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

原创纯主观剧评,红花与板砖齐飞,玻璃心闪避,铺垫长,重点在最后,多图流量预警。

​​​前言:17版射雕第一轮播出的时候作为一个金庸迷我追过直播四集,结果被周播档硬生生断了兴致。我一直觉得射雕原著这么扎实宏伟但又受众广的通俗经典不是我能言之的,因为觉得想说的很多其他金庸迷早就讨论过无数了。但是新版的剧一出来,还是有很多想说的,此次我趁着二轮上星的时机补上了这部剧,还顺带看了tvb播出的版本。错过与主创的最佳互动期有点遗憾,这篇剧评构思于七夕,但开篇就得聊靖蓉,对我来说,有些微妙,有些虐狗。

​​                                                     一、先敬情怀一杯酒

                                    (一)时间始终你好——好爱情的接力棒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1张图片

世间始终你好,简单纯粹而又带着笃定的信念,给现实里浮躁的我们注射了一针强心剂,找一个“世间始终你好”的人,是如此的幸运。

看射雕的情怀,很大一部分在于看靖蓉这一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暖心情侣,携手闯荡江湖。

金庸小说的爱情模式,绝大部分都在传递了一个“愿得一心人,白头不分离”的爱情观。射雕的靖蓉则是这个模式最成功的明星案例。

从83年到2017年,靖蓉数度被演绎,任岁月推移,观众对他们的情怀始终如一。

靖蓉作为一对传奇甜蜜的官方cp,他们的爱情,是一个十分令人羡艳的好爱情。因为郭靖黄蓉在遇见彼此之后,都成为更成熟更有担当的人。

靖哥哥从不嫌弃一开始是小乞丐的蓉儿,蓉儿也从不嫌弃一开始是小傻瓜的靖哥哥。她助他行侠仗义,他给单亲的她一个想要的家。即使有华筝这样的小插曲存在,靖蓉也未曾让我操过心。

靖蓉之,爱的高洁,爱纯粹,爱坚定。

靖蓉情比金坚的一个感情过程,是整部射雕英雄传,最大的看点之一。“生,我背着你;死,我背着你”

他们的爱情更贯穿整个射雕三部曲,“漫天烟火,我不归去,笑着无负那些泪水。颓垣败瓦,破碎废墟,道道剑影,谁畏惧。”襄阳破败,靖蓉殉国,这段爱则变成了永恒的传说。

“反正呢你想要归隐山林,我就陪你归隐山林。你想要干一番大事业,我就陪你干一番大事业。无论靖哥哥在哪里,我都跟你在一起。”

“天有多大,思念无涯,今生瘦不了牵挂,几生敌不过与你一刹那。”

射雕翻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就在于翻拍能够接棒这样一个美好又健康的爱情故事,向已经了解的跟未曾了解的观众传达一种正面积极的爱情观。

                                (二)依稀往梦似曾见——金庸群侠重现荧屏间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2张图片

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正派邪派,还有亦正亦邪的那群有故事的人,一别数载,又能够在荧屏里重现了。

我相信大部分的观众跟我一样的心理:对他们似曾相识,又似乎因为是新的演员来演绎而像是重新认识。

无论谁来演,这群角色,我是想念他们的。想念他们的绝世绝招,想看到他们的音容笑貌,爱恨嗔痴。

最重要的,彩蛋一般仙风道骨的王重阳真是惊喜,我真想给众高手配上易燃易爆炸。

                                       (三)是谁恩怨情仇演活——不识苗康是黄郎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3张图片

是谁恩怨情仇演活?当然是苗侨伟。苗侨伟是一个能把角色的闪光点发挥到最大化的演员。

我想就是由苗康开始,观众才真正关心那个活在代表正义与光明的郭靖下的阴影杨康,他的内心是怎样的,他的人格该怎么客观评价,他作为人有他的独立性,不该是谁的对照式傀儡,作家早期功力不到所产生的简单粗暴的塑造,对角色来说又是否存在不公。

真正开始讨论,是否黑暗与光明随行,是否正义与邪恶没有绝对。

对我来说,苗侨伟作为83版的杨康,他就是射雕故事的代言人之一。当这位代言人又演了“黄药师”,我的情怀指数已经要爆表了!

                                  二、(插播段)金庸——影视产业的缪斯男神

                                                    (一)我有故事,你有笔吗?

金庸写的故事何其多,原著无数,一本书可以直叙,倒叙,插叙,甚至同人各种形式拍无数个故事。金庸就是影视产业源源不断的灵感,是令翻拍市场不衰竭的缪斯男神。

故事是有,但改编的作品却是同源不同命的。

我有故事,你有笔吗?是想表达,金庸写的的故事在,但真正有笔力改好的受观众口碑认可的改编翻拍者却并不多。

东方不败情史,小龙女减肥史,成了观众不愿回顾的噩梦。

                                                    (二)我有笔,你有钱吗?

我有笔,你有钱吗?其实是我站在真正有良心的编剧的立场向当下影视环境一个不可回避的现象发问。

从前是资本还不会动摇剧的根基的,TVB那么简陋的布景,那么抠门的投资,依然不乏有那么多成为后世经典的金庸翻拍剧。

但现在,即使好的编剧随时就位,与世隔绝扎在自己的职业美德与抱负理想里大半年,如果剧的资方出现岔子,那么再美丽的文笔也可能不会面世。

当然这个钱不仅仅是指财力,还有包括与平台的对接能力等,代表你是有江湖地位的甲方,而不是只是追梦创业期的小作坊。

并且即使像有江湖地位的甲方,在做资金预算与花费的时候也是要取舍的,比如是选择粗制滥造的胡乱花钱,还是把钱花在该用的地方上。幸运的是这部剧,选择了后者。

(三)我有钱,你有品味吗?

这部剧当然不缺钱,只是比起那些财大气粗的却又没气质的剧显得低调内敛一点。只是如果资金到位,并且打算把给大腕明星的钱压缩给制作,那么该有的品味到了吗?

观完整部剧,品味还是不足的。武侠的整体气质有,但成为经典武侠剧这样一个文化商品,品味上还不够精致,比如甚至没有留下一首成为经典的主题曲,也没有让人过目不忘一眼万年的主角扮相。

有时不是努力就够了,结果上差强人意,勉强及格的话其实还是不够的表现。

                                     三、我观编剧之意图——主流非主流之中和

我看网上有网友吐槽编剧偏心康慈,动摇了官配的地位的。但其实我用局外人的视角来看,靖蓉明明还是绝对的主线,吐槽的网友之所以觉得不够,是因为对靖蓉太过于真爱。我观编剧之意图,这版没有像94版“弱化”康慈,也没有像09版用力过猛。她想做的,应该是在大家都认可的主流观点里,用也存在于大众心中的非主流的观点中和一下,这些从83版与09版就存在的非主流观点,如何对它把握一个中和的分寸与度,是对编剧来说一件充满挑战又好玩的事。要知道,任何一个有点自尊心的编剧,都想改编一部有别于前人并凸显自己特色的射雕。

                                                            (一)主流篇代表

                                               1.郭靖——靖哥哥就是武侠梦本梦啊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4张图片

在主流观点里,郭靖是侠义的化身,正义的代表,万世的道德模范,是黑谁都忍不下嘴黑他的小天使。主流观点里,也从来认可靖哥哥并非十全十美。

大家之所以喜爱他,是因为他其实是观众读者去武侠世界闯荡江湖的载体,是因为靖哥哥就是武侠梦本梦,唯有他,才能让观众代入射雕的武侠世界,流连忘返。

编剧当然得把这样一个主流观点作为整部剧的基调,因为郭靖就是《射雕英雄传》的那个“射雕英雄”,是整部剧的灵魂与核心。

为了巩固丰富这个主流核心,这版的靖哥哥,分明还多了一分聪明劲。

                                   2.黄蓉——你是万世称颂却为日落默默哀叹的血肉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5张图片

过去听09版射雕的《英雄寞》,“你是剑锋过后,仰望月夜,眉间的寂寞”与“你是万世称颂,却为日落默默哀叹的血肉。”这两句,我过去都以为是唱郭靖,后来仔细查查才知道黄蓉才是那个 “你是万世称颂,却为日落默默哀叹的血肉。”的主人公。

影视剧既定印象中的黄蓉,是个在靖哥哥面前悲伤与快乐都灵动的露在脸上的人,她以靖哥哥为自己的世界中心,很少看到年龄设定只有16岁的她深沉的一面。

现在想来,“你是万世称颂,却为日落默默哀叹的血肉”这句太妙。我更希望看到的蓉儿,不应该是一个因为人生顺风顺水而不懂他人疾苦,不体恤旁人的悲欢离合,像神的礼物一样高不可攀的存在。而是应该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有温度有怜悯的人存在世间。万世称颂又如何,她也不过是一个慢慢的,成长起来的人。由天真烂漫走向成熟,由小情小爱到懂得了家国大义。

这版的黄蓉,我觉得更像个女生,而不是个女神。少了份智商优越的刁蛮,多了份如水的甜美。虽然这不是我既定印象中的黄蓉,但我接受这样的黄蓉,因为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黄蓉。

“慧骨灵心济国危,衣衫似雪雪如肌。襄阳城破家亡日,重寄桃花第一枝。”

                                                    5.洪七公——七粗还是七苏?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6张图片

过去剧版七公给我的既定印象,七公又两种,一种很粗糙的直男,一种是可爱的萌叔。赵立新的演绎一出马,却让我看到了“洪七苏”。

这版“洪七”太苏了,就是唱着歌的张学友版七公我都未曾产生过少女心。七公与黄蓉的互动就像是一对大叔与萝莉的邪教。

对于“苏”这种感觉真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看剧你们就知道了。而对于这样一个主流观点里正面评价百分之百的角色,编剧做到了“固本培元”。加上演员的演绎,一下次呈现出了新意。

桃花岛上北丐对阵东邪,赵立新对阵苗侨伟,只想花痴喊一句“王不见王啊!”

                                                           (二)非主流篇代表

                                                       1.杨康——非主流界的扛把子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7张图片

杨康就是射雕非主流观点的集中营,“争议”是他的标签,“亦正亦邪”是他的标签,“可恨又可怜”是他的标签。对于这样一个似是而非的人物,对编剧来说会比主流阵营基调不可撼动的角色来的更有发挥的余地。毕竟写射雕的人是金庸,但改编它却需要结合编剧的读后感的。笔锋一转,他可以是俘获少女心的情圣,笔力一重,他也可以是骗婚骗睡的渣男,而我能理解戏剧有戏剧的准则,不能完全用原著的哪套去要求。剧版的杨康最终呈现是怎样,取决于编剧想要杨康成为怎样的人。而观众与编剧是否观点类似,成就了杨康最终是否让人共情。

我看过去几版的杨康,即使是94版罗嘉良的“纯恶”版,都是对杨康这样一个角色充满着微妙的感情与好奇的。

或许因为主流的观点已经占据制高点过久,需要新鲜的观点来丰富射雕的内涵。又或许是的确看到他的精致利己主义是现代社会的确常见又存在于人们心中的小恶魔。

如果我做不到郭靖那种高度,我便会看看杨康,他似乎更接近我们普通人。

有关于剧里他的爱情,靖蓉几乎是场美妙的梦,但类似康慈这样爱情悲剧却可能就存在我们的身边。康慈能够探讨的现实意义就多了,如这段感情走向悲剧的原因有哪些,是情侣双方阶级不同所带来身份认同与三观的差异,财富的悬殊。如你理想的情人与实际的恋人的落差。甚至还有是否进行婚前前性行为这种理性探讨,都是康慈的故事里可以挖掘的。

“你爱过谁,你恨过谁,你流的泪,几滴是后悔。再活一回,也许才懂是非。”

                                             2.欧阳克——情不自禁的站一秒邪教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8张图片

欧阳克可以说是非主流观点阵营又一个代表。骚而不贱,淫而有情,油而不腻,怜而不恶。这版与09版一样拍出一个令人感情复杂的假反派。

我顶着锅盖说一句,这版编剧写的欧阳克我差点站了邪教,虽然剧情上似乎与前几版并无太大不同,但总觉得更加印象深刻一点。

这版有意思的是欧阳克与黄蓉经常穿情侣装,对手戏的时候化学感撩人。

或许黄蓉没爱过他,但还是感动过的。脑洞开大点,铁枪庙戳穿杨康,又何尝不是间接让欧阳克死能瞑目一石三鸟呢?没有爱情,但有交情。而这个交情分明是大于情郎的义弟杨康的。

金庸故事里人的心理,就是这样,能够一直挖一直挖,仿佛一个无底洞。

                                                        ​3.梅超风——卿本若华也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9张图片

​毫不夸张的说,虽然前几版里也有杨丽萍这样的大美人来演绎梅超风。但这版梅超风,真的美到我。

让我不禁遐想她过于的故事,必是若华的美人。她看似阴毒却带着点单纯的笨拙,她背弃师门却又深陷自责。

非主流阵营的这群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坏,又不够坏。你每次恨的牙痒痒的时候,他们又让你于心不忍了一下。

对于非主流阵营里的人,编剧的视角基本是同情,这与我是不谋而合的。

我们要唾弃他们作的恶,但也要完整并客观的看待他们为什么作恶,更要看到正是因为他们的恶,主角的善才如此动人与珍贵。

                                              四、剧集吐槽——我有高要求严标准

这剧的缺点跟优点一样突出,没有吐槽怎么算是中肯的剧评?没有高要求严标准,打出去的口碑又怎么能稳住?

                                                             (一)调色请学学tvb

特意给了对比图,前者是输出到香港的版本的调色,后者是内地调色。太明显的差别。看翡翠台的版本,主角肤色正常,感觉是清爽舒适,素雅又质朴的视觉。但内地版,整个绿化感特别严重,貌似还开一键饱和之感,主角的脸带着青色,看不到啥红润的血气。

一种用力过猛的调色扑面而来,极度影响成片质感。没错,就是不上档次的感觉!质感像网剧,虽然是网台联播,但这应该属于调色师的审美差劲的问题。

                                                   (二)想给靖哥哥集资买头套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10张图片

​这段吐槽属于日经吐槽,从开拍至今,这个话题嚼烂了,不过我还是得拎出来说说。

致敬83的造型可以,恕我直言,就不能换个发质好点的头套?全大漠,就郭靖一个人发质差。他头脑是蠢点,但不代表身体营养不良吧?头发干枯分叉发黄到如此地步,一瞬间感觉国产化妆的水平倒退到三十年前,还严重影响主角扮相,你就瞧瞧换了头套的靖哥哥多精神吧。

论发套的质感,指路学习下隔壁几个剧的张叔平啊!

                                             (三)被打光与化妆坑了颜值的桐蓉儿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11张图片

蓉儿是被打光坑的最厉害的演员之一,再好的皮肤经过那么辛苦的拍摄也不一定能时时都好啊,更何况打光师除了有时在线过,基本没在线过。

在与化妆师的通力合作下,桐蓉儿给我的感觉时常即使是愉快的戏份,也是面色蜡黄,青筋突起,唇色惨白。欧阳克时常有痘痘,康弟汗流的妆都花了,囧。

有图有真相!

                                            (三)直男审美之南宋的最炫网红妆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12张图片

服道化你可以姑且武侠剧糙一把,说要那么精致干嘛又不是偶像剧。但是网红妆真的就是审美品味问题了,文艺工作者切记盲目从众,这充满现代气息的粗平眉与整体妆感,可以说很直男审美了。

糙武侠,也需要留下让观众惊艳的扮相。有时第一眼的感官是遥控器按钮的决定因素。

                                          (五)其实杨康该跟穆念慈的鞋谈恋爱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13张图片

康慈此次的戏份量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所以对我来说,不多也不少。靖蓉是青涩治愈又暖心的理想童话,康慈则是带着点狗血虐心却又的充满现实教育意义的成人故事。

这里我主要不是讨论康慈线,我要吐槽的是这样一段悲剧式爱情,是极度需要演员的西皮感的,如果表达的不够浓烈,是无法让观众共情的。

很遗憾,看着杨康每次深情款款对着穆念慈,而穆念慈只用着面瘫式的回应像块石头一样对戏的时候,我无比觉得,杨康你还是跟穆念慈的小玉鞋比较有西皮感。死的时候手握玉鞋的场面十分有爆发力也十分感人,红衣女子不给正脸的话,乍一看就是康弟与玉鞋精的爱情悲剧啊。

                                                     (六)用力过猛的freestyle

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_第14张图片

​Emmmm......随意感受下一个孕妇跳崖喝毒酒救回来没死还没流产的剧情,过神在肚子就这么能抗压了,难怪未来在神雕命途多舛。这段编剧脱离原著剧情的freestyle,令人......无语。

                                        五、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

老酒换新瓶,17版射雕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

在我看来,卖点有三:

一是卖诚心的制作不卖浮夸的大牌。导演资方将资金主力划给了制作,而压缩了演员的成本。这是完全有正风气的。虽然主演一开始也有争议,但是整体完成度还算可以。有时候对于被雷剧烂剧荼毒到胆怯的观众更注重的就是剧方的态度。毕竟先有态度,才有完成度。

二是卖谦虚的态度不卖资本的喧嚣。整部剧呈现给观众的感觉就是广开言路的,所以才有了后来二轮上星时还在修改的版本。对于不足,主创如郭导也及时通过微博发过声,这比圈了钱就跑路的那部分,或是我投的钱你行你上你来拍那部分片方,态度更诚恳更谦虚。这剧也没有通过多余的营销造剧,要知道,本身不行却靠砸钱营销杀出条血路的剧比比皆是。

三是卖正统的武侠不卖虚无的臆想。“绝世绝招绝顶,情倾人倾心倾。”要制作最绝顶的武侠剧,基本前提要是一部正统的武侠剧,它能不违和的弹奏出原著里江湖与爱情相互交织的协作曲。

而作为观众,既可以通过它感受武侠世界观的正气厚重感,又可代入人都会有的七情六欲。

正统武侠范的存在,是为提醒观众武侠剧原本的样子,是告诉观众武侠剧的精髓与初心在哪,是警惕观众远离那些令人鄙夷的颠覆原著的武侠怪胎,远离那些脑残式缠绵意淫的武侠同人。

庸俗的武侠故事与通俗的武侠故事,很显然是翻拍影视的许多制作方没有搞清的。媚俗又狗血的在武侠世界里强注晋江言情的桥段,并加上满天激光的玄幻仙侠式五毛特效的是当下许多武侠剧作的通病。通俗而不庸俗,是武侠剧的基本线(是的,现在太多连基本线都没达到),达到基本线再来谈武侠世界里塑造的强大又各有迥异的世界观。

卖正统的武侠不卖虚无的臆想,我无比希望以此剧为开端,重塑武侠剧的正统之风,只有坚持武侠这个概念本身,才有立本之基,武侠之所以是武侠,在于它的不可替代性。而那些扭曲的意淫式改编的剧情与浮夸的制作,只不过是图一时的逐利。

大浪淘沙,有价值的金子会留下,而虚无的泡沫会蒸发。


后记:我并不想细致入微的去分析某一个射雕金庸笔下的人物,因为人物都太过鲜活,而对鲜活的人物去进行评头论足是一种代入感很深,入情入境的体现。

看了这么多版射雕,我早已过了扎进某个角色的阶段,对我来说,射雕是一种吃不腻的情怀。要一次次的能够保持新鲜的心态去回温,就得与故事的主角,与主角的故事保持欣赏的姿态的同时又存在疏离感。

正如我是我,而故事是故事,我是看客,我是局外人。这能让我更客观的看待由他们衍生的影视作品的质量,因为好的影视作品也应该是局外之人的视角,以局外人的视角去看待理解表达整个故事,而不是拍摄时主观的放大渲染自己有代入感,偏好很重,很真情实感的某一部分。

作为观众应该对射雕,抱着任何既定印象都是徒然的态度。因为探讨者的立场与理解总会随时代改变。观众在既定印象里停滞不前本身就是一种偏差。要更有耐心的聆听新的翻拍影视作品所想要表达的心声与观念,毕竟,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而我们唯一能辨别的,能公正给出裁定的,是哪些是真实的诚意而哪些是浮躁的圈钱。

你可能感兴趣的:(17版射雕——老酒换新瓶,葫芦里卖的不止是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