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203-投资人刘芹:为什么我会看好小米模式?

【江湖说️❤️学习日记】

[打卡宝宝]:洋芋.

[打卡日期]:2019/08/07

[累计坚持]:这是我坚持学习的第203天️

[学习内容]:投资人刘芹:为什么我会看好小米模式?


[学习笔记]:

前人的思考,我们的阶梯,欢迎收听“刘润·5分钟商学院”。


《5分钟商学院》的同学们,


大家好!


这次,我为你邀请到了大名鼎鼎的晨兴资本董事总经理,刘芹。他拥有超过18年以上丰富的风险投资经验,专长于媒体,娱乐和服务业等, 精通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相关技术。


在晨兴的早期互联网行业风险投资中,刘芹经常扮演重要角色,他通常都是创业公司的第一轮投资者,目前他主导成功投资的项目有,YY (纳斯达克上市), 凤凰新媒体(纽交所上市), 迅雷(纳斯达克上市), 小米科技,爱屋吉屋 , UCWEB(阿里巴巴收购) , 聚众传媒(分众传媒收购),康盛创想(腾讯收购)等。


本期,他和我们深入分享了很多专业的投资经验,干货满满,感兴趣的同学建议点开文稿仔细阅读,一定会对你非常有启发。


1、学员Tony to ni


刘总投资了小米科技,我们知道,小米的打法是硬件成本价出售,靠软件服务盈利。我个人觉得雷军是目前中国互联网思维实践和探索的第一人。想问刘总,2010年最初雷军和你沟通小米模式时,是怎么说服你的,你对小米模式又是如何理解的?小米模式在未来会有哪些挑战?


决心投资小米,首先是我对雷军有巨大的信心。我认为尽管在2010年,雷军已经被称为成功的企业家和成功的超级天使投资人,但是大家还是极大低估了雷军的能力。


由于我和雷军合作投资多个早期项目,有机会非常紧密地一起工作,我得以看到雷军对自身多年创业过程的反思与复盘,他在通过帮助被投资的公司发展业务的同时,不断提炼并升华出一整套的创业价值观、互联网创新思想、产品观、人才管理观、资本关系等体系化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背后既继承了他在金山创业过程的宝贵经验,又体现了他在金山创业过程诸多不顺背后的反思。


另外,2010年的雷军是站在PC互联网巨人肩膀上的雷军,他没有沉溺于PC互联网的当下,而是站在整个行业发展的视野里,用体系化的方法论重新思考未来,移动互联网绝不是在2010年才进入他的视野,2006年我们已经多次讨论移动互联网的机会,我们还一起投资了UCWEB;我的第一部苹果一代手机,也是雷军送给我的礼物。


因此,早在雷军给我打电话那天晚上之前,我们就已经建立了对移动互联网发展前景的高度共识。当天晚上,雷军告诉我小米的想法时,我们是在探讨这是多大的一件事情,值不值得做,有没有可行性,以及他准备怎么做,会有什么人可能加入,需要多少钱启动。我们沉浸在讨论中,以至于完全忘记了时间。因此,基于我对雷军的熟悉和了解,以及对移动互联网方向的高度认可,我是不需要被说服的。更准确地说,我一直在等待雷军做一件100亿美金的大事。事后,我们才明白,我们都低估了小米的价值。


在我看来,小米公司代表了移动互联网里面一种全新的发展趋势,它最大的突破在于,它是第一个敢于用生态系统的方法,把硬件、操作系统、应用程序、生态系统全部串在一起,用软硬兼施的方式来做用户体验。这样做的难度很大、门槛很高,但跨过去,就能保持较高的壁垒,实现弯道超车的效果,如果继续用传统的打法,就不能和传统大公司竞争。


更具体地讲,只要能保持创新力度,能不断给用户提供最优的性价比和最好的用户体验,就能长期拥有这些用户,获得他们支持,就能通过向他们提供丰富的应用和服务,获得多元的收入来源。这是它的机会,也是风险所在。


过去两年,小米公司经历了它的第一次低谷,并从低谷中走了出来,今天小米刚刚发布完mix2,我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而且,对它的昨天、今天和未来更加有信心。这更大的信心,来自于在过去外界唱衰小米的两年里,小米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1)小米不仅在中国站稳脚跟,它已经证明自己将是一家互联网行业的跨国公司;

2)小米把自己的产品边界定义从智能手机扩展成物联智能终端,它还会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

3)小米利用互联网重构了整个价值链条,创造了高效的线上线下新零售模式;

4)小米引领了融合硬件、软件、数据、内容与服务的新一代数字生活方式,并定义了一种全新的软硬合体的商业模式。


小米跑得太快,以至于难以避免地需要慢下来,完成补课,否则你拿不出真正激动人心的优质产品。但即便是补课的时候,它创新的步伐也没有减慢,以至于你无法用既有的框架去定义它。它的创新有时会超出我们当下的认知,时间会沉淀出真正超越周期的价值。借用一个金句,就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吧。


2、在路上


过去您有过非常多投资成功的案例,有哪些重要的投资原则,您是如何进行风险把控的?


早期投资,由于巨大的信息不对称,无法完全依赖定量分析,而更多依赖定性分析做出投资决定。这个特点使得大家普遍对早期投资决策产生好奇心,并容易产生一些典型的误读:比如投资决策好像是艺术,只能意会而无法言传;或者投资有个公式,套进去就能做出决定。或者,早期什么都看不清楚,就靠判断人……这些解读有一些道理,但很容易失于片面。


晨兴的投资方法,有点类似于一个企业家的创业决策。优秀的企业家一定是个visionary(预言家),他的战略视野高度、对行业趋势判断的敏感度,都是建立愿景的根本。在这点上,投资人必须培养出与企业家可匹敌的、甚至更宽泛跨领域的洞察力。反过来,晨兴团队努力构建深入的行业认知,通过与创业者近距离高强度的互动,互相印证感悟行业变化之道,体会创业者的思考深度,才得以接近并辨识优秀的潜力创业者。


其次,创业者本人的能力成长与业务成长息息相关,而创业过程本质是试错过程。我们对创业者犯错甚至失败有高度免疫能力,甚至可以说,我们会耐心地等待创业者经历一系列的错误,因为我们相信,犯错误是创业者的宝贵财富,也是他们得以快速成长的最大助力。同时,我们也异常珍惜与创业者共同面对困境的机会,帮助创业者控制风险,力所能及地用各种工具延长创业者的试错时间与空间。创业者与投资人,每个人的能力特点都千差万别,这种深度互动没有一个标准姿势,不过投资人要有自知之明,学会帮忙不添乱;创业者要有开放心态,快速吸收。


限于篇幅,我在此无法详述投资决策的方方面面。但基于上述类比,你基本可以体会出来,我们喜欢与创业者深度沟通,喜欢在思考上被高于我们认知的创业者所征服,创业者的创业愿景、以及他背后的思考过程是我们衡量创业者极其重要的一把尺子。


另外,我们如宗教信仰般相信,创业者是决定我们投资成败的第一性要素,我们会试图走入你的内心,理解你的内核和源代码。同时,我们承认人是世界上最复杂的进化体,蕴含了巨大的潜力与变异能力,我们乐观地相信巨大的外在危机将锤炼出极少数的优胜者,他们优胜的唯一原因,是他们成功应对了常人故意躲避的风险,并升华了自己的内核与源代码。


我们还相信回报与风险成正比,我们迫使自己专注在自己能够理解,并能够驾驭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机会上,放弃了很多没有能力或不够有吸引力的方向。


最后,投资决策是个复杂过程,它的决策工具箱里有很多定性与定量的工具。对早期投资决策来说,由于信息的巨大不对称性,它无法摆脱投资人的经验与主观判断,但我想强调的是,越有经验的早期投资人,会越纯熟地运用客观工具做大量理性判断,而在最终决策的瞬间,他一定会依赖自己内心的决策艺术。


[思考应用]:

①优秀的企业家一定是个visionary(预言家),他的战略视野高度、对行业趋势判断的敏感度,都是建立愿景的根本。在这点上,投资人必须培养出与企业家可匹敌的、甚至更宽泛跨领域的洞察力。

②我们乐观地相信巨大的外在危机将锤炼出极少数的优胜者,他们优胜的唯一原因,是他们成功应对了常人故意躲避的风险,并升华了自己的内核与源代码。

③投资决策是个复杂过程,它的决策工具箱里有很多定性与定量的工具。对早期投资决策来说,由于信息的巨大不对称性,它无法摆脱投资人的经验与主观判断,但我想强调的是,越有经验的早期投资人,会越纯熟地运用客观工具做大量理性判断,而在最终决策的瞬间,他一定会依赖自己内心的决策艺术。


[坚持习惯]:

️️5商打卡,读书️️


[今日感悟]:

任何决策,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的模拟实验,将可能发生的风险降到最低。

你可能感兴趣的:(学习笔记203-投资人刘芹:为什么我会看好小米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