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室情结

从农村出来的人,对图书室总没有那么大的感受。但是,读过大学的人,总会有一份图书室情结。

周五,因为对面的小姑娘要参加教学比赛,我给她提了个建议,去学校图书室找些资料作为备用吧。于是,我跟图书管理员约好了,中午过去找资料。也许学校里的图书室,也就我在写论文、做课题,或者写一些材料时常常去看看吧。

这两年,借着一个图书检查的机遇,给学校图书馆征订了好多的专业杂志,各个学科的教学参考类的书籍,每年虽然花在选择杂志报刊上的时间和精力多了一些,可是看是图书室越来越像样,也是挺高兴的。

在刚读大学时,虽然读的是台师,但我挺喜欢老台师的布局的,一进校门,眼睛所见最深处便是图书馆,虽然不大,但是藏书也颇丰。至少,我需要的文学类著名杂志基本上都有了。还记得二楼是借书室,我们每人都有一张借书证,中文系的最牛,每月借的七本可以有五本是小说,两本是理论书,其他系的同学都特别羡慕。我因为从小生长在农村,家里并没有读书的氛围,初中高中根本就没有进过图书馆,所以特别珍惜,一个作家一个作家地啃过去,真想读尽图书馆中的书呢。记得苏轼曾有一副对联,说是“发愤识遍人间字,立志读尽天下书”。我可是连二学楼的文学家的一栏都读不完呢,只能是望书兴叹了。但周末,我最喜欢的还是泡图书馆。

当时图书馆的三楼是我最喜欢的去处,上楼梯的右边是杂志阅览室。没课的下午或晚上,在那里拿一本杂志慢慢地翻看,好不惬意。而且,我特别喜欢图书馆的桌子,宽大而舒适,无论是看书写字都很舒服。左边是杂志资料室,每次写论文时,都会去这里查找资料,这里的杂志按目录,编好了很多小盒子,记得在盒子里查找时,我总是想到自己就像小时候算命先生有带着一只小鸟,小鸟会从盒子里叼出一张象征你命运的纸牌来。而我的搜索能力还可以,往往同学们还没有找到的资料,我很快就搜索到了。然后找到那本厚厚的杂志,翻到那一页,那旁边就有一台复印机,复印很便宜,几分钱一张,一元钱就可以复印一大堆来。

后来去浙师大读在职研究生,只可惜真正在那里读的时间不多,一年就那么几个星期。浙师大的校园大,图书馆也远,所以也没有去几次,也都是在写论文时去找找资料,和网上登录也差不多,没有那么惬意地坐在那里好好泡图书馆。

工作后,也曾在温岭图书馆办了几张卡,但是,总找不到大学图书馆的氛围。一方面,我喜欢的书找不到,在架上的,也往往是一些通俗小说之类的,可能是受众群不一样吧。专业理论的杂志了不多,如果写论文去那里根本没办法找资料,不过值得赞赏的是图书馆总算买了知网的权益,只要是温岭的IP就可以免费下载,但这仅仅针对城关,乡下并未能享受到,难道这也要城乡区别吗?害得我每次找资料一定要周末回家下载好全部,然后才能到学校里去用。图书馆里的位置也是特别地少,每次去的时候,总是坐满了人,根本没有空余,好几次还是席地而坐了,那样看书很不舒服。

真希望政府能够推进全民阅读,建几个像样的书吧,给民众一个阅读的空间。


图书室情结_第1张图片
爱尔兰都柏林圣三一学院图书馆,这辈子能去一趟也无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图书室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