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1张图片

行业分析目的:了解支付行业整体发展情况,它给社会带来的价值,并通过分析可以找到目前存在的问题,找到市场切入点。

结论先行:移动端爆发式增长,同时线下支付是必争之地,多场景支付是必然趋势,移动线下场景支付是市场切入点。

分析框架: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2张图片

1.行业背景介绍:


支付作为经济活动最后一个环节,一直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第三方支付的诞生源于非现金交易的需求,在交易双方在时间(预付或赊购)和空间(如网上购物)错开时,作为中介机构介入其中,承担便利支付(取代繁琐的现金交割)和信用中介(支付宝首创)等职能,促成交易发生。从1998年,paypal的诞生到2003年的支付宝的成立,第三方支付迅速崛起。随着互联网电商和O2O爆发式增长,时至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118674.5亿元。

2010年,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并于第二年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纳入央行金融监管体系。自央行2011年首次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来,到2015年3月26日为止,共27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获得了牌照。支付牌照主要分为三类:银行卡收单,网络支付,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三类。网络支付又细分为: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数字电话支付,固定电话支付,电视支付。


2.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2.1行业现状

2.1.1swot分析: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3张图片

优势:

1.用户习惯养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习惯使用第三方支付工具进行消费活动。个人用户对于不断增长的一站式服务需求刺激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借助支付账户提供更多的服务,一些以C端用户为主的支付机构已经基于账户在客户端上提供金融、政务、营销等服务。与此同时,支付机构还可以收集用户使用数据并进行加工处理,应用于征信、营销、客户管理等。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爆发,基于移动端的支付工具使支付与场景结合的更加紧密,未来第三方支付机构对于个人用户而言将不仅仅是提供支付服务的工具,而是成为用户全方位生活服务必备工具。

2.行业监管加强:2015年7月18日,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除对互联网金融提出监管以外,也将第三方支付行业纳入也互联网金融范畴。2015年7月31日,《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了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定位,鼓励支付机构发展通道业务,促进金融行业规范化。 至此,第三方支付行业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支付市场和技术均已非常成熟,第三方支付行业整体进入发展成熟期。伴随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支付机构将战场转向线下,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正在高速增长中。

3.技术革新带来增长:nfc支付,指纹支付,面部识别,从支付方式,便捷程度和安全程度上全面提升支付体验。

4.手机的普及: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使得移动支付成为可能。

5.4g技术的应用:4g技术的应用普及,带来了大量的4g使用用户,使得智能终端和4g共同作用,推动移动支付的爆发式增长。

劣势:

1.法律法规逐渐增强:央行等相关部门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监管趋于严格。2015年12月央行正式发布实施《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办法中对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务进行了相关的规范。办法的颁布,标志着第三方支付即将迎来洗牌。

2.行业竞争加剧:第三方支付行业进入成熟期后,市场逐渐趋于饱和,抢夺用户的行为越来越频繁,力度业越来越大。支付宝微信支付不断通过红包大战来抢夺用户资源。用户成本不断增加,但是实际用户带来的价值却持续下降。恶意的竞争,也让行业中的资源和用户集中于几个超级公司,不利于行业良性竞争。

威胁:

1.支付的安全隐患:由于支付是一个涉及大量资金收付和转移的行业。安全性必然是重中之重。虽然行业内用户在爆发式增长,但是一旦发生安全性问题,用户量和交易额也必然会是崩塌式的下降。手机病毒或木马的侵袭,或者支付软件自身存在的漏洞,很可能会造成支付隐患。同时,移动支付所追求的就是便捷的用户体验,甚至比互联网支付更加程序简易,这就降低了支付安全性,因为在支付环节中,便捷与安全往往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所有这些,都可能对资金和交易安全产生影响。在微信红包的使用中,过于便捷的移动支付认证与使用,同样也会有相应风险存在。

2.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不健全:虽然央行等机构对行业的监管在不断加强,但是力度还是远远不够的。互联网的创新方式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威胁着互联网金融体系的安全。2015年8月,浙江易士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的《支付业务许可证》被注销,该公司是获许经营“预付卡发行与受理”,是第一家被注销业务许可证的支付机构。浙江易士存在大量挪用客户备付金、伪造变造交易和财务资料、超范围经营支付业务等重大违规行为。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新兴行业,必然伴随着监管的缺失,行业自律可以促使行业健康的发展。

机会:

1.第三方支付机构布局移动支付,“场景”成为关键词。2014年到2015年,移动支付市场交易规模增长迅猛,其中布局场景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重要举措。继2014年支付宝和财付通双方对高频的线下打车场景展开补贴战后,2015年春节期间双方又开始红包展开“红包大战”,一系列活动培养了用户移动支付的习惯,此外,支付宝和财付通利用用户规模优势,借助O2O的繁荣开始不断拓展商超、餐饮,等线下场景。

2.支付增值服务更加创新化、定制化: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的成熟,很多支付机构开始基于支付业务提供创新的增值服务。在2015年,《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发布,明确第三方支付定位,鼓励支付机构发展通道业务。一些计划通过账户开展金融业务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开始将业务战略回归至支付通道上,同时在支付增值服务上进行更为定制化的创新。未来,对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来讲,创新定制化的增值服务仍将是努力发展和挖掘的。

3.个人征信大数据:随着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基于第三方支付账户累积的交易数据让许多支付机构看到了新的价值。2015年1月5日,央行印发《关于做好个人征信业务准备工作的通知》,要求芝麻信用管理有限公司、腾讯征信有限公司、拉卡拉征信等八家机构做好个人征信业务的准备工作,准备时间为六个月。截至年底,个人征信牌照仍未发放。个人征信业务是拥有个人用户大量数据的支付机构大力拓展的方向,征信行业将迎来“互联网+征信”时代。

4.电子商务市场体量日益庞大,第三方支付开展国际业务

5.依托在线理财开拓新的业务

6.转型提供B2B金融服务

2.1.2.市场规模

2016Q1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交易规模达到40584.3亿元,同比增长67%,环比增长14.4%。在线支付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成熟期,交易规模虽然一直在增长,但是增速一直比较平稳。随着智能终端和4g的使用用户越来越多,移动支付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4张图片
数据来自艾瑞咨询

2.1.3.应用场景构成

2016Q1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结构中,基金占比21.9%,网络购物占比14.2%,航空客票占比8.1%,电商B2B占比4.3%,电信缴费占比3.2%,网络游戏占比1.8%。

移动端的快速发展对电商互联网交易规模产生较大的分流,因此行业交易规模环比下降较快;基金申购市场的逐渐成熟和稳定,以及互联网理财的不断普及和渗透,促使基金申购总体交易规模不断上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娱乐产业有着较高的需求,电脑端游戏依然是主流,游戏场景一直是互联网支付场景的主力。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5张图片
数据来自艾瑞咨询

2.2发展趋势预测

2.2.1互联网在线支付发展趋势

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速,2015年同比上涨55%,涨幅比2014年高4.4个百分点。预计未来3年,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涨幅将有所放缓,2018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交易规模或将达到33.51万亿元人民币。

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进入成熟期,未来市场规模增速趋于平缓,市场格局保持稳定。互联网在线支付市场经过多年发展已较为成熟,增幅逐步放缓,市场规模进入稳定增长状态。此外,互联网在线市场竞争格局也将保持相对稳定,支付宝、财付通、中国银联仍将占据第三方互联网在线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前三名。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6张图片
数据来自易观国际

2.2.2移动端支付发展趋势

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全年市场交易规模达到16.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上涨104.2%,预计至2018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达到52.11万亿元人民币。

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市场将有更多的参与者加入,但对于整体竞争格局影响不大。对于移动支付来说,线下市场比线上更富有潜力。随着移动支付接入的线下消费场景变得丰富,移动支付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此外,线下支付市场的巨大前景正吸引着众多商家不断涌入,除传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相继入场外,手机厂商、通信运营商、传统商业银行也在努力布局。由于支付宝、微信支付有大量的活跃用户,且经过近两年多对用户习惯的培养,未来第三方移动支付市场仍由支付宝和财付通占据主导地位,其他支付机构分食剩余市场份额。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7张图片
数据来自易观国际

3.行业生态


3.1产业链生态图谱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8张图片
数据来源:智研数据中心整理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9张图片

3.2产业链上下游

央行于 2010 年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 标志着央行认可了第三方支付机构的行业地位,并于次年开始发放第三方支付牌照,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式纳入央行金融监管体系。 根据《办法》规定,支付行业实际上分为三大子行业,一是网络支付,二是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三是银行卡收单, 依据所获牌照支付牌照不同,第三方支付公司主要涵盖以上业务中的一项或多项。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10张图片
数据来源:证券公司研报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产业链

第三方移动支付的产业链,一端连着用户,另一端连着商家。用户通过智能终端(手机/手表/手环),智能终端里头带有芯片和近距离通信支付功能,和支付平台连接。第三方支付机构既是通道又是平台,连接商家和用户,形成良性循环,近端支付通过二维码支付、声波支付、指纹等生物识别技术进行支付,其中软硬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支撑,提供SIM卡、芯片、手机终端、智能POS机等;银行/银联、清算中心提供银行账户、支付清算等功能。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11张图片
来源比达咨询


3.3行业市场份额

3.3.1在线支付市场份额

2015年支付宝移动端支付大力发展,导致PC端的用户粘性不断下降,互联网交易规模增速有所放缓,相较于2014年,支付宝2015年市场份额降至47.5%;2015年财付通金融战略升级,构建开放合作平台,依托微信和QQ社交工具,拓展支付场景,将移动支付与互联网支付相结合,为用户进行全方位的支付理财服务,并取得了较不错的成绩,2015年市场份额占20%;京东拥有以支付为基础的七大业务线,结合自身电商优势,加快互联网金融的布局,拓展京东金融版图,2015年京东支付市场份额占2.0%,未来将更具发展潜力;2015年P2P行业面临行业监管和规范化发展,但整体交易规模仍呈现出较高增长,汇付天下、易宝支付及宝付因此获得较快增长;作为电商巨头之一的苏宁,也在积极拓展金融板块,易付宝作为其底层支付,获得较快的发展,2015年市场份额占1.2%。

此外,各支付企业深耕于航旅、电商B2B、供应链、互联网金融等领域,如易宝支付、快钱、中金支付等,为B端企业提供较为完善第三方支付宝行业解决方案,帮助企业提高支付效率,加强对资金的管理,不仅有助于促进行业支付水平的提高,也有助于提升支付企业自身的服务水平,扩大自身在行业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12张图片
数据来自艾瑞咨询

3.3.2移动支付市场份额

2015年中国第三方移动支付交易规模市场份额中,支付宝72.9%居首,财付通(微信+手Q)17.4%位第二,拉卡拉3%排第三,百度钱包和易宝支付均在1%以上,分别为2.2%、1.5%;快钱、平安付、京东支付、连连支付相对较小。

支付宝由于其电商业务和金融业务的支撑,以及线下场景的开拓,使其遥遥领先;而财付通则是以连接器的方式,连接各行各业,如打车、餐饮、理财等,使其得到增长;拉卡拉依托其线下社区电商和金融业务;百度钱包则是手机百度、百度糯米、百度地图、91助手等14款用户过亿APP的入口流量打通,使其在电影票、餐饮等O2O领域得到发展;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易宝支付,由于其在航旅行业的优势,另外就是金融业务的全面发展,如:网络借贷、金融超市、众筹、金融超市等,还有其购物场景的合作,使其得到快速发展。这本质上是通道业务的快速发展,由于其传统行业加速互联网化,而支付是其构建业务的闭环,同时数据即商业机密,使得传统大厂商或中型企业选择除支付宝和财付通之外相对成熟的第三方支付机构。

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_第13张图片
数据来自比达咨询


4.商业模式


4.1商业模式-移动支付

近年来,第三方移动支付在国内得到快速发展,无论是远程支付,还是近场支付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商业模式,远程支付商业模式已较为成熟,但是多数近场支付商业模式仍在探索阶段,目前国内呈现出以互联网公司的扫码支付和NFC支付两大体系,尚未完全走向稳定和成熟。

4.1.1主流第三方移动支付商业模式概述

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虽然都借助手机/手表/手环介质完成支付交易,且出现了相互融合的端倪,但由于两者在技术实现方式、业务规则及参与方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其商业模式也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4.1.2国内市场第三方远程支付商业模式现状

第三方支付机构主导的模式是一些具有实力的第三方经济体通过与不同的银行进行签约的方式提供交易平台,而整个交易也在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介入下责任明晰,分工明确。银行作为资金的供给方,保障资金的按时给付;运营商作为信息的传输渠道,向第三方机构以及银行发出指令;第三方平台则充当中介保障交易的顺利完成。这种商业模式在推广能力、技术研发能力、资金运作能力等方面,都要求平台运营商具有很高的行业号召力。主要的盈利方式是服务收益(接入费、服务费、交易佣金),还有就是沉淀资金的利息,另外就是具有了用户个人信息及交易记录,渗透到精准营销和征信领域。

4.1.3国外及国内市场近场支付商业模式现状

从全球市场来看,根据品牌归属的不同,主流的近场支付商业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卡组织主导模式、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主导模式,目前国内演变为互联网支付机构主导模式、银联旗下公司主导模式、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三大类。

1.互联网支付机构二维码模式

线下二维码支付打破了支付清算模式经典的卡组织、银行、商户、持卡人“四方关系”,影响到银联的分润, 形成线下收单线上化

用户通过手机客户端扫拍二维码,便可实现与商家的支付结算,目前二维码支付已广泛应用到餐饮、网购、电影、旅游、汽车等行业。

2. 卡组织公司主导NFC模式

卡组织是近场支付的品牌运营方,银行卡账户作为主要的支付账户,以支付转接清算通道和线下POS受理网络为核心竞争力,面向用户,整合产业链的上下游相关资源,提供近场支付服务。

该模式主要参与方及其职责与传统银行卡交易模式基本一致,收益来源主要是特约商户提供的支付交易佣金,且该佣金的定价规则与传统的POS收单业务类似。分润也与传统的银行卡交易佣金分润方式类似,按照卡组织定义的分润规则,由商业银行、卡组织和收单机构进行分润。

该模式银联虽然很早就有推广,但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其产业链过长,涉及手机厂商、芯片厂商、TSM平台商及系统集成方等,各方的诉求不同,难以形成合力,同时POS换代成本过高。今年银联成立了单独事业部并开展了一系列促销活动,近期银联联姻Apple Pay、Samsung Pay,无疑是想要联手银行、手机供应商,以NFC移动支付来对抗目前主流的支付宝、微信支付等二维码支付体系。

3.移动运营商主导模式

该模式中,移动运营商成为业务的品牌运营方,如日本的 NTTDoCoMo推出的ID,英国Orange推出的QuickTap等。在账户类型方面,一般有两类:一是银行卡账户,二是移动运营商自有的预付卡账户(非话费账户)。与卡组织主导模式情况类似,主要收益来源同样为特约商户提供的支付交易佣金,移动运营商、商业银行、卡组织、收单机构按照所协商的分润方式进行分润。此外,移动运营商还可通过出售NFC手机、出租SIM卡空间等方式获取收益

对移动运营商而言,近场支付业务是一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且粘性较强的增值业务,全球范围内大部分移动运营商均开展了此项业务,如日本NTTDoCoMo、KDDI、软银,韩国的 SKT,法国的Orange,英国沃达丰、O2、EverythingEverywhere,德国电信,西班牙Telefonica及国内的三大电信运营商等。但是,从市场发展来看,仅日本NTTDoCoMo的ID和韩国的SKT获得了较好的发展,其余的均处于试点或起步阶段。国内主要是因为NFC普及率低、用户习惯培养不足,发展也处于布局阶段。

目前国内的三大运营商分别推出了和包、沃支付、翼支付,主要业务为话费、流量等通讯业务的充值,另外还包括便利店、商场、公交、地铁等线下消费,随着Apple pay和Samsung Pay的进入,消费习惯的培养,运营商也将迎来高速发展。

4.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主导模式

手机操作系统平台以其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控制力为核心优势,切入近场支付领域,如GoogleWallet、微软的WalletHub等。该模式的账户类型也主要有两类:一是银行卡账户,二是手机操作系统平台的预付卡账户。收益来源和分润模式方面与美国ISIS等公司的模式类似,区别在于 GoogleWallet并不向发卡机构收取芯片空间的租赁费,也不从支付业务本身获取收益,仅从广告业务获取收益。

以谷歌为代表的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平台商正利用其对手机操作系统的掌控,逐渐进入移动支付业务领域。虽然,GoogleWallet自2011年5月推出以来发展并不顺利,用户规模较少、发卡机构仍仅花旗银行一家,但不可否认该模式对谷歌及传统的支付机构均较为有利,在共同推动近场支付业务发展的同时, 各参与方都按照原有的业务模式获取相应收益。

而谷歌在今年6月也推出了GoogleWallet的优化方案,其中重要的一项为简化发卡机构接入GoogleWallet的API接口流程,这将大大促进各发卡机构加入GoogleWallet平台,解决其合作发卡机构资源匮乏的问题,预计对GoogleWallet的快速发展将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4.2盈利模式

第三方支付平台有如下几种盈利模式:

1.手续费。即第三方支付向用户收取手续费与向银行支付的手续费之差。无论是线上的支付宝还是先下的拉卡拉,手续费都是其传统的盈利模式之一。其中针对个人的主要有转账(至银行卡),提现,缴费,短信安全提示以及外币支付等等。针对企业的主要有安放POS机,为企业提供查询、对账、追收及退款等清算交易相关的服务手续费。手续费的区间一般在0.08%-1.25%之间。但是,这种盈利方式技术含量较低,边际利润也较低,第三方支付平台只能通过增大交易流量来增加收入。

2.广告费。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的互联网平台以及移动客户端,都会收取各种商户的广告费用。

3.沉淀资金的利息收入。这里的沉淀资金也就是,《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管理办法》中所称的备付金–是指支付机构为办理客户委托的支付业务而实际收到的预收货币代付资金。其中风险准备金比例不得低于其银行账户利息所得10%,这也就意味着第三方支付机构最多可以获得90%的利息收入。在以活期存款形式的客户备付金满足日常支付业务的需要后,其他客户备付金可以“以活期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通知存款、协定存款或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形式”存放,但”期限不得超过3个月”。这意味着,部分客户备付金可转成为期3个月的单位定期存款。支付宝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这部分收入占支付宝平台收入的5%。但是,如果拥有预付卡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将能够更好的实现资金沉淀,那么沉淀的资金可以占到当年发卡额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按照4%-5%的协议存款率,和0.78%的手续费来估算,这部分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4.服务费。这里所指的服务费是指第三方支付平台为其客户提出支付解决方案,提供支付系统以及各种增值服务。这也应该是第三方支付平台最核心的盈利模式。前三种盈利模式在不同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之间具有同质性,无法将不同的平台区分开来,不能体现平台的竞争优势。因而,第三方支付平台企业必须通过为客户提供安全、便捷、高效、成本较低的支付解决方案来提升其产品溢价,吸引更多客户,获得企业核心竞争力。

5.结论分析


1.移动端支付

2015年支付在线上增长相对放缓后,开始快速扩张线下场景,此时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带动了O2O的快速发展,而支付打通O2O闭环,使得线下场景得以迅速扩张,原有的线下市场格局遭到冲击。使得银联联合苹果和三星支付进行NFC支付,同时开展HCE云端服务平台建设,具有一定竞争力;同时NFC支付也有运营商的参与,线下市场还会有相应变化。另外,在HCE相对成熟后,其第三方支付机构预计也会在二维码、声波等支付之外同时使用HCE支付技术。在整体的竞争中将会加速洗牌,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的生态竞争,使得准入门槛也相应上升。

2.场景支付

1.线下支付:线下2015年第三方支付在商超和餐饮领域均已进行大规模扩张,2016年竞争只会更激烈。虽然都是最基本的服务,属于通道业务,但通道能力决定移动支付玩家场景的扩张能力,比如未来或向信贷、理财等场景延伸,决定其前景的关键因素是通道业务的表现,只有足够的交易规模和用户量,才能在通道基础上叠加场景;另外随着以银联为代表的苹果和三星NFC支付进入,对于商超和餐饮这些热门场景只会更激烈。

2.场景金融:场景金融是未来移动支付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场景来自于应用场景的拓展,金融则来自于对用户数据的深入挖掘分析。简单的支付工具已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希望通过支付平台更方便地获取服务,谁能为用户提供更多增值服务,谁将赢得发展先机,场景消费将成为生态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实现场景金融的前提是用户消费数据完整,移动支付企业任重道远,首要任务是扩大市场规模和增强用户粘性。所以,2016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仍将继续拓展线下场景,与更多商户合作以增加用户留存率和使用频率,同时展开大数据挖掘建设征信体系,最终构建良性循环的金融生态圈。2015年在理财、众筹等领域已相对成熟情况下,将会逐步拓展到银行、消费金融、征信等领域。

3.支付的交易数据

数据即资产,数据即商业机密,数据即新世界货币,随着传统的大企业“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必然会有部分业务使用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服务,而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本来竞争激烈的支付机构中将会是强者恒强的结果。

重点企业分析详见下一篇--产品分析



注明:此文为本人用于了解第三方支付行业趋势和现状所用,非商业用途。资料和图片收集于网络,部分资料来源于易观国际,艾瑞咨询,36大数据,比达咨询。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方支付行业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