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的初恋是听着无印良品的歌走过来的?

与青春有关的记忆,爱情和音乐是两大永恒主题。

说起无印良品,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那个来自日本的某品牌。

不过今天要说的这个“无印良品”,他们所贩卖的并不是什么杂货,而是两个年轻人满溢的才华和纯净的嗓音,他们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人创作组合无印良品,由王光良和黄品冠组成。

有多少人的初恋是听着无印良品的歌走过来的?_第1张图片

可能会有人好奇,为什么写给一路有家驹的文章,不是黄家驹和Beyond,却写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无印良品?他们连乐队都算不上,仅仅只是个演唱组合。原因很简单,每一个认真做音乐的人都值得被记录,更何况我听无印良品的时间几乎和听Beyond一样长,他们也陪伴了我的整个青春。

我是个只听歌不迷人的好同志,关于光良和品冠的琐事经历,从没有过多去关注,甚至都不敢以他们的歌迷身份自居。今天,只想单纯谈谈他们的音乐和我个人的故事。

初次听到无印良品,应该是在1998或1999那两年。当时为了缓解学业压力,晚上经常躲在被窝里偷偷听收音机。幸好那时的电台没有太多肉隐肉现的午夜悄悄话,DJ们大多喜欢聊年轻人的感情烦恼,扮演着知心大姐/大哥的角色,并适时将一些应景的情歌穿插在其中。

好像是某天晚上,一个女孩子打电话到电台倾诉她和恋人之间的甜蜜,DJ随手推送了无印良品的「身边」。这首曲风轻松明快,调调和歌词朗朗上口的歌立即吸引了我,尤其是其中的两把男嗓,一个清澈干净,另一个温暖醇真,他们和声的时候,让人听起来好像每一个毛孔都很开心。

转天,不再犹豫,立刻去买了他们的磁带,然后一首首地听下去,越听越喜欢,由此入坑。

有多少人的初恋是听着无印良品的歌走过来的?_第2张图片

当时正面临高考即将到来的重压,我却作死地经历着人生的第一次情动。对方虽然不可能像「身边」歌词里的那种二十四孝男友,但也算小暖男一枚,很阳光,很体贴。可能是因为他的缘故,相比之下,我对品冠会更加偏爱一点,光良给我的感觉更像一个品学兼优的高冷学霸,那可不是我的菜。

背着家长和老师,第一次谈一场不合时宜的恋爱,两个人都显得小心翼翼。没有手机的年代,情书成了互诉衷肠的唯一工具。我很喜欢抄上一段不那么肉麻,又能描述彼此状态的歌词来表达心情,其中以无印良品歌词的出现频率最高。

“摊开你的掌心,让我看看你,玄之又玄的秘密,看看里面是不是真的有我有你”

“在情感的国度,我只为你赴,纵然你身边陌生的脸,扰乱我们的脚步,我不在乎,追逐你的全部”

这些现在读一下都会脸红的歌词,当时竟然用得那么溜。

恋爱中有浓得化不开的甜,自然也有难以下咽的苦。我非常害怕闹矛盾,因为我不是那种可以轻易走出负面情绪的人。在一次吵架后,他竟然给我抄了一整首「多心」的歌词,让一场小风波得以烟消云散。

和无印良品解散的结局一样,我的初恋最后也是无疾而终。这么多年后,无印良品的歌还躺在我的歌单里,但是当初和我用同一副耳机听歌的那个男生,早已了无音讯。在后无印良品时代,我听到品冠的个人作品《后来的我们》时,感慨时过境迁,往事随风飘远。

两人各自单飞后,品冠继续用一把暖嗓陪伴着我的后青春时代。他率先发力,推出的第一张个人专辑《疼你的责任》表现不俗,同名主打歌是直接能把人暖哭的那种。「最佳品牌」和「刘德华」两首搞怪的歌将他的逗逼特性暴露无疑。这样又萌又暖的男生,试问哪个女生能抗拒得了?

有多少人的初恋是听着无印良品的歌走过来的?_第3张图片

同期滚石唱片还发行了一张《自创品牌》专辑,将品冠出道以来个人作曲的几首经典作品收录其中。多年以后,我重新听那首由李宗盛填词,黄品源、黄品冠共同作曲并演唱的「征婚启事」时才恍然大悟,原来在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尝试将雷鬼的味道揉进歌里了。

紧随品冠其后,光良也推出了《第一次个人创作专辑》,没错,这就是专辑的名字。这张专辑主打歌「第一次」的MV,光良坐在钢琴前边弹边唱的形象给人印象超深,萧淑慎扮演了一个充满小心机的鬼马精灵女主,她迅速成了许多男生心中的白月光。

话说光良品冠的MV可是那个年代的招牌,戳中过无数年轻人的心,是不是也包括你?

光良的这张专辑,个人更喜欢「朋友首日封」这首歌,整首歌编曲很有层次,和声也非常有设计感,很耐听,多年后听起来还是会很感动。

凭心而论,虽然两人的才华旗鼓相当,可若是单论作曲能力,光良确实略胜一筹。即使你没有听过他的个人作品,也一定知道「勇气」吧?勇气正是光良作曲,马籍华人歌手梁静茹演唱的,轻松火遍大江南北。随后他推出的「童话」、「约定」等单曲也都是大热门。

有多少人的初恋是听着无印良品的歌走过来的?_第4张图片

这些年,光良和品冠一直没有放弃做音乐,尽管这个时代早已不属于他们。看着他们参加以飙高音著称的综艺比赛,几乎都是在第一轮就被刷下去,内心既无奈又心疼。

遭遇过类似尴尬的,还有黄贯中,他曾带着用心改编的作品参赛,然而台下的观众根本听不出好在哪里,令人恼火。无泪的遗憾。

想起张亚东在《乐队的夏天》中所说的“因为资源配置的不公平,给乐队的机会太少了,每一个平台都是大明星,流量艺人,非常俗......”在这个流量当道的年代,那些认真的音乐人,生存空间显得越发逼仄。

庆幸在最好的年华遇到Beyond乐队,遇到无印良品,也许是经常听他们的音乐,也许是向往他们身上的少年心性,才让我最终没有成为一个流俗的人,我感恩于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多少人的初恋是听着无印良品的歌走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