么个情况,这和两个人(名字语焉不详)有关。这两个人于1997年在莫斯科建立了第一个茶馆。茶馆全名——艾尔米塔斯花园中国文化俱乐部,一般称为中国文化俱乐部。由于这两个人致力于推广中国茶,推动了中国茶在全俄罗斯的风行。这两个人还帮助提供中国茶叶和茶馆的信息。还有一个原因,茶叶热潮的兴起与当时茶叶带来的利润有关系,茶馆收益大大高于当时的咖啡馆和酒馆。另外,很少有单买茶叶的地方,一般都会配有茶道的表演和品茶的地方。因为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为了让人能够理解,需要加上一些辅助。

俱乐部为了让中国茶进入到广大爱好者和市民的家中,还出售茶具。上世纪末,中国茶叶是昂贵的东西。因为印度的袋装红茶当时在俄罗斯很便宜,相比之下中国茶叶相当贵。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_第2张图片

李皖:从90年代到现在俄罗斯主要的茶店都在什么地方?

基里尔:像莫斯科、圣彼得堡已经非常多了,内装修要求一定要好,但规模不大,一般能容纳10个人喝茶。


 李皖:圣彼得堡这样的茶店有多少?

基里尔:20个左右,有些小城市也有。 

 

李皖:能不能列举下这些茶馆的名称

基里尔:最早多是中国字,用俄语标识出来。这是在90年代茶叶兴起的时候。现在茶叶店名称简单明了,名字比如:茶道(俄文),铁凤凰(俄文)等。甚至受道教影响,取名“天笛”。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_第3张图片

李皖:后来俄化的名称有哪些?

基里尔:“我的茶”,做成一个词。另外就是纯属业务描述,如俄罗斯茶叶公司。或者叫茶叶之旅。也有很多家庭私家茶馆。这是为了避免注册,申请工商执照,减少成本。到现在,这种方式经营茶馆的也很多。这也不存在违法,只是人们的一种爱好。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_第4张图片

李皖:这些中国茶的经营者到中国去进货,与中国茶商有多少关系?

基里尔:像“海宁老同志”这种茶一般直接邮寄过来。购茶的过程前后经过几个阶段,开始是朋友通过茶叶专家买茶,但普洱这类茶是自己去厂里订购。路子熟悉后,就带专家朋友帮忙挑茶,包括茶具也是自己跟厂里下单,避开中间环节。现在互联网很发达,可以避开中间商,直接拿。

量小的茶商通过淘宝发货。通过淘宝买主要风险是难以辨别货物的真假。通过淘宝拿货的小店很多。有能力开连锁店的,就可以直接到中国拿货。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_第5张图片

李皖:做中国茶叶生意有没有推动中文在俄罗斯的推广普及?

基里尔:你说的很对,懂这个语言可以事半功倍。

 

李皖:顾客方面的情况?

基里尔:从莫斯科上世纪的茶馆开始,喝中国茶是一种高等享受,喝茶的人一般是受过高等教育,或是对中国茶有了解的,或是喜欢沉思冥想的。一般都是收入较高的人群。

 

李皖:现在还如此吗?

基里尔:现在情况有所变化,互联网发达后,一些十六七岁的小孩通过互联网对茶艺感兴趣,在茶叶店买茶自己回去喝。

 

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_第6张图片

李皖:中国茶室的销售额有多大?

基里尔:这个地方开业不到一年,数据没有统计。年销售300-600万卢布。公司定位不同,莫斯科4个,圣彼得堡一个,目前是营业额最少的一个。老板不通过这个赚钱,而是通过从批发茶叶赚钱,茶室作为一种宣传和展示。按照俄罗斯的习惯,喝茶不好意思说收钱。客人到这里来,我们相当于提供一个环境,提供茶水。

 

李皖:“中国茶室”在俄罗斯属于什么水平?

基里尔:这个店算是中等水平,开业不久,知道的人并不多。定位在一是卖上等茶叶,二是为批量商提供品茶和谈生意的地方。(2014年10月2日)

 

 

 

 

 

 

 

 

 

 

 

 

 

 

 

 

 

 

 

 

����d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走中俄万里茶道——圣彼得堡篇(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