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科学与技术的边缘

       如果经常上科学网博客,会经常看到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们批判中国的科研体系,类似的言论很多,如“一流的本科,二流硕士,三流博士”,“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但学生却以出国为荣”,“看不起自己培养的研究生”,“青年教师生存的艰难”,“大学的官本位”,“导师的放羊式管理,研究生的自生自灭与自学成才”。看到这些很是心酸,若干年前,一腔热血,想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去追逐理想,追逐不到只能立足现实,如今,虽然多篇SCI二区三区论文,却真的厌倦了,无论从理想还是现实的角度。

       天朝是一个奇怪的地方,一切东西都能发展出自己的特色。有个长江学者刚回国时是鄙视垃圾论文的,非本专业主流期刊即垃圾论文,然而回国多年,观念变了,认为只要对评职称,获学位有用的论文就不是垃圾论文,入乡随俗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坚持不写垃圾论文,手下的研究生毕业,青年教师评职称都会成为问题。非常经典的例子,科研管理多简单,数数sci就好了。根据“劣币驱逐良币”理论,在这样的学术土壤中做研究是十分危险的。而且在这里,很多必需品都是贵的,只有知识是廉价的,很无奈。

       好在自己有一定的技术能力,也更喜欢解决更现实的问题,决定跳出这个圈子。做研究,但不为发论文做研究。有点理想主义,我相信人是自由的,在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如今站在科学与技术的边缘,知道自己踏出一步后,无数的东西要重新积累,所有评价体系都会改变,自己还是要开开心心的踏出这一步,最坏不过是从头再来罢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