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概要

《财富》杂志鼎力推荐的75本商务必读书之一,《金融时报》评选的史上最佳10部金融作品之一。本书在金融史上的地位不言自喻,在世界各地流传了近200年依然畅销不衰。它不单是一本金融投资领域的超级经典,也是一部有关人类愚行的编年史和总记录,如十字军东征、圣物崇拜等历史事件,洋洋大观,荟萃一堂,令人深思。在投资理财渐渐成为大众行为的今天,具有极为广泛的现实意义和警世价值,被商业投资从业者誉为必读“圣经”。

查尔斯·麦基(CharlesMackay,1814—1889年)是19世纪苏格兰著名学者,格拉斯哥大学名誉法学博士、著名诗人、词作家。其主要著作有《歌与诗》、《伦敦史》、《苏格兰低地词典》以及《大癫狂:非常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等。

泡沫的相似性

在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著名的泡事件,本质上都有其相似之处。不管是400年前的郁金香的狂热,还是现在的房地产市场,都如出一辙。

从众心理

大众的心理是倾向于从众和跟随潮流的。有一本书叫乌合之众,很深刻的阐述了这一点。不管是密西西比计划还是南海公司,都是先给公众画一个十分美妙的大饼,韭菜们蜂拥而至,把这个泡泡越吹越大,击鼓传花的游戏,从来没有停止过。

炼金术

14到17世纪,西方的炼金术的狂热,其实跟东方道士们寻找长生不老药的狂热如出一辙。虽然炼金术里面充满了愚昧和科学上的无知,但是从某一个程度上来讲,也促进了当时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物理上化学上的一些新的发现都来自于此。

作者提到的三种人性:对死亡的恐惧、对财富的幻想、窥探未来的强烈欲望,在当下同样适用。

占卜术,通灵术,催眠术

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的,占卜术,通灵术。有些人从现代社会来看,即是占卜师也是炼金术师更是科学家。愚昧在每个时代都存在,只不过其表现形式不同而已。举个例子,随着炼金术的式微,随着人们对知识的掌握越来越多,催眠术又开始兴起。磁疗有保健的功效,但不应该被夸大包治百病。催眠术某种程度上也加速了人类对自身的认知。

城市中的流行语

看到这一章节,让我想到了现在的社会不也是如此吗?一句时髦的话很快就会传遍大街小巷,然而它的热度也是非常短暂的,很快就会被新的流行语所取代。更悲哀的是这个世界上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例如交通事故,名人离世也成了流行元素的一部分,大部分自媒体针对他们的报道往往是出于趁热度的目的,并不是真正的去关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其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侠盗

18世纪的百姓对侠盗人士同样充满着崇拜之情,就像现在各种各样的英雄主义题材的电影,希望有一个盖世英雄来拯救世界,改变生活中的不公平。18世纪的孩子们对于侠盗的崇拜,就好比现在这个社会学生们对于韩寒辍学写小说的崇拜是一个道理。然而,透过现象去看本质,大众往往愿意用个性去掩盖共性,就比如:农村有些父母经常教育孩子说,上学有什么用?你看那谁家的孩子初中辍学不照样飞黄腾达了吗?这就是用个性掩盖共性。其实大部分的孩子还是需要通过读书学习去改变命运的,你看到了人家初中辍学,但是你却没有看到人家的爸爸是做官的或者是个富商。

荒谬的判决方式

火烧犁头法:摆放一排被火烧得通红的犁头,让×××蒙着眼走过去,如果碰到犁头,则证明他有罪。

发誓法:找到12个清廉的人,×××手持圣经发誓自己无罪。

水淹法:把×××直接扔到水里,如果没有被淹死则证明无罪。

决斗法:是当时非常通用的一种判决的方式。一般用于比较重大的刑事案件,比如说谋杀。

在十四,十五世纪的欧洲,决斗之风非常的盛行,人们往往因为一些芝麻大小的事情就开始决斗。

圣物崇拜

人们崇拜的往往不是物本身,而是物所蕴含的哲理,以及物所寄托的感情。

关于群体性的一些总结

群体会给个体带来一定的安全感。在群体中,人的本性是更愿意随大流,绝大多数的人都不愿意表达与众人不同的,激烈的观点或者意见。群体成员的相互影响是螺旋式上升的。比如书友会会带来一种良性的影响,每个人都能得到进步。再比如群体的共性取代了个性,往往会导致极权的发生。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下方微信公众号:

读书笔记-大颠狂(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_第1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