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不说谎纪念日,聊聊“诚实节”

今日,聊聊一个小众节日“诚实”。

这里的“诚实节”和“匹诺曹”没啥关系。

5月2日,不说谎纪念日,聊聊“诚实节”_第1张图片

01

“诚实节”的由来

在日历上,5月2日是个非常普通的日子,但对于美国威斯康星州的中小学生来讲,却很特殊,因为这一天要过“诚实节”。

每年的这个时候,当地各个学校都会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诚实教育。“诚实节”是为纪念一个年仅8岁的男孩而设立的,他因为坚持诚实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来听故事:

在美国的威斯康星州蒙特罗市,曾有一个名叫埃默纽·旦南的孩子。埃默纽五岁的时候父母双亡,成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孤儿,生活无依无靠。这时,有个名叫诺顿的酒店老板对他说:“埃默纽,你到我的店里来干活吧!”后被诺顿夫妇收养为义子。老板是个贪婪的人,他这样做只是为了讨得一个慈善的好名声,让大家以为他心地善良,从而帮他干更多的活。

转眼之间,三年过去了,埃默纽长到了八岁,他每天辛勤劳动,待人诚恳,彬彬有礼。

一个晚上,劳累了一天的埃默纽睡得正香,忽然,一声巨响惊醒了他。埃默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连忙起床到外面去看,一幕可怕的情景出现在他的眼前。“天啊,你们在干什么!”他叫起来。原来,老板夫妇正在杀人。被杀的是个商人,随身带了很多钱,晚上他在酒店喝酒,结果醉成一摊泥。诺顿财迷心窍,为了掠夺钱财,竟杀死了商人。

埃默纽看见鲜血四溅,顿时吓坏了,他连忙跑回到自己的小房间躲了起来。不一会儿,老板收拾干净外面的血迹,走进了埃默纽的房间。他装出悲哀的样子说:“孩子,你都看到了,杀死他我也很伤心。明天,如果警察来问这件事,你就说,这个商人喝醉了酒,见人就打,老板是为了自卫,把凳子扔过去,不料竟把他砸死了。” 埃默纽望着凶狠的老板,胆怯却坚定地说:“不,爸爸,事情不是这样的,我不想说谎。”

老板生气了,逼着他说:“你必须得这样说,快向我发誓!”埃默纽摇摇头说:“不,我不想说谎!”老板恼羞成怒,说:“那我就不客气了!”说罢,他把埃默纽捆绑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鞭子抽打他。“照不照我的话说?”“不!”老板见埃默纽不改口,就狠命地抽打,最后,埃默纽被活活地打死了。

事后,诺顿夫妇受到法律的严惩。埃默纽小小年纪,至死不肯说谎,他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人们。蒙特罗市政府为埃默纽建造一块纪念碑和一座塑像。纪念碑上写着:“怀念为真理而屈死的人,他在天堂永生。”威斯康星州政府决定每年5月2日为“诚实节”,以永久纪念这个诚实而勇敢的孩子。

——《绝不说谎的孩子》主要摘自:《外国风物从书》(世界知识出版社)

02

什么是诚实

关于诚实,可能人人都说说上半天。毕竟,打小,父母师长便教育我们要做诚实的孩子,当然也少不了因为撒谎挨过训斥,吃过“毛竹片烧肉”。然而,究竟怎样才是标准的“诚实”呢?

一般而言,诚实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内心与言行一致,不虚假;二是指准确地说明事情的原委以赢得信任。拉拉藤分析,第一种诚实,是一种品格;第二种,则是一种态度。

对于诚实的向往追随,人类从未缺失。比如伊索寓言《狼来了》(拉拉藤一度认为这是中国故事),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中国也有《金斧头银斧头和铁斧头》的故事。

中国古代有不少关于“诚实”的典故。

《潜夫论·实贡》:“夫高论而相欺,不若忠论而诚实。”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劝君出语须诚实,口舌从来是祸基。”

《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追而谢之曰:‘贾子厚诚实凶德,然洗心向善。仲尼不逆互乡,故吾许其进也。’”

《古尊宿语录·云峰悦禅师初住翠岩语录》:“师云:‘从来丛林极有商量,或有道,须知黄檗有陷虎之机。又道,须知南泉有杀虎之威。若据与么说话,诚实苦哉。’”

03

中国人的诚信

当下,西方的诸多节日已不是潜移默化,而是明目张胆地进入到我们的生活,其中不乏有大肆炒作、严重商业化的情人节、圣诞节等等,连父亲节、母亲节也成为了卖花送礼的“好时节”。

同样,在中国诸多传统节日里,有关于爱情的“七夕”情人节、亲情的“中秋节”,尊老孝亲的“重阳节”,却严重缺少精神层面的节日或纪念日,好端端的“端午”,不小心就成了“粽子节”。

由此看来“诚实节”,无论古今或是中外,都显得难能可贵。

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不乏诚实的人,为什么没有孕育出一个关于“诚实”的节日呢?或许相对于“诚”,中国人更喜欢“信”。这点似乎都不用去论证,掰着手指数一数,中国传统文化中更多讲究“信”,如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中国传统几大家: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出乎意料的都讲“信”,其代表人物的代表性观点有:

孔子:民无信不立。

老子: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墨子:言不信者,行不果。

法家:立法禁、重执守、信赏罚。

以至于,在中国很少去单独讲“诚实”,更多是讲“诚信”。细细揣摩,的确诚信所蕴含的深意,要远远大于诚实。通俗点讲,诚实是一种品格,诚信则是道德。

04

大淮安的诚信

说到诚信,当然要说说咱们大淮安。有请咱们的兵仙战神韩大将军出马了。

韩信,名里有信,命里有信。分享一篇韩信守信的故事:

报恩漂母

韩信幼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衣食无着,他跟着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饭剩菜过日子。小韩信白天帮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读书,刻薄的嫂嫂还是非常讨厌他读书,认为读书耗费了灯油,又没有用处。于是韩信只好流落街头,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生活。

有一位为别人当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读书,还每天给他饭吃。面对老婆婆的一片诚心,韩信很感激,他对老人说:“我长大了一定要报答你。”老婆婆笑着说:“等你长大后我就入土了。”后来韩信成为著名的将领,被刘邦封为楚王,他仍然惦记着这位曾经给他帮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这位老人,将老人接到自己的宫殿里,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对待她。

韩信与漂母的故事,后世还延伸出一个成语“ 一饭千金”。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如果说“一饭千金”更侧重于感恩,那么只有一字之差的另外一个成语“一诺千金”,便实实在在的传递出诚信的价值意义。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乃季布,楚地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原效力于西楚霸王项羽,后被刘邦赦免为官。季布为人仗义,好打抱不平,以信守诺言、讲信用而著称,所以楚国人中广泛流传着“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的谚语。

原来,大淮安也算得上中国“诚信”文化的发祥地。

你可能感兴趣的:(5月2日,不说谎纪念日,聊聊“诚实节”)