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将军白起

读史书的时候喜欢脑补,然后此段脑补的很愉快,于是提笔记之,以此消遣。

话说长平之战后,秦军收获韩国上党(一地名),一路势如破竹直奔赵国都城邯郸而去。范雎害怕将军白起的功劳盖过自己,于是说服秦昭王息鼓宁兵,班师回朝,这边白起正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呢,忽然收到停战的命令,纵有千百般不愿也不得不罢手。气鼓鼓的回去,打听到原来是范雎从中作梗,气得跳脚,逢人就咧咧:“范雎这小子肚里没二两货,赵国自长平后元气大伤,老子不花一个月就能拔了邯郸,王八羔子误大事~~”

由于白起不遗余力的‘宣传’,此话很快就传到秦王耳中,秦王亦是懊悔不已,煮熟的鸭子就这么飞了,简直是岂有此理!拍案怒骂:“你丫的早干嘛去了?现在兵也撤了,地也收了,你开始叫唤了!”秦昭王心疼的一哆嗦,立马命白起举兵打回去。

白起这时候两肩一耸,撂挑子不干了:“王啊,这打战讲究个天时地利人和,当初长平之战赵国大乱,恰好下手,现如今廉颇为将,不好搞啊~~况且刚刚准了人家割地求和,翻脸就不认账了,这样恐怕不太好吧?”

白起说的有条有理,秦王这边自动屏蔽为:“哎呀呀,当初人家要打,您要人家回来,现在人家回来了,您又要人家打回去,这是在调戏人家么,这样恐怕不太好吧?”

都说名将脾气大,这不,还撒娇呢。于是秦王很爽快的把范雎送给白起撒气,范雎得了命,天天很苦逼的蹲在白起家门口等着见他老人家一面,但是,白起傲娇的狠,对于这个背后使绊子的政敌连门都懒得开。

秦王与范雎私下见面,商量着:“白起可是病了?”(老东西,撒完气了赶紧回来打战,爷的台阶也给的够低了,你要是还不好以后也就不用好了)

范雎可怜巴巴道:“生没生病不知道(人家连面都没见上呢),但武安君(白起)看样子是打定主意不为将了。(老家伙,火气这么大,你就一直病着吧,你就一直别见我吧,哼!)

秦昭王非常郁闷的派范雎再去传话,传的 那真是一场史无前例的马屁啊:“昔日楚国地方千里,雄兵百万,将军仅帅数万之众如入无人之境,焚宗庙,迁楚人,何等威风!伊阙交战,将军以少胜多,降服两国,所过之处敌人无不闻秦丧胆。将军的功绩我一直铭记着呢,这次伐赵对你来说不过是小事一桩,你就别推辞了啊亲~”(老东西,老子台阶都铺到这份上了,你赶紧收拾收拾下来得了,别蹬鼻子上脸了。)

白起还真是个实诚的,谦虚的嘚吧嘚吧,死活不愿意下:“王,表酱紫,虽然你们可能认为我很神,但我其实真的没那么神,那些战役都是有缝可钻,你看,楚国那是他朝纲混乱小人横行,我才以此建功,韩魏那是人家不齐心谁都不想当炮灰,我就把他们都干掉了,不好意思啊,赵国我真打不下来。”

打不下来你之前嘚吧个屁啊!秦昭王饶是自诩心胸宽广,一辈子以招贤纳士为己任,也未曾见过这样又臭又硬的手下,是个佛都能憋出三丈火来。于是存心要压压白起的傲气,放出话来:“这白起居高自傲,目中无人,我堂堂秦国岂是无人,要不是看他一直为秦兢兢业业,老子才不稀罕他呢,不当将军是吧,当日王齕能打下长平,难道不如他吗?”

由此可见秦王是气疯了,都开始睁着眼说瞎话了。长平之战虽然明面上挂帅王齕,但白起作为一张给敌人惊喜的底牌一直操纵着整个战役,可谓运筹帷幄 谈笑间决算千里了。当最后关头,白起一亮名号,赵将赵括是吓得屁滚尿流,秦军没费吹灰之力俘虏赵军四十万。如今秦王怒极,功劳全算王齕头上了。

秦王增兵十万助王齕围攻邯郸,历时五月仍未能攻下,秦王很失望,这时候他可能已经意识到白起是对的了。秦王并不是一个冒进毛躁的人,不然当初也不可能在长平大捷后下令撤兵,但,他不能停下!

因为现在有个人在他背后掐着两撇小胡子得意洋洋,逢人就自夸:“看吧看吧,我早就料到赵国打不下来,秦王不听我的,看看现在如何?”有心人告诉范雎,范雎转脸就添油加醋的跟秦王描述了一番。秦王很不开心,没有哪个上司喜欢属下比自己强,尤其这个人还掌握着自己的命脉--军权。你都要功高盖主了,我还混个屁啊~

秦王虽不高兴,但还算有君王的气度,他又亲自找到白起,逼他挂帅,并恐吓他老人家:“你要是不去,我会恨你哦,老子雷轰轰绽放着王霸之气的恨意不是你能承受的哦~~”(你想干嘛?= =。)

白起是多么傲娇啊,小脸一撇,倔强的皱眉:“你杀了我吧。”(所以说,小秦你是想干嘛?简直是脑补过度了喂)我几乎可以想象秦王费了多大的劲才忍住没有掐死(扑倒)小白。

不久,秦王罢了白起的官,贬为士伍。

秦王虽怒,却没办法控制事态不去朝白起所预料的发展,王齕不但没有打下邯郸,反而丢了先前好不容易打下的上党。白忙活一场的秦王郁闷非常,他大概是真的很郁闷吧,如果不是为了从精神上征服白起,他又不是傻子,明知事态不顺还一次又一次增兵邯郸,图什么啊?此时他不迁怒白起迁怒谁?他命白起马上收拾东西滚蛋,不得留在咸阳城。

白起眼中晶莹欲滴,

举目仰望四十五度的天空(喂!):“素闻君王薄情,狡兔死,走狗烹,我为秦打下大半个江山,也该是死的时候了。”话说的淡定,人很不淡定的一路狂奔至杜邮。

话又传到范雎耳中(果然有奸情),连范雎都要叹惋一声白起的犟脾气了。其实范雎也算是个人物了,昔时他在魏国当一个小小门客,被诬陷私通外国,被魏国国相魏齐当众暴打,魏齐在一边喝酒吃肉,他就在一边吃自己的血和被打落的牙齿以及肋骨。后来靠装死避过了暴打,但魏齐绝就绝在把人家打死了丢进厕所还不算还让人排队往他身上撒尿,撒完尿还不算还要人家曝尸荒野,幸亏是曝尸荒野,范雎才能脱逃。后被秦王重用,利用强秦之力杀了魏齐。由此可见,范雎能忍,也并非没有心胸,他能提出远交近攻,抑豪门强公室,也并非没有远见只人,他虽忌惮白起功高,但也绝不愿意看到秦时良将。但,白起走时的那一句话:直指秦王忘恩负义,残害忠良,这样的怨气,被一个用兵如神且执拗顽固的一根经盯上,实在不妙啊。他当年不就是这么逃走后反身就杀回去了么。

范雎不得不除掉白起了,他进言秦王,秦王先是一惊,沉默良久,遂赐利刃。从这里可以看出,秦王即使再怎么不悦,但他其实并没想过真的要杀了白起,白起于江山社稷有功,也是一直追随他的老臣,更是秦国崛起的基石。但他不会再重用他了,君臣间间隙既生,再怎么掩盖也无济于事了,且白起功高盖主却不知收敛,王有所令却不受调配,已经用不得了。既然不能为我所用,自然要毁灭。

白起的结局让人扼腕,这个戎马一生,用兵如神的常胜将军没有战死沙场,而是自刎于杜邮。白起是真英雄,他死前没有抱怨任何人,他只说了那场注定青史留名的战役--长平之战,四十万降兵被他一夜斩杀,血流成河,枯骨成山。他说自己对不起他们,这样的结局算是赔罪了。他一生杀戮成性,鄢城水淹,,坑卒长平,几万,几十万人的性命在他谈笑间灰飞烟灭,所过之处,只留下赤红的血水与头颅堆成的山。他并非善人,所以也未得善终。但他没有化成一将枯骨腐朽于漫漫历史中,他变成了一个神话,他的名字,就代表了四个字,代表了军人的荣耀,他用生命换来的:战无不胜。

后世人谈及白起,归咎他的死因,是因为范雎?还是秦王?或是整个“君要臣死臣焉敢生”的封建礼教?

事实上,范雎不是小人佞臣,秦王亦非昏君暴君,白起是要为自己的牺牲付出责任的。

白起岂无过错?作为大将,秦王收兵他未曾阻止。既已收兵,他却不依不饶扰乱圣心。因其言不慎而出兵,他却拒不挂帅,秦王三番两次给台阶,他不识抬举且口无遮拦,不能不说他居高自傲,刚愎自用。白起虽然心中雄兵百万,却抵不过范雎二三口舌。

人们常以性格耿直,坦率无伪为褒,白起正是这两个词的代言人,但他不像廉颇那样幸运遇上了蔺相如,他的对手是范雎,范雎无意害他,却是三两句话就把他弄死了。这期间的阴差阳错也是引人深思的。以史为鉴,谨记之。

你可能感兴趣的:(秦将军白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