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题目似乎和森山大道的一本摄影集重名了,因为我没看懂这部作品,所以应该也不算上对它的致敬。
说是再见,而非永别,是因为其实我一直还是在拍照,只是和以前的心境发生了太多的变化。
挺小时候我就接触过胶片单反相机,相机是我爸二十几岁时候买的富士,连个A档什么的都没有,纯手动,每张照片都得想清楚了再拍,毕竟那时候胶卷也不算便宜,拍得很少,基本也就学校运动会和出去旅游时候拍,算是纪念照。
后来我妈去广东出差,顺道去了一次澳门,带回来一部美能达的卡片机,那部卡片机被我和我爸诟病了很久,因为不能手动控制光圈和快门,丧失了很多摄影的乐趣。借着那部相机基本上也就只能在构图上做文章,运动会都没法拍了。不过因为家里也不算富裕,买了一部数码了显然就没法换了,所以美能达还是伴随我走过了高中到大一的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没法控制各种参数,所以在所谓的摄影思想萌芽阶段,强制锻炼了自己构图的能力。因为摆脱了昂贵的胶片,从上数码开始,我才算真正开始练习摄影(胶片可不敢多拍),这之后经常到哪都揣一个卡片机在兜里,没事儿就按几张,正是因为拍摄的数量大大增加,才真正开始学习和了解摄影的门道。
到了大二,在摄影协会碰到了来自川美的一个学长的讲座,他当时正在玩观念摄影,展示了很多自己的作品,我第一次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感觉,卧槽摄影居然还能这样。当时正好有一个朋友买了尼康D80,这效果和传统卡片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加上这次讲座的影响,完全激起了我内心对摄影兴趣,觉得现在的器材完全是限制了我创作的发挥,说不定还埋没了一个摄影天才,无论如何我也要先试试。一天晚上我妈打电话过来,我顺道说起买相机的事情,竟然一口气说了十分钟不带停顿的,强烈表达了我想换一个数码单反的意愿,没想到之前一直反对给我相机升级的我妈居然当场答应了。于是,在器材上,我开启了一个新篇章。
好不容易花了几大千买了一部新相机,总要认真学习吧,因为自己平时就比较特立独行,蜂鸟、色影无忌之类的论坛一直不太愿意混,恰好对面就是川美,所以看了不少关于摄影的书,从最早开始看的最著名的《纽摄》到后来看的一些摄影观念书籍比如邱志杰的《摄影之后的摄影》、顾铮编的《我将是你的镜子》、美国的《影像艺术批评》,以及专写用光技术的《热靴日记》、《美国摄影用光教程》,自己在逐渐增多的拍摄数量上加深和提高着自己对于摄影的理解和拍照技术。
按理说,在整个技术和想法都提升之后,对于摄影的喜爱应该更深,但似乎我止步于某处了。这应该是绝大多数摄影爱好者容易碰到的问题——只要你不无限制的通过购买镜头、新相机来刺激你的感官和钱包。网上有一个关于摄影阶段的坐标图有点意思,应该能代表大部分人。
对我而言,在买了四五个闪光灯学习了用光技巧之后,在尝试了每天上课出门都背着相机见到有趣的东西就按之后,在潜心钻研photoshop和lightroom之后,我突然不知道摄影要干嘛了。
摄影是什么?为什么摄影?摄影的意义是什么?我每天背着相机出去到底要拍什么?
不少人会问,摄影是不是艺术?刚度过最早摄影技术摸索环节的那段时间我也很装X的一定要向别人解释说,我是在摄影而不是拍照,每张照片都要认真考虑构图、光影什么的,好像我每张照片必须是艺术才行,纪念照什么的一定不能有。不过比较幸运的是我在网上发现了闪卓博识和1416教室两个风格完全不一样的摄影博客,第一个是大卫•豪比创办的一个博客,主要介绍闪光灯使用技巧,在这里我学到了相当多关于用光、商业摄影等方面的知识,也让我很巧妙的避开了觉得自己技术不好就上新镜头的误区,廉价的闪光灯器材的可玩性比高级镜头不知要高多少倍。第二个是中国人大的老师任悦开办的以新闻摄影为主,广泛关注摄影意义和摄影实践的博客,这里和闪卓博识完全不同,更多的讨论摄影的历史、摄影在当下环境下的状况、新闻摄影的变革、如何理解图片等,让我知道照片除了其本身质量和摄影技术之外,更多的内涵。
总的说来,我的摄影之路就在这两条线上延展开来的。
那为什么我要向摄影说再见呢?
曾经我自己也印刷过一本小的摄影集,名字叫《自问自答》,扉页有一句话:摄影之于我是一种自问自答的对话。那个时候的我已经不认为摄影是艺术而是一种工具了,相机就像一只笔,可以用来作画,绘制美丽的艺术品,也可以用来写文章,表达看法,它只是一种工具,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这应该是受到《影像艺术批评》里关于摄影的作用中关于理论性评价和解释性评价的影响,也有1416教室里一篇文章的影响,那篇文章说法国某学校招收摄影专业的学生时不仅仅看学生的摄影能力,还要看学生对于各种媒介的综合运用,这推翻了自己曾经狭隘的摄影观,也使得自己成为了所谓的“摄影工具主义”,表达方式应该和表达内容相辅相成,而不应该收到工具的限制。
基于这个摄影观念,我逐渐理解了为什么荒木经惟、南戈尔丁们要这样无休止的拍照,不管是自己在家里还是和朋友聚会,不管是婚礼还是葬礼,甚至亲人对自己的虐待,他们只是用摄影来帮助他们记住那些时刻,或者宣泄,或者抗议。那时我正好也看了一些如骆丹的《北方,南方》等所谓的“静静的观看”的照片,在这些理解的基础上,我追随这种摄影理念拍了好一阵子,有几个月我真是每天背着相机随时拍照,那段时间留下来的照片的确帮助我进行了不少的哲学思考。
只不过,过头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那段时间,国内正好也流行那种风格,不知是模仿还是摄影的觉醒,大家都争先恐后的进行这样的观看,但观看的总体趋势是相对忧伤和无奈或者发现生活的荒谬的。我也追随这样的潮流,结果看多了之后觉得生活为何如此无奈,周遭总是这样荒谬,周而复始,甚至为了找寻生活中的荒谬而寻找荒谬,最后弄得自己每次整理照片的时候都心情郁闷。这的确是过了。摄影有很多的作用,像卡帕、詹姆斯纳切威那样的战地摄影师拍摄战争是为了停止战争,罗伯特·弗兰克是去发现特定时代下人们的生活状态——人家没专门去拍荒谬的东西,还有各种探险摄影、商业摄影、报道摄影等等等等,我实在没必要把自己陷在看起来要表达自己对于当下环境的无奈里。
那么,商业摄影呢?闪光灯是我玩了好几年的玩具,期间给不少朋友拍过照片,也很有成就感,甚至很多朋友告诉我要不就去开一个影楼吧。可是拍着拍着,我开始觉得无趣,同样的布光、类似的表情和题材,我这样重复的拍照有什么意义呢?特别地,工作之后同事知道周边有这样一个能玩闪光灯的,只要有需要就让我去拍证件宣传照、产品照片和会议照片,这完全摧毁了我对于玩光的兴趣,因为你需要按照模子去拍,去拍别人喜欢的东西,这就像是写新闻宣传或者依着模子作图,那我的摄影基本就是一个靠技术不靠感情的玩意儿,这得多没趣!
经历了这两方面的改变,我很长一段时间不拍照了,不是因为不想拍,而是拍了之后不开心,甚至有卖掉相机的想法。不过后来看见自己有一着没一着的按快门之后留下的照片,随着时间的推移又变得有意义起来,我突然发现我找到了自己拍照的作用,所以我决定还是把拍照继续起来,不过不像以前强迫自己去拍照了,而是看到什么有意思,或者真的愿意留下什么而去拍照,也不较真了。开心就好。
至此,我的摄影变成了私摄影,或许别人看来没有意义,对自己有意义和帮助就好。去年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看到一个作品,叫做《黄》,整个作品就是一张手绘的巨幅纯黄色的色块,初看觉得毫无意义,然后看到下面作者的解说,才了解这幅作品的绘制过程中作者的行为以及心态变化,所以说,作品最后的成品或许并不好看或者有意义,但它却能成为“艺术品”,是因为这个作品本身的制作过程是需要切身去体会的,说起来像行为艺术,但的确如此。
这里向摄影说再见,也不是真的永别,只是对自己连续好几年所强迫自己坚持的摄影方式和理念说再见,也像我前几天对自己所说,今年的目标是去文艺化,不要给摄影强加太多的意义,看到了,拍下来,不管构图怎样用光怎样,时间会帮你沉淀出那些对你有意义的照片。看过一句话,叫做“合影是你对他人的到此一游”,这句话对自己感触挺深的,其实这也是时间对于照片本身烙下的印记,以前摒弃合照、自拍照,其实是因为自己不成熟,多年以后看来,这些时刻就像一场场重要的仪式一样,刻在相纸之上,若有缺失,确是一种遗憾。
或许,这才是题目真正的意义,再见摄影,再次相见。
这篇文写于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