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工作和生活的调味品

昨天,参加了MOOC学院组织的线上分享课程—《手绘思维导图》。提起“思维导图”,职场人是再熟悉不过的,它几乎成了与Office办公软件相媲美的又一工具。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沟通、决策、会议、管理、演示等工作领域;随着人们对思维导图的认识,也逐渐向我们的生活领域渗透,譬如做学习笔记、个人写作、家庭游玩攻略等等。

这一被视为21世界的革命性性思维工具,以它精炼的文字、赤橙黄绿的曲线、讨巧的图片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他的创始人东尼·博赞,因学生时代发现自己学习的知识,或不易记住或容易遗忘,于是在研究心理学、神经学时,发现若将人类左右脑的感性和理性功能巧妙运用,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人脑的思考方式是放射性、发散性,进入脑海中无论什么样的信息以及由此引起的思考,都可以继续向外发散,正如我们看到的交通路线,一条主干路途中会延伸出许多小路,小路在延伸其他路线,在路口的交叉点则是容易寻找的地点。(朋友相约去某地,通常说在某某路口等,而很少是在那条路上,一个道理)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树枝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1.思维导图组成的四个元素

(1)中心主题:中央图像或主题关键词

思维导图可以用一个中央图像或中央关键词为中心,向外延伸,来逐步分析问题或表达观点。图像的选择要清晰、切题,比如做某一本书的导图,可用书的封面或形象的简笔画为图像。

思维导图,工作和生活的调味品_第1张图片
主题:核心信息,以此延伸

若是主题关键词,则以提炼最为精髓的文字,书本或者表达的核心信息。

(2)分支:大树的干、枝、叶(花、果)

一级分支——干

二级分支——枝

三级分支——叶

思维导图,工作和生活的调味品_第2张图片
(图片选自网络)分支显示:由粗至细

为说明连接点的重要性,增加层次感,思维导图的分支要保持由粗到细的方法。此外,在划分支线时,尽量用曲线避免用直线,曲线柔和优美,也符合我们大脑神经的走向。

(3)关键词

从中心主题到各级分支,末端都会提炼响应的关键词。既然是关键词,就不能是直接复制黏贴的长段文字,文字不利于记忆和思考。所以在关键词的选择上,可以是动词、形容词、数字或者直接用小图标、图片代替。以自己看的懂、方便为主

(4)图片/图像

“能用图就不用表,能用表就不用字”这在PPT制作中很是受用,思维导图亦然,“千言万语不如一图”,所以在做导图时,尽量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写图片、图表、图片

2.思维导图的绘制方法

在做思维导图时,首先遵守一个原则MECE(Mutually Exclusive Collectively Exhaustive)这是巴巴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提出的一点,意思是在做一个重大的议题,能够做到不重叠、不遗漏的分类,它们“相互独立,完全穷尽”。绘制导图时,归纳总结信息的共性、相同点,避免重叠。

思维导图,工作和生活的调味品_第3张图片
(借鉴于网络)

再者,思维导图在绘制的过程中可借用“5W2H”的结构来思考问题,这样可以促使我们思路简单、清晰有条理。

譬如:什么是思维导图(What)—为什么要用它(Why)—那些人可以用(Who)—什么时候用(When)—在那些领域用(Where)—怎么用(How)—用后效率怎样(How much)。

(1)手绘思维导图

只需准备五颜六色的水笔、一张空白纸再加上我们的超级大脑想象就可以了。当然空白纸尽量选择A4以上的纸张,便签纸、小的笔记本纸张会不方便绘制更多的思路图。且注意的是,下笔或者做图的第一步应该在纸张中心进行向外延展。

绘制时,依然用曲线代替直线,提炼关键词,画图片,图片不在美丑,开心顺手即可。

(2)电脑软件制作

目前制作思维导图软件十五种之多,像iMindMap、FreeMind、MindMapper、XMind等等(同事推荐一个可以微信中随做随保存的“幕布”)。

个人用的较为顺手的XMind,它入手简单、易用,制作高效。该软件还提供了组织结构图、树状图、逻辑图、鱼骨图、时间轴和矩阵等结构,各种样式的图标、风格、画布可供选择。对于初学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思维导图,工作和生活的调味品_第4张图片
XMind(提供工具)

思维导图,可让我们工作的思路清晰化,可让厚厚的书籍借助一张图就描述出丰富信息,提升学习、读书的乐趣,同时,多姿多彩的图片也增添了生活趣味。未来,思维导图也会成为工作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你可能感兴趣的:(思维导图,工作和生活的调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