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

一、丝路 vs 运河/蜀道,两个视角的“何以中国”

一向对于七年级“探索世界”的大发现游学有自己的看法,并非对大家都心心念念的“丝绸之路”游学觉得有什么不好,而是觉得中国太大了,相对于沟通东西异域文化的你与我的探究,更觉得什么勾连了如此多的亚文化,生成出这么庞大国度和中华认同的自我探究更为重要,应该在丝路之前。
  
  在我之前的一篇有关《古蜀道的行走考察构想》的文章中提到:

华德福学校高年级(G5+)相关的中国地理(包括大洲地理)游学,大的线路一般包括:

  • 丝绸之路:(传统的中国和西域(异文化),或与世界连接起来的陆地之路),中亚似乎是文化哑铃的把手和中枢。中亚是多文化的重叠带,但由于地理、气候、历史以及宗教的变迁,历史遗存多为遗址遗迹,现在所能体验到的与汉唐时相去甚远。
  • 京杭大运河:时间较晚,6,7世纪左右的事情。山脉是骨骼,河流是血管,土地是肌肉。我们就是这样被骨肉相连在一起的。大运河在我看来,是一条人造的南北主动脉(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是中国南北融合交流,形成经济共同体的重要措施;
  • 蜀道:从这个角度来看似乎是静脉。蜀道也是将黄河流域(渭水流域)跨越到长江流域(涪江,嘉陵江,汉江流域)链接,但它润物无声,下自成蹊,自有一番从容。
      这里又想到一个更大的跨度,也就是南越国(珠江流域)与中国的关系。正如蜀国与中国的关系。是什么力量把地域跨度的人群融合在一起。可以说中国的“和”文化,是能与希腊文化中的“美”,埃及文化中的“秩序”,罗马文化中的“力量与法度”,日本的“菊与刀”相媲美的文化特质。
      中国的“和”文化,体现在器物上就是中国的秤,反经而合道者也。与地理上,我觉得理解“蜀道”,可得其中真味。

其实“丝绸之路”也好,“京杭大运河”也好,“蜀道”也好,我自己深深体会到的是:“所有道路所揭示的内涵:都是人们如何希望克服先天的阻碍(山川与距离),利用自然、运用自己的智慧,构建更辽阔、更紧密的关系。”
  跨越障碍,运用智慧,构建关系。,也包括与自己的关系,与他人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在我看来这是生命的实相,这也是教育的价值所在。
  在这一点上,费孝通先生的《江村经济》和《乡土中国》说的是同一件事,也就更能理解费孝通先生在几十年后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口号的脉络所在。
  丝绸之路是在“他者认知的对比中认知自己与世界,了解何以中国。”
  运河/蜀道则是在“自身的多样性对比中认知自己的多侧面,认同何以中国。”
  两个视角,一个指向,何以为人,何以为一个中国人,何以为一个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理解力的,能更好充当世界公民的中国人。

二、从“青海”到“门头沟”

可能是“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像钉子”,在课程思考中的我,觉得周围一切的发生都是为我而来。
  先是六年级的女儿要去“丝绸之路”游学了,虽然他们目前只学习到“秦汉魏晋”,但张骞“凿空西域”,感知河西、青海的风情也是颇有客观了。文化、地理、历史、科学、社会于此汇聚,也是相当的厚重。
  恰巧首都博物馆配合“一带一路”有一个关于青海的展览。事实上,只要留心,就会发现此类好展这两年特别多。让更多的中国人能真正睁眼看世界,理解世界,真是特别好。作为一个文化文博爱好者,虽然很爱类似国博“古代中国”的展览,但如果没有一个更高,更大的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恐怕不仅不能理解世界,对于中国自身也难以很好地理解。对近代中国学派考古学的代表人物苏秉琦先生提出对于中国文明发展的“区系类型与多元一体”说法,估计也很难有共鸣。(苏先生的学术路径虽然受西学影响,但能突破司马迁以来传统历史观念的大一统和马列主义历史发展原始-奴隶-封建-资本-社会主义的五阶段分析法,在八九十年代就是难能可贵的)

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_第1张图片
@山宗水源路之冲.jpeg | center | 400*0

这里不去提我两次看展的欣喜和收获,但是说对我文化地理教学的启发。青海有昆仑-祁连-唐古拉,巴颜喀拉-阿尔金诸多山脉分布,昆仑乃中国山根龙脉之宗。又有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三江源头。自古以来羌中道,丝绸之路,唐蕃古道,青唐古道纵横延绵,说是“山之宗,水之源,路之冲”毫不过誉。而这次展览定位是:“以青海历史发展为主线,以农耕与游牧的大视角切入,展示青海由于地理位置重要性所蕴含的文化特征。”这与我心中构想的从“乡土地理”切入到“中国地理”的思路不谋而合。
  我自己的班在四年级,学的是“北京乡土地理”,之前孩子已经完成了“乡土地理”的两个板块学习,也完成了“温榆河探源-关沟游学”(山水地理为主)和“北京内城游学”(人文地理为主)两次游学。一直在规划“京西古道-永定河峡谷游学”作为“四年级的一次毕业旅行”,逐渐长大的孩子逐渐走出北京,面向更大的世界;
  抛开具体的地理学习设计思路,我在总结京西门头沟的概貌时,灵光一闪。门头沟的特点不正与青海此次展览的关键词,不谋而合吗?只不过是“尺度变大”了。不过从“温榆河”-“永定河”-“黄河”,“北京湾”-“第二阶梯”-“中国地貌”,“北京”-“中国”-“世界”,都是尺度在逐渐变大。

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_第2张图片
门头沟图片01.jpeg

门头沟地处京西诸山丛中,属太行山脉,崇山峻岭,可谓“山峻”;
  北京平原的母亲河“永定河”,深切百里官厅山峡中,可谓“水湍”;

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_第3张图片
官厅山峡.jpeg
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_第4张图片
官厅山峡2.jpeg

门头沟地区西接黄土高原,北出塞外(内蒙古高原),又富产煤炭,自古以来,形成了商贸行旅,军事往来,进香朝圣,水路运输等多种类型的道路体系,可谓“路之冲”。


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_第5张图片
蹄窝阵.jpeg

  


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_第6张图片
峰口庵.jpeg

因此,我就根据参考资料,改编了一篇《山峻·水湍·路之冲》的文章,用于教学,自认为将京西地貌、物产、文化、历史等多方面都有概要的陈述。

三、山峻·水湍·路之冲

西山,属太行山脉,东临京城,西出塞外,接黄土高原与蒙古高原,为北京西部之屏障和通衢。西山物产丰饶,其煤炭供“京师炊爨之用,尤不可缺”,石灰、石料、琉璃更与北京城市建设密切相关。古刹庙宇遍布,潭柘寺、戒台寺名扬海内外。历代长城遗址仍存于西山岭涧。从刀光剑影到关城墩台,从乌金出峒到马队驼铃,从庙宇梵音到香烛茶棚,都掩映于京西的古道之间。
  京西门头沟区,99%为连绵延亘的叠嶂峰峦和沟谷山地。永定河像一条穿山巨龙,从官厅大坝到三家店水闸,自西北向东南,蜿蜒在万山丛中。“万迭山横翠,千盘河曲长”,永定河尾盘官厅水库,身卧二百里山峡,颈枕门城,头绕北京西南向东,流入渤海。
  千百年来,商贸军旅、香道水路形成了古老的道路,而108,109国道,丰沙铁路、门斋铁路和数不清的桥隧涵洞,构成了京西纵横交错的道路体系,将这一方水土和人民亲密地联系在一起,与远方相通,编织到更大的世界之中。

(by Joshua @2019-06-08)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七年级”到“四年级”,从“青海”到“门头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