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864年7月19日,正午时分,清军与太平军的决战进入了最关键的时刻。
太平门外,随着曾国荃一声攻城令下,爆破声震耳欲聋,整个南京城都被摇动了。城墙被掀开了约20多丈的缺口,杀红了眼的湘军吼出汹涌的气势,挥动着武器像潮水一样涌向了城内。
曾国荃又称“九帅”,是湘军统帅中最厉害的人物,“挥金如土,杀人如麻”是他给自己的标签。多年打战有个习惯,每攻下一城,他都会给手下的士兵放假三天,任由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南京城的百姓遭殃了。曾国藩幕僚赵烈文在《能静居日记》中这样描述当日的情形:“沿街死尸十之九皆老者。其幼孩未满二三岁者亦斫戮以为戏,匍匐道上。妇女四十岁以下者一人俱无,老者无不负伤,或十余刀,数十刀……”后有幸存者回忆:“昨夜诸侯今庶人,江宁民家尽死人。一破城,见人即杀,见屋即烧,子女玉帛扫数入于湘军,而金陵遂永穷矣。”
当天傍晚,南京城九门皆破,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宣告这场中国近代影响最大、波及最广的农民起义彻底失败。
然而,杀了多少人不重要,重要的是决不能放过恶贼头子洪秀全。然而搜寻了十多天,还没能找到他的下落。直到7月30日,湘军总兵熊登武从天王府一个宫女那里得到消息,洪秀全早在4月就已经死了。
“他以为死了就一了百了吗?我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曾国荃凶悍的眼神,冒着泛红的雾气,闪烁着毒蛇般的寒光。
在宫女的带领下,他们在天王府地下宫殿一座假山里找到了洪秀全的尸身。尸身上穿着龙袍,还裹了十几层厚布,大家将厚布扯掉,给统帅验看。当时曾国藩也在场,他后来在日记中写下了这位起义领袖最后的模样:“胡须微白可数,头秃无发,左臂股左膀尚有肉,遍身用黄缎绣龙袍包裹。”
人既已死,岂可死后安生?曾国荃命湘勇把洪秀全的遗体拖到长江边,先戮尸,后浇油焚烧,最后将骨灰填入火炮,发射出去,散入江中。挫骨扬灰,灰飞烟灭,这就是谋逆者应有的下场。
伴着黄白腥烫的骨粉撒落江面,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感在曾国荃的心里涤荡开来。
“天京既克,首功非我九帅莫属,凭谁都夺不走。”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骨粉浮在江面上,很快就引来一群鱼儿啄食。
二
同治二年(1863)十月,李鸿章攻克苏州,次年二月,左宗棠收复杭州。眼看太平天国大势已去,只留下了孤岛天京。攻打天京的,是曾国藩之弟,曾国荃。
战报到了两宫太后那里,当时掌权的慈禧,以同治的名义给曾国藩发来急电:南京城大而坚,围攻不易,恐各营将士号令不一,心志难齐,命亲自前往督办,以便迅速攻下南京。
慈禧的意思很明显,叫曾国藩把李鸿章、左宗棠调来南京,三军合击,速战速决,以免夜长梦多。
李鸿章攻克苏州,只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因为李家军装备先进,有一支洋枪队,即戈登的常胜军,左宗棠也有洋枪队常捷军,两支队伍都有重型火炮,所以攻城时威力十足,杀伤力极大。而曾国荃打天京,没有重型火炮助力,用的还是土法子:挖地道,埋火药。先把城墙炸个缺口,士兵们一拥而入,进城杀掠。其实这种打法早在唐朝就有了,宋朝已经非常普遍。可是现在是清末,曾国荃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了。
南京城外城周围96里,是明太祖朱元璋立国时亲自验收的基建工程,城基是花岗石,城墙是特制的巨砖,外面再涂上用石灰和江米饭捣成的浆,坚固无比。洪秀全占领南京之后又进行了加固防护,加上太平天国所有精锐力量都在这里,所以异常难攻。
因为曾国荃擅长以挖洞包围法打战,所以他有个绰号,叫“曾铁桶”。然而挖地道也是个技术活,必须离城老远开挖,一直绵延至南京城下。地洞深度最难掌握,挖得深了,没法炸开城墙,挖浅了那挖开的一线草就会变得枯黄,而周围又都是青草,这就相当于向太平军报告军情,忠王李秀成站在城头上看得一清二楚,待湘军挖得差不多了,他命人熏以毒烟,灌以沸汤,再一炮轰下去,黄土塌方,便成了他们的墓穴。所以曾国荃的部队挖了大半年,耗费炸药十几万斤,牺牲工兵两千多,南京城仍然毫发无伤。
不过曾国荃倒是无所谓,反正我的人马已经把南京孤城团团围住,就算围而不打,拼消耗,熬个一年半载,城里弹尽粮绝,南京城也照样是我的囊中之物。可是不曾想,他能等,慈禧那边却急了。毕竟从咸丰帝时期,太平天国就是朝廷的心腹大患,这一场农民起义一闹就是十几年,闹到咸丰帝一命呜呼了,他们还在负隅顽抗。所以,慈禧给曾国藩发电报,就是希望集合优势兵力,尽早拿下南京城,大家都等不及了。
朝廷的意思曾国藩不敢违抗,他赶紧将作战令发给李鸿章。很快,李鸿章回电了,他说苏州、常州虽然已经打下了,可是部队要休整,我们刚打了恶仗,要养精蓄锐,何况正值盛夏,炮弹易发热,洋枪连发三四次则红,多则炸裂,就算人不休整,洋枪洋炮也要休息。
眼看曾国藩调不动李鸿章,没过多久,同治帝的作战令绕过司令曾国藩,直接到了旅团。大意是说,南京形式紧迫,发、捻蓄意东趋,迟了恐怕牵动全局,李鸿章岂能坐视不理!朕要求李鸿章立即派遣数千劲旅与得力炮队赶赴南京,与曾国荃会师。
李鸿章跟朝廷回电:部队休整了,战士们的体力也确实恢复了,但是现在情况有变,左宗棠围攻长兴,敌人还没彻底肃清,我要去协战,等我们把这里的敌人消灭干净了,再一起去助攻南京,这样才没有后顾之忧。
三
李鸿章连番不听曾国藩的军令,违抗同治的圣旨,是因为他怕死,抑或和曾国荃有过节吗?
当然不是,他迁延不进,其实是想帮曾国荃的忙。
曾国荃在南京辛辛苦苦打了两年的仗,眼看就要拿下,如若李鸿章带着炮队来,一炮轰开了南京城,那攻克太平天国首都的首功算谁的?虽然皇上的圣旨里写得清清楚楚,要大家和衷共济,如能迅速拿下南京,要同膺懋赏。然而论功总有大小先后之分,曾国荃早就下了决心,要达直捣金陵的殊勋。李鸿章打算给恩师曾国藩这个天大的人情,帮助曾国荃独得首功。
早在1864年2月,曾国荃的部下就将南京城围得水泄不通。然而接下来的五个月里,任曾部使出浑身解数,南京城就是岿然不动。直至7月19日午后,曾国荃心腹大将李臣典点燃了埋在南京城墙下面的三万斤火药,整个南京被摇动了:“但闻地中隐隐若雷声,约一点钟之久。忽闻霹雳砰訇,如天崩地圻之声。墙垣二十馀丈随烟直上……”,城墙终于被炸开了一道口子,墙垣飞离地面二十多丈,湘军入城烧杀抢掠三日,洪秀全早已身亡,其子洪福瑱焚死,李秀成被俘,很快被凌迟,大江南北的洪军虽多,失却凭依,不战自溃,洪杨之乱,后患尽除。
剿灭太平天国,应归功于曾国藩的调度有方,曾国荃及各将士的踊跃用命。清朝没有文臣封王封公的先例,最后封曾国藩为一等侯,锡以假名,号为“毅勇”;曾国荃的爵位次一等,赏太子少保衔,封一等威毅伯,赐双眼花翎。曾国藩的侯爵世袭罔替,其余的都是及身而止。
曾国荃之所以能获得殊荣,就是他一人独得南京首功之故。
李鸿章不帮助,正中了曾国荃的下怀。对此事,曾国藩曾公开表态:“何必全克而后为美名哉?人又何必占天下第一真美名哉?”当然,这只是公开表态,他在给弟弟的私信里又是另一番态度:“弟若一人苦挣苦支,不愿外人来搅局,则飞速复函。余不得弟信,断不轻奏先报。”
直到这里,我们才看出来,还是曾国藩手段高明。他给李鸿章下达命令,那是给外人看的,给朝廷看的,实则这哥俩在唱双簧。一方面,他要顾全大局,避免皇帝怪罪,这是表面上的;另一方面,成全弟弟独得首功,这才是他的真实想法。
后来李鸿章到南京对曾国藩和曾国荃表示祝贺,曾国藩远远地就去迎接。曾国荃劝哥哥不要失了身份,被曾国藩严厉地批评了一顿:“南京城破是大势,李鸿章按兵不动,实为大度胸怀。倘若出兵必分你的功劳,引起你们两军不和,影响大业……”
曾国荃拼命争功,李鸿章刻意谦让。这官场的是是非非,还是曾国藩看得透彻。
但话说回来,李鸿章不争曾国荃之功,等于跟曾国藩搞好了关系,得到让功的美誉,更得了实实在在的仕途好处。如此看来,李鸿章才是有大智慧的人。
耗费时效的战争,同时也在耗费着人命。一将功成万骨枯。封官加爵背后,是不惜数以万计将士性命的残酷。事费百倍,最终,功成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